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最新酒驾处罚是如何的

帮助5人 4.2w浏览 匿名 2020-10-14 广东韶关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最新酒驾处罚是如何的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3、酒后或醉酒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全文
    14 2020-10-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0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最新酒驾处罚是如何的
一键咨询
  • 148****86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3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0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4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0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8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3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5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8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7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8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0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7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5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8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2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5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8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1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3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4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0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5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1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3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2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6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7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2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7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7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6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3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81****119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35****953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847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最新酒后驾车的处罚,酒驾如何处罚
1、 酒后驾驶,暂扣6个月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此前曾因酒驾被处罚,再次酒后驾驶的,处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2、 酒后驾驶营运车辆,处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10w+浏览
危险驾驶罪六种行为都有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危险驾驶罪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大类行径:
首先是针对追逐竞驶行为,若情节恶劣者将被视为犯罪行为;
其次是对于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者的惩罚措施;
再有就是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行业的驾驶人员,如果存在严重超额搭载乘客、或者严重超出规定时速行驶等现象,也将被认为是犯罪行为;
此外,如果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进行危险化学品的运输,且危害到公共安全时,则同样构成犯罪行为;
最后,如果在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员对行驶中的公共交通工具实施暴力袭击,或抢夺并控制驾驶操控装置,从而干扰公共交通工具的正常运行,威胁到公共安全的话,也将被认定为犯罪行为。
同时,如果驾驶人员在行驶过程中擅自离岗,与他人发生斗殴事件,甚至殴打他人,从而威胁到公共安全的话,也将被视为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抢劫罪抢劫金额量刑标准最少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当行为人实施抢劫行为时,根据其犯罪性质和情节轻重,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惩罚。
其中,抢劫罪中最轻微的情况为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抢劫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其他非法手段,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对于此类罪犯,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
若存在入室抢劫、多次抢劫及其他严重情节者,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具体而言,以下几种情况将被视为严重情节:
(1)入室抢劫;
(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进行抢劫;
(3)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4)多次抢劫或抢劫金额巨大;
(5)抢劫导致他人重伤或死亡;
(6)假扮成军警人员进行抢劫;
(7)持有枪支进行抢劫;
(8)抢劫军用物资或用于抢险、救灾、救济的物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自首情节能从轻处罚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现行律法法规规定,对于有意或参与掩盖、隐藏可被视为犯罪所得之物的罪犯,通常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惩罚,并且需同时承担缴纳罚金的责任。
倘若犯罪情节严重至影响恶劣,此类行为人可能会遭受三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的有期徒刑,同样需要依法支付相应数额的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1、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2、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3、达到醉驾程度,依法构成危险驾驶罪的,按照《刑法》规定,处1-6个月拘役,同时并处罚金,格外也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对其作出违章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醉驾取保候审移交检察院符合程序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到醉驾的案例之中,若交警部门已着手为嫌犯办理取保候审手续,那么至检察院处亦应对其予以取保候审处理。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作为相对较为轻微的强制措施之一,许多涉嫌犯罪或被告人均会选择在被刑事拘留或逮捕之后,立即寻求公安、检察院以及法院等相关机构的帮助,以期获得取保候审的资格。
然而,针对醉酒驾驶这一特定行为,并未设定专门的取保候审程序。
因此,在刑事案件中申请取保候审时,应主要遵循以下两种方式及程序:
首先,在拘留期间,应撰写取保候审申请书并向公安机关递交,如有可能,还需附带相关证据材料;
其次,可在逮捕决定作出前向检察院提出申请,此时则需撰写不予批准逮捕法律意见书,并附带相关证据材料提交至检察院,同时与工作人员进行充分沟通。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种途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取保候审,但其实际效果却远胜于第一种方式。
原因在于,若检察院拒绝批准逮捕,公安机关便不得不释放嫌疑人并为其办理取保候审手续。
因此,在申请取保候审的过程中,不应仅仅依赖于向交警部门或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而应更加重视并灵活运用向检察院申请的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取保候审的成功几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电动车危险驾驶罪立案标准如何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危险驾驶的相关惩罚措施主要包括:
首先,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时存在危险驾驶行为者,将面临拘留与罚金的严厉处罚;
其次,对于机动车所有人、管理者对于超载、超速,甚至运输危险物品等行为,若被判定为负有直接责任,同样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最后,若存在追逐竞赛、情节尤为恶劣的情况,或醉酒驾驶机动车,且同时触犯了其他犯罪行为,则将依据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具体而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如出现以下任一情况,都将面临拘留和罚金的处罚:
(1)追逐竞赛,情节恶劣;
(2)醉酒驾驶机动车;
(3)从事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过程中,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
(4)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
而对于机动车所有人、管理者对于上述第三项和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也将按照前述规定进行处罚。
此外,如果存在前述两项行为,并且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将依据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1、醉酒驾驶,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2、醉酒驾驶营运车辆,由公安机关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饮酒驾驶会极大地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所以为了保障交通道路的安全行驶,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严厉打击酒驾行为,所以酒驾行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新消防法面积300平方米以下消防验收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据相关规定,占地面积在300平米以内的普通营业场所无需办理消防备案手续。
然而对于公众聚集场所而言,譬如宾馆、饭店、购物中心、集市贸易市场、客运转运站候车大厅、客渡轮码头候船厅、民航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议中心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等,则必须按照程序申请消防工程竣工验收并办理消防备案手续。
凡属公众聚集性质的场所,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均需通过消防安全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
此类场所应具备诸如消火栓、应急照明设备、疏散指示标志、安全出口标识、灭火器材、防火门、烟雾感应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报警系统以及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等一系列必要的消防设施。
法律依据: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八条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降低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并承担下列消防设计、施工的质量责任:
(一)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消防备案手续并接受抽查;
建设工程内设置的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二)实行工程监理的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
(三)选用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
(四)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装修材料。
(五)依法应当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不得组织施工;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03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过失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合理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过失犯罪应否从轻处罚的问题,这需要根据特定的法律规范来进行解释和运用。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明文规定,对于过失犯罪存在减轻或从轻处罚情节的情况下,应当依法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必须在主观心态上具有过失这一因素,其过失行为也必须引发了对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损害的后果,并且还需具备针对此类过失犯罪的具体分则性规定。
因此,过失犯罪是否应当从轻处罚,这需要依据具体的法律条款以及案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深入分析与判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诽谤罪判刑后怎么处罚他
[律师回复] 解析:
倘若有人触犯了诽谤罪,将面临着严厉的法律制裁,包括但不限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甚至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
诽谤罪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它要求被告人故意捏造虚假事实并大肆传播,意图通过这种手段来贬低和毁坏受害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声誉,情节严重者将会受到更为严厉的惩戒。
而所谓情节严重则主要表现为多次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的行为;
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的情况;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后,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件;
诽谤他人,最终致使对方精神失常或触发被害人为求死自残的悲剧等极端情况。
在当今信息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有下列几种具体情况符合“情节严重”的标准,应当被视为“情节严重”:
(1)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的次数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了五百次以上;
(2)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乃至死亡这些极端后果的事件发生的;
(3)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行为接受过行政处罚的,之后又再次实施诽谤的行为;
(4)除上述列举之外的其他情节严重的具体案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故意诽谤罪量刑标准最高多少年
[律师回复] 解析:
诽谤罪的法律判定准则如下所示:
首先,若违反了该罪行,将遭受长至三年的刑事监禁以及拘役、管制或者政治权利被剥夺等惩罚;
其次,必须提醒,对于情节轻微的诽谤举措,其本身并不构成犯罪,根据相关法规,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进行诽谤的行为,将面临五天以下的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处罚;
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则可能会被处以五天以上十天以下的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最后,若触犯此罪,仅在被害人提出控告时法院方予以审理,但如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除外。
此处所称的"仅在被害人提出控告时法院方予以审理",意即在诽谤罪的情况下,只有当被害人向法院提出控告后,法院才会启动审理程序,否则将不予受理。
至于"对社会秩序及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况除外",例如,由于诽谤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事件发生;
引发当地民众强烈不满情绪的事件;
诽谤外国人从而影响到国际关系的事件等等。
若受害人未提出控告或者无法提出控告,那么人民检察院应当主动提起公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
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2023最新酒驾处罚标准
新交规加大了对饮酒和醉酒驾驶的处罚,但新交规实施后,依然还有很多人怀着侥幸的心理进行酒后驾驶,那酒后驾驶的处罚标准是怎样的呢?201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通知。跟着律图小编一起看看吧。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降职降薪最好处理方法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1.劳动者可依据自身权益进行的自主协商解决途径。
劳动者拥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恢复至原本职位和薪酬水平,倘若因用人单位非法调整岗位及降低薪资待遇导致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劳动者还能够通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向用人单位寻求违法调整岗位期间所产生的相关经济赔偿要求。
2.寻求劳动监察部门的介入处理。
劳动监察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便是监督并促使用人单位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纠正或惩处。
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达成共识且无合理理由擅自对劳动者进行岗位调整和降低薪资待遇,便构成了违法行为。
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此类违法行为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3.借助工会组织的协助。
已加入工会的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出现纠纷时,可寻求工会组织的协助以进行协商调解。
工会的主要职能之一便是协助会员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谈判,同时在会员需要时提供仲裁申请或对用人单位提起诉讼等方面的支持。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的工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