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不消费不让走是犯罪吗

帮助5人 4.2w浏览 匿名 2021-03-10 云南大理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不属于犯罪,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第二款: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第五十一条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第五十六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
    全文
    10 2021-03-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299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消费不让走是犯罪吗
一键咨询
  • 143****3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6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7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2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怒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2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8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5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6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7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0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2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6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6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0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4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5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3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8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2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4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1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8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88****370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6****6907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744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欠钱不还不让走是否犯法
犯法。债务人欠款,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对方偿还,如果对方拒绝,债权人可以去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对方归还欠款。欠钱不还,双方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之间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解决民事纠纷的方法有双方协商解决,由第三人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欠钱不还不让人走犯法吗
犯法。债务人欠款,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对方偿还,如果对方拒绝,债权人可以去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对方归还欠款。欠钱不还,双方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之间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解决民事纠纷的方法有双方协商解决,由第三人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欠钱不还不让走算不算犯法
犯法。债务人欠款,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对方偿还,如果对方拒绝,债权人可以去法院起诉,由法院判决对方归还欠款。欠钱不还,双方之间是民事法律关系,双方之间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解决民事纠纷的方法有双方协商解决,由第三人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强行挡车不让走犯法吗
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29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拦住路不让走触犯法律吗
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第九十条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被骗取现走帐,己取保
[律师回复]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选择性罪名,审理此类案件,应当根据具体犯罪行为及其指向的对象,确定适用的罪名。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由2006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六)》而来。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 一般情节: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数额达到5000元的;

? 明知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犯罪所获取的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所获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权,而予以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违法所得达到5000元的;

? 明知是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且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 买卖、介绍买卖、典当、拍卖、抵押或者用其抵债的;

? 拆解、拼装或者组装的;

? 修改发动机号、车辆识别代号的;

? 更改车身颜色或者车辆外形的;

? 提供或者出售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

? 提供或者出售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来历凭证、整车合格证、号牌以及有关机动车的其他证明和凭证的;

? 情节严重: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总额达到十万元以上的(山西省为五十万元以上);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且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 掩饰、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价值总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

? 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 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严重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予以追究的;

? 掩饰、隐瞒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达到五辆或者价值总额达到50万元的。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相关信息,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