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民法总则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帮助5人 3w浏览 匿名 2020-09-29 天津北辰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民法通则》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行为特征:
    1、应是民事主体实施的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
    2、应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3、应是合法行为。行为形式:在我国,民事立法确认民事法律行为可采用的形式包括:明示形式和默示形式两大类。
    全文
    7 2020-09-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4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民法总则判断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一键咨询
  • 南开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8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5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丽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1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宝坻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8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7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0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2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8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2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5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5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3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发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2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0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海新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辰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0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西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津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0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宝坻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1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0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蓟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东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8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河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1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开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5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4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5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0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5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清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0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青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52****209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53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562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总则时效终止中断的区别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的行为,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不能左右的客观事实,如不可抗力、债务人失踪等。(3)法律后果不同。时效中断,中断的法定事由发生前已经过去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不再计算,从法定事由发生后重新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实际是前后两个时效;时效中止是将中止的期间暂停计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后,继续计算时效期间。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民法总则信访能否中断诉讼时效?
信访能中断诉讼时效,信访是民事主体主动的维护自己的群益的一种方式,故此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若是在信访结束之后,民事主体的权益依旧没有得到维护,此时时效并不会由于信访而终止,故此中断的诉讼时效需要重新计算。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法总则规定如何诉讼时效中断
中断诉讼时效的行为包括直接起诉,或者在起诉之前向对方发律师函以及其他的书面文书,要求当事人尽快履行义务的这些行为也能中断诉讼时效,再有一种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是对方当事人导致的,那就是对方当事人在自己下达文书之后主动认诺的做法。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民法总则诉讼时效中断情形有哪些
1、当事人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2、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4、向法院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5、因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者死亡。6、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7、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5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民法总则规定具备法人条件是什么?
新出的民法总则将所有之前零散的民事法律归拢并且对社会实现了统一的法律规范,尤其是对市场中的公司领域的规范加强了法人方面的限制规范,而对于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其利益相关的法人。那么,民法总则规定具备法人条件是什么?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