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肇事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能判多长时间

5w浏览 匿名 2021-03-06 广西河池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暂无律师回复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肇事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能判多长时间
一键咨询
  •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4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1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5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2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6****37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6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8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4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7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6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8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7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8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0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5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3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5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1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0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78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4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6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8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6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0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6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2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5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5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80****739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56****69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88****152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的怎么判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的怎么判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死亡的认定标准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这一犯罪行为的界定,需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件:
首先,行为人的逃避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并且在其意识中明确认知到机动车已经碰撞行人;
其次,受害者的死因与其逃逸行为之间须具备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最后,受害者的死亡结果仅由逃逸行为所引发,不涉及其他任何因素或条件的介入。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85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要多久判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有人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导致他人重伤、失去生命或者致使公共或私人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的话,那么该行为人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在交通运输肇事之后又进行了逃逸或者存在其他极其恶劣的情节的话,那就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要是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出现的话,则将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的如何判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的如何判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具有哪些行为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实践中,能够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是指在违反交通法规之后,因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导致了人身及财产方面的重大损失。具体而言,例如,如果行为人明知所驾驭的机动车存在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等问题,却仍然冒险驾驶,并且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导致一人以上的重伤,且其对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况,便可被视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6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花多少钱取得谅解书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所谓的“死亡谅解书”的定价问题,实际上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并没有针对此项事宜制定出具体且明确的金额界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来进行严谨的判断和明确的协商条款。当面临这类突发事件时,我们应立即寻求相关部门以及政府办事机构的援助,全面深入地了解事件的起因、经过以及可能的解决策略等关键信息。基于这些详尽的信息,我们应该积极开展充分的辩护工作,努力争取获得从轻处罚的可能性。通常而言,涉及到的赔偿费用会综合考虑赔偿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害方所遭受的损失程度,因此,赔偿金额的范围可以从数万元人民币起步,最高甚至可达数十万乃至数百万元人民币之巨。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又自首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构成交通肇事罪,按照法律规定,法定刑在七年有期徒刑以上,具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怎么判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情节而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在逃犯如何取保候审
[律师回复] 解析:
此问题的答案需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判断。若具备如下条件,则可以提出申请以进行取保候审处理:
(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可独立适用附加刑罚的人;
(二)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具有犯罪嫌疑且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社会上不会造成潜在危害的人员;
(三)患有严重疾病以致无法自理日常生活,包括处于孕期或者正为哺乳期儿童的女性,如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社会上也不会造成潜在危害的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有权针对特定情形下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可独立适用附加刑罚的人;(二)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具有犯罪嫌疑且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社会上不会造成潜在危害的人员;(三)患有严重疾病以致无法自理日常生活,包括处于孕期或者正为哺乳期儿童的女性,如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在社会上也不会造成潜在危害的人员;
(四)在羁押期限届满后,案件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人员。
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将由公安机关负责。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八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自首后怎么处罚?
首先主动投案自首行为属于法律上从轻处罚的一个情形,法院在最后的量刑时也会考虑到这一因素。其次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逃逸行为与受害者的死亡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刑法上构成了交通肇事罪的从重情节。结合着自首的情节来看,法院的量刑可能会在3年以上,7年以下。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个人交通肇事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交通肇事罪的案件的立案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在主体方面,必须是年龄达到十六周岁及以上并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接着,在客体层面,交通肇事罪的侵害对象是公共交通秩序;
再者,从主观心理方面来看,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所体现出的是一种过失犯罪的心态;
最后,在客观事实方面,行为人必须因触犯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更为详细地说,如果交通肇事行为导致一人或多人受到重伤,且行为人对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还存在以下任一情况,则应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一)饮酒后或使用毒品后驾驶机动车的;
(二)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的;
(三)明知机动车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仍驾驶的;
(四)明知机动车无牌照或已报废仍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29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故意伤害罪自首判几个月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行为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并且能如实地交代自己所犯下的罪行,这被称为“自首”。对于有自首情节的罪犯,法院可以酌情给予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裁决。
其中,如果其犯罪行为相对较轻,甚至可能会得到法庭的赦免。
其次,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事责任。若行为人在实施上述罪行时,导致受害者重伤,则需承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法律后果;而若是导致受害者死亡或者使用极其残忍的手段致使受害者重伤并留下严重残疾,那么行为人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8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肇事逃逸致1人死亡自首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的,一般就会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有自首的情形是可以从轻或者是减轻处罚的,有肇事逃逸的行为最低也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还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怎么申请不起诉
[律师回复] 解析:
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案件属于公诉案件范畴,如若满足不起诉的条件便难以提起诉讼。
然而,对于导致人员重大伤亡或财产严重损失的交通肇事行为,诉讼便会启动。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下公诉案件可允许犯罪嫌疑人和被告诚挚地表达悔意,通过向受害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取受害者的谅解,且受害者自愿与之达成和解协议:
(1)由民间纠纷引发,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所规定的犯罪行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2)除了渎职犯罪之外,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在过去五年内曾犯有故意犯罪的,将不适用于上述规定的程序。
此外,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予以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布无罪:(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程度较小,不视为犯罪的;(2)犯罪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规定应当告知才处理的犯罪,未告知或撤回告知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59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是轻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缓刑判决往往涉及轻微犯罪。这一概念指的是暂时推迟实施量刑,即先宣布已经构成刑事犯罪并应接受相应刑期惩罚的人有罪,但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在实际司法操作过程中,缓刑的执行通常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通过观察罪犯在考验期内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定来评估其表现。如果考验期顺利度过,则视为缓刑成功;反之,则视为失败。
然而,在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累犯者,不得适用缓刑。缓刑考验期具体包括:
1.被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一年。在缓刑执行期间,罪犯需遵守以下规定: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监管部门的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定期向其汇报个人活动情况;
3.遵守考察机关有关会客的规定,在特定的区域、场所,只能与特定人员接触或会面;
4.若要离开居住地或迁居,必须事先报告考察机关并获得批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七十二条
【缓刑的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