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虐待罪与非罪的区别,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帮助5人 3.1w浏览 匿名 2021-03-26 重庆彭水县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虐待罪与非罪的区别是什么根据立法规定和实践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虐待罪与非罪的界限:
    1、从情节是否恶劣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主要标志。根据本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只有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虐待行为一般,情节较轻的,如
    一、两次的打骂,偶尔的不给饭吃、禁闭等,不应作为虐待罪论处。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1)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虐待时间的长短,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对被害人身心损害的大小。虐待持续的时间长,比如几个月、几年,往往会造成被害人的身心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相反,因家庭琐事出于一时气愤而对家庭成员实施了短时间的虐待行为,一般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虐待行为的次数。虐待时间虽然不长,但行为次数频繁的,也容易使被害人的身心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极易出现严重后果。例如,有的丈夫在妻子生女婴后的一个月内,先后毒打妻子10余次;有的儿女对因卧床不起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不给饭吃,一个月内就达20余次,等等。

    3)虐待的手段。实践中,有的虐待手段十分残忍,例如,丈夫在冬天把妻子的衣服扒光推出门外受冻;丈夫用烙铁、烟头等烫妻子的、;儿女地毒打年迈的父母等。使用这些残忍手段,极易造成被害人伤残和死亡,应以情节恶劣论处。至于打耳光、拧耳朵等虐待行为,便不能认为是手段残忍,一般不能认定为情节恶劣。

    4)虐待的后果是否严重。虐待行为一般都会程度不同地给被害人造成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和损害,其中有的后果严重,例如,由于虐待行为人使被害人患了精神分裂症、妇科病或者其他病症;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身体瘫痪、肢体伤残;将被害人虐待致死;被害人因不堪虐待而自杀等等。凡发生了上述严重后果的,都应以情节恶劣论处,当然,判断是否“情节恶劣”,可以根据上述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也可以根据其中的一个方面加以分析认定,
    2、从犯罪的对象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虐待罪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和扶养关系,如夫妻、父子、兄弟姐妹等。虐待非家庭成员的,不构成虐待罪(但如果因虐待行为直接给被害人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危害严重,构成其他犯罪的,可以按其他犯罪论处)。
    二、虐待罪与故意罪的区别虐待行为的手段,有时与故意的手段十分相似,并且,虐待行为有时在客观上也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后果。所以,虐待罪与故意罪的界限较容易混淆。我们认为,司法实践中难以认定某一行为是构成虐待罪还是故意罪时,应当从主观故意上区分二者的界限,虐待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对被害人进行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摧残和折磨;故意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
    全文
    14 2021-03-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75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虐待罪与非罪的区别,虐待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一键咨询
  • 渝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8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4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0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6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8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7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5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7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7****3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0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溪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北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0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0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1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8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2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涪陵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都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3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2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5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7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8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7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寿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1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1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7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7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8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寿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0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中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龙坡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1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7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5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78****377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8****341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913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区别
1、犯罪主体上不同。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人都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而虐待罪的主体刑法有特殊规定,即家庭成员。2、犯罪主观不同。虐待罪的主观故意主要是对被害人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出于对被害人人身健康的损害。3、犯罪客体不同。虐待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或连续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不存在连续性和长期性,往往是一次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机动车横穿马路与机动车相撞责任归属如何
[律师回复] 解析:
电动车横向穿越公路并与机动车发生碰撞时的责任归属问题,根据具体情形来决定:
(1)在这种情况下,电动车横穿马路且与机动车碰撞,交管部门有权对责任进行裁定与判定;
(2)如果是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交通事故责任界定问题,假若事故源于非机动车辆横向穿越公路且与机动车发生碰撞,那么责任往往主要归咎于非机动车辆,而对于无过失的机动车辆一方,其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应超过总损失的百分之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7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盗窃罪与销赃罪哪种严重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此要强调的是,即使在同等程度上,盗窃罪也较销赃罪更为严重。
其次,“销赃罪”现已更名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构成此罪需明确知道所隐藏、转移、收购或是代表销售的物品均为犯罪所得的赃品。
盗窃罪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盗窃、入室盗窃、携带凶器盗窃以及扒窃公私财物等行为。
盗窃罪是最为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其历史几乎与私有制的起源一样悠久。
那么,是否所有的偷窃行为都会被判定为盗窃罪呢?答案并非如此。
对于那些存在小偷小摸行为的人,由于遭受灾害导致生活困难而偶然进行偷窃的,或者是受到威胁被迫参与盗窃活动且未分得赃款或仅分得少量赃款的,可以不视为盗窃罪进行处理,必要时,相关部门可以给予适当的处罚。
同时,我们也要将偷窃自己家人或近亲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区分开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类案件通常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若确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在处理过程中也应对其与社会上作案者有所区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虽然盗窃公私财物已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但情节轻微,并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16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盗窃行为的;
2、能够全额退还赃款和赔偿损失的;
3、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的;
4、被胁迫参与盗窃活动,未分得赃款或仅分得少量赃款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性不大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遗弃罪与虐待罪的区别是什么
遗弃罪是指通过遗弃老人,幼童已达到不抚养行为的罪名。而虐待罪则是指对共同生活的人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遗弃罪还是将人遗弃到外处生活,而虐待罪没有。相比之下,虐待罪的恶劣程度要比遗弃罪严重的多,所以我国法律对虐待罪的处罚也比遗弃罪严厉的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说别人诈骗算不算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他人实施诈骗行为的指控,如果其存在犯罪事实,那么恶意散布此信息的行为将被视为诽谤,会承受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如果仅仅是凭空捏造他人实施诈骗的言论,尚未经过法院的审判,则不能被确认为涉及犯罪的行为。
然而,如果被诽谤者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诽谤行为人可能触犯了诸如诬告陷害罪等罪行,他们有权向公安机关提交相关证据进行报案。
在这种情况下,诽谤行为人可能会面临刑事诉讼的风险。
此外,如果诽谤行为人故意捏造足以让他人遭受刑事追责的犯罪事实,并且亲自向国家机关揭露这些虚假信息,那么他就已经达到了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
同样地,即使诽谤行为人并非直接向国家机关揭露虚假信息,但是他所采用的手段足以引发司法机关对其进行调查和追究,那么他仍然符合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醉驾碰到别人车辆无人员受伤受罚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醉酒驾车且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下,当事人将可能面临被指控为危险驾驶罪的风险,并需承受相应的刑事制裁及经济赔偿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凡在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者,将被暂时吊销其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同时须向交警部门缴纳一千元至两千元不等的罚款;
对于那些曾经由于酒后驾车而受到惩罚的人来说,如果他们再度重蹈覆辙,则可能会面临最高十天的拘留以及一千元至两千元的罚款,同时其机动车驾驶证也将被永久性吊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区别是什么
1、犯罪主体上不同。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人都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而虐待罪的主体刑法有特殊规定,即家庭成员。2、犯罪主观不同。虐待罪的主观故意主要是对被害人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出于对被害人人身健康的损害。3、犯罪客体不同。虐待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或连续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不存在连续性和长期性,往往是一次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宝山区职务侵占罪律师起什么作用
[律师回复] 解析:
律师职责与价值所在:
1.律师可在案件的分析与利益权衡上,提供深入且专业的建议。
每一起诉讼案件,无不体现着权利义务的冲突与纠纷。
然而,由于许多当事人对相关法律知识掌握不足,在面临此类问题时难免捉襟见肘。
此时雇佣精通法律并谙熟诉讼流程的律师便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能够协助当事人深度剖析案情,指点迷津,使其明确自身在诉讼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而为合理行使权利奠定坚实基础。
2.律师还能协助当事人收集与整理证据。
当当事人选择雇佣律师后,律师有权向相关机构及人员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以获取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资料。
此外,律师亦有权查阅案件档案材料,以便全方位了解案情。
如此一来,便为当事人赢得诉讼,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创造了更大可能性。
3.在接受委托代理诉讼之后,律师应积极参与庭审活动,包括法庭调查以及法庭辩论等环节,依法发表观点与诉求。
例如,在刑事诉讼中,律师作为被告的辩护人,有责任为被告的合法权益据理力争,促使人民法院在听取辩护方意见的基础上,做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而在民事与行政诉讼中,律师受托担任诉讼代理人,凭借其深厚的法律素养代表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4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有哪些区别
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区别有:1、犯罪对象不同:虐待罪犯罪对象为家庭成员,而故意伤害罪犯罪对象则不限定在家庭成员中;2、主观犯罪动机不同:虐待罪犯罪动机为意图造成被害人痛苦,而故意伤害罪犯罪动机为主观故意、有意识的造成被害人身体上的伤害和死亡;3、量刑标准不同:虐待罪基准刑为两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而故意伤害罪基准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有限公司法人和股东的责任承担区别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法定代表人为特定法人机构的代表人物,他们代表法人展开各类民事活动,一旦担任了法人代表职务,其自然人身份便会被法人吸收,因此,从此往后,其以法人代表名义实施的一切民事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均应由法人承担。
然而,如果其行使的是与法人代表身份无关的民事行为,那么由此产生的责任将由其自身承担;
若法人代表在行使代表权过程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并存在过失,则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营模式下,股东仅需按照其出资额度为限对公司负责,而公司则需要以其全部资产作为公司债务的总体担保。
换言之,当有限责任公司面临债务清偿问题时,其主要依靠的是公司的自有资产进行偿还,即使公司的资产无法满足债务需求导致破产,公司的债权人也无权要求股东以个人财产来清偿公司的债务。
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公司在清偿债务时可能会动用到股东的出资,但是此时股东的出资已经归属于公司所有,而非股东个人所有。
从法律角度来看,公司是一个独立于股东之外的实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
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承担民事责任后,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快速解决“公司经营”问题
当前591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犯罪构成包含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虽然盗窃罪和诈骗罪均是以非法占有所指向的目的而实施,通过侵吞或获取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来满足个人需求,然而,这两种犯罪行为所采用的具体手法却大相径庭。
首先,盗窃罪主要表现为秘密窃取的方式,犯罪分子会利用公私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尚未察觉的手段与方法,将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例如趁人不备顺手牵羊、在夜深人静之时撬门扭锁、或是在公共场合进行扒窃等。
其次,诈骗罪则主要表现为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其常见的诈骗手段包括编造虚假的信息、冒充他人身份、伪造各类文书或证件、篡改单据等,从而使得受害人在产生错误认知之后,自愿地将自身的财产交由行为人或第三方占有。
需要注意的是,盗窃罪是违背了受害人的意愿,而诈骗罪则是通过误导受害人,使其基于错误的认知而处分财产。
若不存在受害人自愿处分财产的事实,那么就无法构成诈骗罪。
此外,受害人在处分财产时必须具备明确的处分意识,即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将某项财产转移至行为人或第三方手中,尽管并不需要对财产的数量、价值等方面有全面的了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5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有什么区别
1、犯罪主体上不同。故意伤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人都可以构成故意伤害罪。而虐待罪的主体刑法有特殊规定,即家庭成员。2、犯罪主观不同。虐待罪的主观故意主要是对被害人进行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罪的故意是出于对被害人人身健康的损害。3、犯罪客体不同。虐待表现为一种长期的或连续的折磨和摧残。而故意伤害不存在连续性和长期性,往往是一次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造成可撤销民事行为出现的因素在于意思表示存有瑕疵;
而导致无效民事行为产生的原因则在于该行为自始至终都未能满足成为民事法律行为所需的要素。
尽管可撤销民事行为原本具有合法性,但在撤销权人发起撤销程序并成功废止该行为后,其效力将会自撤销之日起完全消失,似从未发生过。
与此相比,无效民事行为的失效性质从源头就已经决定,无法产生任何法律效力。
(2)对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撤销,应当由享有撤销权的相关人士进行操作;
而要想让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效力彻底丧失,必须以撤销行为作为必要前提。
然而,对于无效民事行为而言,其无效性质可以由任何人提出质疑。
(3)在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中,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有权自由选择是否行使这一权利,他们既可以选择撤销自己的行为,也可以通过明确表达认可的态度来使撤销权自动终止。
(4)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撤销权的行使需要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
而在无效民事行为的处理过程中,这种限制并不存在。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