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疫情期间故意造谣应该如何处理

帮助5人 4w浏览 匿名 2020-08-31 湖北黄石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新型冠状防控期间故意造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全文
    12 2020-08-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5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疫情期间故意造谣应该如何处理
一键咨询
  • 173****88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8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潜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7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6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21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5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1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5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4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3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8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8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7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1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2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6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8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1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6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咸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7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1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5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十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恩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3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4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2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4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孝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1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7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4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3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冈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荆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7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仙桃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56****879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77****15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8****404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疫情时期造谣应该如何处罚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怎么定性造谣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诽谤罪,乃指恶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事实,足以为他人之人格尊严造成贬低,其名誉毁于一旦,情节严重者方能为之。犯罪分子实施捏造并广泛传播一种虚构的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造成损害,情节恶劣的行为。诽谤罪成立的首要条件即是捏造事实并散播的行为,诽谤行为必须是指向具体的人,但并不要求明确指出姓名,只要根据诽谤的内容能够辨识出受害人即可。
此外,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所散布的乃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且有意愿让此等结果发生。行为人的意图在于败坏他人名誉。若行为人误将虚假事实视为真实事实予以传播,或虽传播虚假事实却无损他人名誉之意图,则不构成诽谤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57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疫情造谣该怎样处理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伪造公文合同诈骗罪要坐牢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伪造合同罪的立案标准,法律明文规定如下: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合同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构成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签订合同时,实施了伪造证件、货币、签订虚假合同的行为。主观上因为其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此罪的量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具体情况如下: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二万元及以上的,属于犯罪条件符合,应当予以法律追究和刑事立案;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至二万元之间的,属于犯罪情节较轻,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金额在人民币五千元以下的,属于犯罪情节轻微,可免于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疫情造谣该如何处理
编造与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有关的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此类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疫情期间造谣该怎样投诉
疫情期间造谣可以到当地的派出所或者政府有关部门来进行投诉,也可以通过当地政府网站上发布的举报热线来进行,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对疫情进行造谣、传谣的,依据情节承担法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治疗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4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疫情期间造谣该怎样处理
疫情防控期间造谣的按照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如果所伪造的谣言已经严重的扰乱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按照规定,很有可能对涉嫌造谣的人除5年左右的有期徒刑。造谣行为不构成犯罪的,公安机关可对当事人进行治安拘留或警告。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