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信用卡中的恶意透支罪怎么认定

帮助5人 3.6w浏览 匿名 2020-11-07 浙江温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信用卡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
    (二)》第五十四条规定: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二)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恶意透支,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十万元的,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
    全文
    12 2020-11-0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5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信用卡中的恶意透支罪怎么认定
一键咨询
  •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6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4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4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6****7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7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6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4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1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7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7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3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2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7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4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6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8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2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5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2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8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3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2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2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3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4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2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7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8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2****887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34****754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2****270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要怎样认定恶意透支?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要怎样认定恶意透支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要如何认定恶意透支?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要如何认定恶意透支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被忽悠签了认购书能退钱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被欺骗签订了认购书后,定金能否退还这一问题,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首先,若在签订认购书的过程中,因受到卖方欺诈而签署的协议,那么这种情况下所交纳的定金是完全有可能退还的;
其次,在通常情况下,已经签订了认购书的定金是无法退还的,
然而,如果卖方在认购书合约中所规定的期限内将已认购的房产转售给了其他人,从而导致最终未能顺利完成签约手续,那么这就属于卖方的违约行为,使得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下去,在此种情形下,定金是可以得到双倍退还的;
再者,如果买方严格遵守了认购书中的相关约定,并切实履行了自己的义务,那么定金是可以退还的,或者也可以选择用定金来抵扣相应的购房款;
最后,如果买方未能按照认购书中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前往签约现场,那么这便构成了买方的违约行为,此时定金将不会予以退还。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双方可以协商决定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定金以作为债权的担保。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定金的金额应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商议确定;
但同时,定金的金额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出部分并不具有定金的效力。
实际交付的定金金额若高于或低于约定金额,均视为对原定金金额的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
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第五百八十七条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五百八十八条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
出卖人通过认购、订购、预订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受定金作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担保的,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当按照法律关于定金的规定处理;
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双方的事由,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未能订立的,出卖人应当将定金返还买受人。
第七条
买受人以出卖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另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将房屋交付使用,导致其无法取得房屋为由,请求确认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应予支持。
快速解决“合同事务”问题
当前622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猝死司机被认定工伤公司应该赔偿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当公司雇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不幸辞世时,公司或者保险公司需要承担其近亲的民事赔偿责任,并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给予合理的补偿。
如果员工因公殉职,那么他的直属亲人便有权依照下列方式,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相应的丧葬补助金、抚养亲属抚恤金以及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
首先,丧葬补助金应为该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员工平均月薪的六倍;
其次,抚养亲属抚恤金将按照员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给那些因工去世的员工生前所供养的、没有劳动能力的亲属们。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
配偶每月可获得40%的抚恤金,其他亲属则每人每月可获得30%的抚恤金,而对于那些年迈孤独的老人或者失去父母的孩子来说,他们每月的抚恤金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0%。
但是,所有亲属的抚恤金总和不得超过员工生前的工资水平。
至于抚养亲属的具体范围,则需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来制定;
最后,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标准应为该地区上一年度所有员工平均月薪的四十八到六十倍之间。
具体的金额标准将由该地区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确定,并上报给省级、自治区级以及直辖市级人民政府进行备案。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侵犯公平交易权认定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现行相关法规之规定,作为商业主体的经营者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实际上享有拒绝向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权益。
在此类经营活动中,买卖双方需秉持自愿、平等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强行推销或强制购买行为的出现。
关于平等交易的具体行使方式,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经营者对于优质、合理价格以及精准计量等公平交易条件享有充分的决策权。
其中,质量标准指的是商品或服务的品质高低,它能反映出该商品或服务所具有的实际使用价值。
而质量保障则意味着商品或服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若无明确标准,也须遵循社会大众所共同认可的准则。
至于价格问题,价格是体现商品或服务价值的货币衡量指标,它反映出市场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即品质与价格相匹配,商品价值与其售价相符。
对于有国家定价的商品或服务,必须严格按照既定价格执行;
对于国家未予定价的商品或服务,则由交易双方根据市场价值规律合理协商确定。
最后,计量是否精确,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经济利益,因为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往往需要通过计量器具来进行确认,交易双方则根据计量器具的显示数值进行结算。
因此,商品或服务的计量必须做到准确无误。
其次,消费者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此类行为的显著特点在于违背消费者的个人意愿,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餐饮业者强行邀请顾客用餐,书店在出售热门书籍时强制读者同时购买滞销书籍,尤其是一些公共事业单位利用自身的经济优势限制消费者只能购买其指定的商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强制交易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们的自主选择权,更是对其平等交易权的严重侵害,因此消费者有权对此加以拒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六条
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如何认定构成恶意透支
1、超过规定限额透支,经催收不还,属于超限额的犯罪性恶意透支。超过限额透支的,发卡银行随时都可以催收。2、超过规定期限的透支,经催收不还的,此称为超期限的犯罪性恶意透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信罪怎么认定主观明知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对特定行为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进行判定时,需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可能表明其具有明显的【主观明知】:
1.支付结算的总金额超过了二十万元人民币;
2.通过投入大量广告等方式获得的资金总额超过了五万元;
3.违法所得额达到或超过了一万元人民币;
4.针对三个及以上的对象提供了相关的帮助;
5.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非法使用信息网络、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以及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处罚,并且在此之后再次参与了类似的犯罪活动;
6.被帮助对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7.收购、出售、租赁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备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的数量达到了五张(个)以上;
8.收购、出售、租赁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的数量达到了二十张以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怎么认定构成恶意透支?
信用卡一个比较好的功能,就是可以让使用人能够进行提前消费,但到了期限也是需要对提前消费的款项进行归还的,否则透支行为就有可能构成犯罪。那现实中应该怎么认定构成恶意透支呢?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吧。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82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恶意透支数额如何认定
恶意透支,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未认定工伤前算停工留薪期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员工在停工留薪期间所享有的工资待遇应该以原本薪资水平为准进行核定。
而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于停工留薪期限长度不同的情况,我们会采取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计算:
(一)若受害者在遭受事故伤害之前已经在用人单位连续服务超过了12个月份,那么就应当按照该员工在事故发生之前的12个月份当中所应领取的平均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助以及加班费等各项收入)来计算他的原工资标准;
(二)如果受害者在遭受事故伤害之前在用人单位的服务年限不足12个月,则应当按照他在事故发生之前实际工作的月份数所应领取的平均工资来计算他的原工资标准;
(三)若受害者在遭受事故伤害之前的工作时间还不到1个月,那么就应当按照劳动合同中所约定的月工资标准来计算他的原工资标准;
若劳动合同中并没有对原工资额度做出明确约定或者无法确定原工资额度时,则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上一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他的原工资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简捷、方便。
本院与以确认并在卷佐证,证明力高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违法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这是一种由承担信息披露职责的企业所触发的犯罪行为。
具体而言,这些公司有意地隐藏了关键的财务会计报表,向股东及公众传播虚构的信息,或是没有按照规定披露本应公开的其他重要资讯。
这些行为对股东及其他人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并且在情节严重时会构成刑事犯罪。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于违反规定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行为,法院通常会对涉案的直接负责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进行审判,并给予相应的刑罚。
这些刑罚包括但不限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单独处罚金,金额为二万元至二十万元不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前款规定的公司、企业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实施或者组织、指使实施前款行为的,或者隐瞒相关事项导致前款规定的情形发生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犯前款罪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