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当事人对订立商业秘密的义务

帮助5人 4.5w浏览 匿名 2021-03-29 河南焦作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当事人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道的商业秘密负有哪些义务
    当事人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道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在一般的合同订立过程中,不涉及商业秘密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将当事人双方在合同谈判的过程中交换的信息都作为商业秘密来处理。这些信息可能是很有用的,也很有价值。如果不是商业秘密,当事人均可以使用这些信息。比如当事人要购买一种机器,可以向很多生产或者出售这种机器的商家发出要约邀请,邀请向他们发出要约,介绍所生产或者出售的机器的价格、性能、技术指标等。在这个过程中,当事人会了解到这种机器的性能标准、技术细节等许多情况,这样就可以更有把握地选择商家订立合同。
    但是,如果订立合同的过程中知悉到商业秘密,情况就有很大不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都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技术信息,比如技术秘密,可以给权利人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在经营方面的经营信息,比如说客户名单,为交易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对其经营活动,比如材料与成品的购销,意义重大。
    这些信息,一般当事人是严格保密的,除非当事人认为其不需要保密。商业秘密受保护,任何人不得采用非法手段获取、泄露、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为达成协议,有时告诉对方当事人商业秘密是必须的,但一般也提请对方不得泄露、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当事人有义务不予泄露,也不能使用。如果违反规定,则应当承担由此给对方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在有的情况下,虽然一方当事人没有明确告知对方当事人有关的信息是商业秘密,基于此种信息的特殊性质,按照一般的,对方当事人也不应当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否则有背于诚实信用原则,也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比如:乙与丙是两个主要的轿车生产商。
    甲有意与乙或者丙达成一合资企业协议。特别是在与乙的谈判过程中,甲收到了乙关于新型车设计方案的详细资料。尽管乙没有明确要求甲将该信息作为秘密,但因为这是一种新车的设计方案,甲就可能负有不向丙披露的义务,只要合同尚未达成,甲也不能将该设计方案用于自己的生产程序。 无论合同是否达成,当事人均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使用所知悉的商业秘密,而且只要是商业秘密,无论经过了多长时间,都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这不仅仅是的要求,其他法律如等也有规定。
    因此,违反法律规定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的,不仅仅限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有可能承担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全文
    6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6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当事人对订立商业秘密的义务
一键咨询
  •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2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7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8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6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5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4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6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1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2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门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7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1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信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0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4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2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顶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3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1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焦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0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1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4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7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商丘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7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1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许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5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6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鹤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洛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6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7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5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郑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6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1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1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濮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漯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周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1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驻马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新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77****320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6****224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474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正当获得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也是其竞争企业所渴望获取到的内容。因而,对于商业机密的管理,各个企业都显得相当的重视。只要不违背正当竞争所应当保持的公平自愿,诚信,商业道德等手段,就属于正当获得商业秘密。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领导没签字算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特定的情形,如果公司及其关联的企业中的董事、监事以及员工利用其所拥有的职位优势,擅自将所在单位的公款挪作他用或借予他人,且挪用款项数额达到较大规模——即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并持续三个月以上没有归还给原所有者;或是在未满三个月的情况下,虽然挪用金额较小,但是用于了盈利性质的商业活动,甚至是从事非法活动,那么这些行为都应该被视为刑事犯罪,并依法展开调查和追究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2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受贿罪行贿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此类犯罪行为,我们可以详细划分为三种具体情况:即针对个人进行的行贿犯罪(简称“个人行贿罪”),针对单位进行的行贿犯罪(简称“单位行贿罪”)以及单位之间相互进行的行贿犯罪(简称“单位互惠行贿罪”)。
首先探讨个人行贿罪,其立案标准通常定位于3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但特殊情形如涉及以下几种情况则可降低至1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
1)向三名及以上人员进行行贿的行为;
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行为;
3)通过行贿手段谋求职务升迁或岗位调动的行为;
4)向负责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行贿,以实现非法目的的行为;
5)向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贿,从而影响司法公正的行为;
6)导致经济损失金额达到五十万元人民币以上但不足一百万元人民币的行为。
其次,对于单位行贿罪而言,其立案标准通常设定在2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但在特殊情况下,若涉及以下几种情况,则可将立案标准降至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1)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进行行贿的行为;2)向三名及以上人员进行行贿的行为;3)向政府部门领导、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行为;4)导致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最后,对于单位互惠行贿罪,其立案标准同样设定在2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但在特殊情况下,若涉及以下几种情况,则可将立案标准降至10万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1)为了获取非法利益而进行行贿的行为;2)向三名及以上人员进行行贿的行为;3)向政府部门领导、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行为;4)导致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三人以上行贿的;
(二)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
(三)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
(四)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
(五)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
(六)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商业秘密保密义务期限是多久?
商业秘密保密义务期限是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危险驾驶罪都会被刑事立案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的框架内,危险驾驶罪无疑被认为是需要被严肃对待和坚决惩治的行为之一。
依据相关法律条文,危险驾驶罪主要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过程中,如存在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酒后驾车以及在校车业务或旅客运输业务中,严重超出核定乘坐人数及严重违反规定时速行驶等情形。
当这些危险驾驶行为达到犯罪程度时,通常会面临拘役以及罚金的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商业秘密保密义务期限是多久
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只要商业秘密还具有秘密性,就应当保密。如果商业秘密不再具有价值性,就没有保密的意义了。
10w+浏览
传统诽谤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欲构陷诽谤罪,行为人需具备严重主观恶意。此种恶意需建立在其明了自身所散播之虚假事实足以损伤他人名誉的基础之上,行为人亦需明确知晓自身行为将会对他人名誉产生实质性伤害,并期望此类伤害能够如期实现。
犯罪之客观表现在于: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事实的行为,该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与名誉,且情节严重。具体而言,(1)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完全是虚构的。倘若散布的并非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纵然这些事实可能对他人的人格、名誉有所损害,也无法构成诽谤罪。
(2)行为人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尽管不必指名道姓,只需从诽谤的内容中得知被害人身份即可。若行为人散布的事实并无特定对象,便无法贬损某个人的人格、名誉,因此也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者方可构成本罪。虽然存在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诽谤他人致使其精神失常或者导致被害人自杀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35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不当得利多久才算侵占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不当得利行为是否涉及到刑事犯罪,通常情况下并不构成犯罪。
然而,当这种不当得利行为达到一定数额并且责任人拒绝返还时,便有可能触犯刑法,被认定为侵占罪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类案件的刑期大致分为两档:数额较小的,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反之,倘若数额巨大甚至存在其他严重情节,便将面临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附加相应罚款。
在讨论不当得利行为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其构成要件。具体来讲,不当得利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获得了财产利益,这是指由于某种特定事实导致的总财产价值增加;二是给其他人造成了损失,其表现形式便是因该事实导致他人总财产价值下降;
最后,获得利益与遭受损失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某人的获利必须是由另一人的损失所引发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损失不仅包括实际财产的减少,还包括财产原本应该增加但却未能实现的情形。
此外,损失与利益的范围大小以及形态是否相同,都不在考虑之列。最后,获得利益必须要有法律上的依据,也就是说,不能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商业秘密权定义是怎样
商业秘密权的性质是在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学者们认为商业秘密权或是财产权、人格权、企业权、知识产权,甚至是一种全新的权利类型。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74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商业秘密的立法有哪些
《劳动法》第22条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一发承担赔偿责任等。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取保候审怎么立案申请理由
[律师回复] 解析:
申请批准采取保证候审措施之合理依据如下所述:
首先,如果有关行为人可能被判定实施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等刑期较短的刑事处罚,则此类情况可被视为适宜进行取保候审。
其次,若行为人可能会面临有期徒刑甚至更严重处罚,但其采取保证候审措施并不会引起社会公共安全风险或其他不良影响,那么此类情形亦可作为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
此外,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无法自理,或是正处于孕期或哺乳期的妇女,若采取保证候审措施并不会引发社会公共安全风险或其他不良影响,同样可以作为申请取保候审的理由。
值得注意的是,犯罪嫌疑人本人、被告人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辩护人均有权提出申请,以期对相关行为人适用取保候审制度。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