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帮助5人 3.3w浏览 匿名 2020-12-01 浙江温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为了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因而它们都是排除犯罪性的、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但是两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正当防卫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则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是在紧急情况下舍小利而保大利的问题,基于这一基本区别,派生出如下具体的不同点:1.危险的来源不同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通常只能是人的不法侵害。因为正当防卫不是公民与生俱来、随时可用的权利,而是法律为公民设定的、在遭到不法侵害时才能行使的权利。因此,不法侵害的发生与存在,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如果不存在不法侵害,正当防卫就无从谈起。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除了人的不法侵害外,更多情况下是自然的力量、动物的侵袭,以及人的生理、病理的原因。这是因为紧急避险,前提是有危险需要避免。所谓危险,是指某种有可能立即对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紧迫事实状态。例如,饥渴难忍的旅行者,在物主不在的情况下私取路边房屋中的饮食;为了抢救重伤员,强行拦阻过往汽车将病人送往医院。前者不能算偷窃,后者不能算抢劫,但都属于紧急避险。2.损害的对象不同正当防卫只能损害不法侵害者的利益。这一限定的理由有两点:
    ①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及时有效地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直接途径,就是对不法侵害人的人身、财产等权益造成必要的损害。
    ②不法侵害人的自身行为的非法性,是法律上允许防卫人对其权益进行某种反击的根据。因此,即使对第三者权益的反击有可能制止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行为,也不能对不法侵害者以外的第三者实施防卫。紧急避险则是损害第三者的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本质特征,就是为保全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而将其面临的危险转嫁给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因此,紧急避险行为所指向的对象,不是危险的来源,而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是对危险的直接对抗,那么,该行为就不属于紧急避险。例如,行为人通过损害不法侵害者的人身或财产权利,来排除遭受不法侵害的危险,其行为就不是紧急避险而是正当防卫。3.行为实施的条件不同正当防卫,公民只要面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就可以实施,而不论他是否有条件采取逃跑、报警、劝阻等方法制止不法侵害。紧急避险则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迫不得已而实施。紧急避险从总体上来说是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因为它保全了较大的合法权益。但它从局部来说也存在令人遗憾的消极一面,即它不可避免地要给无辜的第三者造成合法权益的损害。因此,《刑法》对紧急避险又规定了特别的严格限制条件——只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也就是说,只有在行为人找不到任何其他方法排除危险的情况下,才允许选择损害第三者合法权益的方法。如果当时尚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如有条件逃跑、报警或者直接对抗危险、进行正当防卫等,行为人却不采取,而给无辜的第三者造成了不必要的侵害,则其行为不能成立紧急避险,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4.必要限度的标准不同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是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只要所造成的损害与不法侵害可能造成的损害不过于悬殊即可。是否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是区别防卫的合法与非法、正当与过当的一个标志。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防卫行为只要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而根据不法侵害发生的环境、防卫人与不法侵害人的力量对比等客观因素来判断,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损害,或者虽然防卫行为的性质、手段、强度及造成的损害明显超过不法侵害,但实际造成的损害并不算重大的,均属于正当防卫的范围,因而不能认为防卫过当。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其所造成的损害,只能小于所避免的损害,而不能等于甚至大于避免的损害。换言之,为了保护一个合法权益,而损害另一合法权益,既不能等于、更不能大于所保护的权益。例如,不能为了保护一个人的健康权利,而去损害第三者的健康甚至生命权利;也不能为了保护某人的财产利益,而去损害他人的或者国家的、公共的同等价值或者更大价值的财产利益。一般来说,权衡合法权益大小的基本标准是: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生命权为最高权利;财产权利中的大小可用财产的价值大小来衡量。
    二、正当防卫的实施条件正当防卫的实施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有不法侵害存在。这就排除了对任何合法行为进行正当防卫的可能性。所谓不法,就是非法、违法的意思。因此,对于没有社会危害性的合法行为,即使从当事人的立场看具有某种侵害性,也不允许当事人实行正当防卫。

    2)不法侵害并非仅限于犯罪行为。正当防卫要求的只是有不法侵害存在,并没有将其起因条件局限于犯罪行为,不法侵害的外延要比犯罪宽泛得多,只要是不法侵害行为,并不要求它已经达到或将要达到犯罪程度,防卫人都可以依法对不法侵害人实行正当防卫。

    3)不法侵害必须是现实存在的。即不法侵害须是客观、真实地存在的,而不是行为人所臆想或推测出来的。如果不法侵害并不存在,行为人却误以为存在,而错误地实行了所谓正当防卫,造成他人的损害,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假想防卫。假想防卫是由于行为人对事实认识的错误而发生的,因此如果行为人应当预见到对方可能不是不法侵害,那么他在主观上有过失,应对其假想防卫所造成的损害负过失犯罪的责任;如果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应预见到对方不是不法侵害,那么他在主观上无罪过,其假想防卫造成的损害属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4)不法侵害通常应是人的不法侵害。受到他人豢养的或野生的动物侵袭,自然可以进行打击,但动物谈不上不法侵害,受害人的打击也只是紧急避险或民事上排除侵害的行为,谈不上正当防卫。但是,如果有利用动物来达到侵害他人的目的,如驱使狂犬撕咬他人,则防卫人打击动物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全文
    6 2020-12-0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2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避险和正当防卫的区别?
一键咨询
  • 170****36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7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7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1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8****60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6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8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2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4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7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6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1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0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6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4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1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3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6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7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8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3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3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1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4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3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7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4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6****193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6****801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952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正当防卫的危险来源是人的不法侵害,紧急避险的危险来源可以是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实施的对象不同:直接对不法侵害人进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若是为躲避不法侵害而损害第三者的利益的,属于紧急避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开设赌场罪温岭当地请律师费怎么计算
[律师回复] 解析:
(一)未包含财产纠纷事项的代理业务:
每项代理服务的费用在人民币800元至10000元之间不等;
(二)涉及到财产权益的代理事务:
每项基本服务费用在人民币1000元至2000元区间内收取。
若争议的财产标的金额超过了1万元,则应根据以下规定进行具体的阶梯式收费。
争议标的金额的计费比例如下:
对于10001元至100000元的部分,收费率为5%至6%;
对于100001元至1000000元的部分,收费率为4%至5%;
对于1000001元至5000000元的部分,收费率为3%至4%;
对于5000001元至10000000元的部分,收费率为2%至3%;
对于10000001元至50000000元的部分,收费率为1%至2%;
而对于50000001元及以上的部分,收费率为0.5%至1%。
(一)在审查起诉阶段,若不涉及财产权益纠纷,每项代理服务的费用在人民币1500元至12000元之间不等;
若涉及财产权益纠纷,则应按照代理涉及财产权益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的70%执行,且最低收费不得低于人民币2000元。
(二)在审判阶段,若不涉及财产权益纠纷,(1)作为被告方辩护律师的代理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500元至20000元之间不等;
(2)作为自诉人或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000元至15000元之间不等;
若涉及财产权益纠纷,则应按照代理涉及财产权益纠纷的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执行。
法律依据: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条
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
计件收费一般适用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按标的额比例收费适用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法律事务;计时收费可适用于全部法律事务。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0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20年是否正确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特定条件下的时效性诉讼的最长期限规定为20年。就不动产相关民事纠纷而言,若自行政措施做出之日起已逾越20年未曾提起过诉讼,那么在其它类型的争议中,如果从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已超越五年仍未提交诉讼,则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受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诉讼的最长起诉期限仍然设定为20年。对于公民和法人来说,他们应该在得知或应当知晓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的6个月内提出诉讼请求。除非法律另有特别规定,否则这一期限将不会延长。对于涉及不动产的诉讼案件,如果自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已经超过了20年,而对于其他类型的诉讼案件,如果自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已经超过了5年仍未提起诉讼,那么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取保候审有限制地区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法律明确规定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以下严格的限制性条款,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他们被禁止私自离开其所在城市或县级行政区划范围,除非得到相关执法部门的批准;
第二,如需变更住址、工作单位以及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必须在24小时内向负责监管的执法机构进行报告;
第三,在接到传唤时,应立即前往指定地点接受调查询问;
第四,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证人提供证言的行为;
第五,严禁销毁、篡改证据或串通口供。
此外,如果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者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例如:第一,对于未经批准擅自离境的,有可能被处以拘留;第二,对于故意干扰证人作证的,有可能被处以罚款甚至监禁;第三,对于故意毁灭、伪造证据或串通口供的,有可能被处以更长时间的监禁。
为了确保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遵守上述规定,执法机构有权采取多种手段进行监督和管理,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要求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第二,禁止他们与特定的人员会面或通信;第三,禁止他们从事特定的活动;第四,将其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等交由执法机构保管。
总而言之,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取保候审当天可以收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在经历了取保候审之后,倘若具备足够的证据表明存在犯罪事实,那么法院将依然面临着宣判刑罚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若判决为实际刑期,罪犯将会被收监执行;
然而,如果判决结果为缓刑,则无需进行监禁。值得强调的是,取保候审仅仅是刑事诉讼程序中诸多强制措施之一,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将因此免受惩罚或必定被判处缓刑,而是取决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认罪态度。在此背景之下,如能得到法官充分认可和认同,当事人获得缓刑的几率将相应地有所提高。
其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针对那些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要满足以下四项条件,便可被宣告缓刑:
1.犯罪情节相对轻微;
2.有明显的悔过表现;
3.不再具有再次犯罪的风险;
4.宣告缓刑不会对其居住社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此外,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人民法院二审期间,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已经超出了一审法院所判处的有期徒刑,同样适用于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亦有权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正当防卫就是无罪释放吗,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正当防卫就是无罪释放吗,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怎么区分
正当防卫的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行为。正当防卫中所指的不法侵害主要是指那些社会危害性大,侵害程度激烈,具有积极进攻性的侵害行为。其次,正当防卫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武侯区盗窃罪一年多少钱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盗窃所得金额较高,法定基准刑落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判罚标准如下: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1000元至2500元之间,将面临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六个月的处罚,或者被单独判处罚金;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2500元至4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六个月至一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4000元至7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7000元至10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的处罚。
对于盗窃所得金额较高,法定基准刑落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判罚标准如下: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10000元至17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17000元至24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四年至五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24000元至31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五年至六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31000元至38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六年至七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38000元至45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七年至八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45000元至52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八年至九年的处罚;若盗窃所得金额介于52000元至60000元之间,将面临有期徒刑九年至十年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5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虹口区强奸罪律师如何收费
[律师回复] 解析:
(一)在处理各类刑事案件时,律师费用将根据各个工作阶段单独计算并设定相应的收费标准。具体而言,以下是每个阶段各自对应的收费额度范畴:
1.侦查阶段:每宗案件收费金额为2,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之间。
2.审查起诉阶段:每宗案件收费金额为2,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之间。
3.一审阶段:每宗案件收费金额为4,000元至30,000元人民币之间。
4.以上收费标准均可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下调,无上限限制。
(二)对于二审、死刑复核、再审、申诉等特殊案件类型以及刑事自诉案件,其律师服务费用将参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
(三)若同一律师事务所在处理一个案件的多个阶段中提供法律服务,则自第二阶段开始,可酌情减少收费。
(四)当被害人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其律师服务费用将按照民事诉讼案件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
(五)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涉及多个罪名或者多起犯罪事实,则可以按照所涉罪名或犯罪事实分别计算并收取律师服务费用。
法律依据:
《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九条
实行市场调节的律师服务收费,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
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律师服务收费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一)耗费的工作时间;
(二)法律事务的难易程度;
(三)委托人的承受能力;
(四)律师可能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五)律师的社会信誉和工作水平等。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怎样区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合法的自卫反击行为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盗窃罪正常过多久就不立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刑事案件中,从正式展开调查案件开始,直至开庭审讯,正常情况下需要四至五个月的时间,而复杂程度较高的案件则可能持续长达两年之久。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普通刑事案件通常需经历三大阶段,分别是由公安机关负责的侦查阶段、人民检察院主导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最终由人民法院进行的审判阶段。
在犯罪嫌疑人被捕之后,其所涉及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若案件情况较为复杂且期限已满仍无法结案,则可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请延长一个月的侦查期限。当公安机关完成侦查工作后,必须确保犯罪事实清晰明确,证据确凿充分,并撰写起诉意见书,连同所有案卷资料及证据一并移交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决定。
此外,还应将案件移送情况通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做出决定,如遇重大、复杂的案件,则可适当延长半个月。如果人民检察院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证属实,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便应做出起诉决定,依照审判管辖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并将所有案卷资料、证据移交给人民法院。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8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取保候审了是不是正在侦查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办理取保候审之后,若该案并未告一段落,司法机构仍需进一步对案件展开深入的调查、审理和审查工作。当决定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实施取保候审时,检察机关的侦查与起诉程序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仍然需要依照既定流程进行;
然而,如果案件被移交至检察机关后,经审查发现证据尚显不足,检察机关有权将其退回给公安机关以作补充侦查;对于那些不存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较为轻微,无需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检察机关则可能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反之,如果事实清晰且证据确凿,检察机关将会把案件提交至法院进行审判。取保候审实际上是相关部门针对犯罪嫌疑人所采取的一种暂时不对其实施羁押的处理方式。对于那些应当予以逮捕的人犯,如果发现他们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正处于孕期,以及正在为自己的婴幼儿哺乳的妇女,或者根据他们的罪行表现出其罪过较轻者,均可依法实施取保候审的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33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怎么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正当防卫的成立要件有5个,违反这5个可成立防卫过当。1、起因条件:面临的侵害具有不法性、客观性、现实性2、时间条件:不法侵害的紧迫性和防卫的适时性。3、意思条件:防卫者具有正对不正的防卫意识。4、对象条件:防卫手段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5、限度条件:防卫手段具有必要性和相当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应当取保候审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具有下述情况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实施取保候审措施:
1、可能面临单纯判处管制或拘役,或可单独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2、倘若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通过实施取保候审无法引发社会公共安全风险者;
3、依据法律规定应予逮捕,然而由于患有严重疾病,抑或正处于孕期、哺乳期的妇女,不适宜进行逮捕的情况;
4、对于已经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讯问与审查后,若认为需逮捕但证据尚显不足者;
5、已经被逮捕并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未能结案,且实施取保候审不会产生社会危害性者;
6、对于持有有效护照或其他有效出境证件,可能试图逃往境外以逃避侦查,但无需进行逮捕的犯罪嫌疑人;
7、在提请批准逮捕后,检察机关未批准逮捕,需要进行复议、复核的情况;
8、在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同样需要进行复议、复核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38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1.严禁向涉嫌刑事犯罪的被调查者或被告透露任何有关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线索,包括关于检举揭露其罪行的有效证据;
2.严禁未经授权允许使用个人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以便涉嫌刑事违法者与外部世界进行通信联系;
3.严禁以任何形式与涉嫌刑事犯罪的被调查者或被告进行串供,包括但不限于通过身体语言、纸条传递或手心写字等方式传递可能存在串供嫌疑的信息;
4.严禁在会面过程中携带非律师身份的人员参与,尤其是严禁携带涉嫌刑事犯罪的被调查者或被告的家属参与;
5.严禁向涉嫌刑事犯罪的被调查者或被告传递监管机构明令禁止的各类信息及物品;
6.必须严格防范涉嫌刑事犯罪的被调查者或被告利用会面机会试图逃脱监管机构的监管控制。
法律依据:
《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
律师代理参与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应当遵守法庭、仲裁庭纪律和监管场所规定、行政处理规则,不得有下列妨碍、干扰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一)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违反有关规定,携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会见,将通讯工具提供给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或者传递物品、文件;
(二)无正当理由,拒不按照人民法院通知出庭参与诉讼,或者违反法庭规则,擅自退庭;
(三)聚众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者诉讼参与人,否定国家认定的邪教组织的性质,或者有其他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四)故意向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提供虚假证据或者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五)法律规定的妨碍、干扰诉讼、仲裁或者行政处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其他行为。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