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土地权属纠纷未解决前村民损毁农作物金额超5000元,是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还是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经营罪还是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0-09-16 重庆南岸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故意毁坏财物罪立案标准的问题。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毁坏这种行为模式是指用焚烧、摔砸等方法使物品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其使用价值;损坏,是指使物品部分丧失其价值或使用价值。因此,毁坏公司财物罪并不一定是将他人财物彻底损毁,也可能是使其财物完全丧失使用价值的情形。
    比如受害人有一个珠宝,行为人并不想窃取这个宝石,只是看到受害人有这个宝石心生嫉妒,将宝石扔到河里。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因此不会构成盗窃罪,只能以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三十三条 故意毁坏财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刑事追诉:
    (一)损坏他人公私财物造成的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他人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全文
    14 2020-09-1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9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土地权属纠纷未解决前村民损毁农作物金额超5000元,是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还是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经营罪还是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
一键咨询
  • 渝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2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5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7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8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1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武隆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6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0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6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川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2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7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3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8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8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1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1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0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中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5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中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8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梁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1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1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2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4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6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7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4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0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3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4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5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1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8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都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7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78****400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839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121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损毁公私财物和损毁他人财物的区别有吗?
损毁公私财物和损毁他人财物的区别是没有的,两者的性质完全是一样的,只要损毁他人或者是损毁公私的财物达到五千元以上,那么就可以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这种情形是会被判有期徒刑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损毁他人财物和损毁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对于故意破坏财产和故意破坏公共和私人财产均构成犯罪。相关的立案情况有: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破坏公私财产3次以上;聚集三人以上公然破坏公私财产的;其他严重情况情况等情况应予起诉。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数额是什么?
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罪数额是5000元。还必须要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否则是没有办法按照犯罪行为来进行立案的,通常情况是就是5000元是数额较大的标准。一般是按照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来进行一定的处罚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徇私枉法行贿罪量刑判几年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触犯此项法律条例时,执行刑罚将分为三个等级:
首先,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其次,情节较为严重者,则需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行为,惩罚措施将被延长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司法工作人员在贪污受贿的过程中,同时触犯本罪和受贿罪,那么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将依据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裁决。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徇私枉法罪】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5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公款私存构成挪用公款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公款私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并不会被认定为挪用公款罪。
所谓公款私存,系指企事业单位或者私人个体,未经合法手续,擅自将公有款项以个人名义转化为储蓄存款的行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公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公款挪作他用,用于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用于盈利性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下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素。
第一,该罪名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造成了破坏;
第二,从客观层面来看,该罪行的表现形式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供个人使用,从事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盈利性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
第三,从主体角度看,该罪名的主体是特定的,即国家公务人员;
最后,从主观层面分析,该罪行的主观心态是直接故意。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私闯民宅损毁他人财物属于什么罪
私闯民宅毁坏他人财物属于故意毁坏财物罪,一般量刑标准至少是在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者是情节特别严重的话,量刑标准在3~7年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要进行赔偿以及罚款。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36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私自损毁他人财物处理规则
对私自损毁他人财物的处理规则是,如果不构成刑事犯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进行治安处罚,一般处5~10天不等治安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从重处罚。若私自损毁他人财物涉嫌刑事犯罪,将按照故意损毁财物罪定罪量刑。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抢劫罪中的财物怎么定罪
[律师回复] 解析:
抢劫罪,系指行为人为实现其非法占有的意图,在即时情境下对财产的所有者或保管者实施胁迫、暴力或其它强迫性的手段和措施,从而夺取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只要行为人通过使用威胁、暴力乃至其他强制性手段成功地从他人手中劫取财物,就应当被视为构成刑事犯罪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至于具体的量刑标准,根据司法实践,凡是触犯本罪的罪犯,都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可能被处以罚金;
但如果存在以下六种情形中的任何一种,则可能被判处更为严重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附加刑罚:
1.实施了入室抢劫的犯罪行为;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抢劫的恶劣行径;
3.针对银行或第三方金融机构实施抢劫的严重犯罪;
4.多次实施抢劫行为,或者涉嫌抢劫金额特别巨大的犯罪事实;
5.由于抢劫行为而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的严重后果;
6.假扮成军警人员或者携带枪支进行抢劫的恶劣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抢劫罪】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