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问一下捐赠器官可以由谁做决定

帮助5人 4.3w浏览 匿名 2022-06-26 安徽亳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器官捐献的决定权,存在两种情况,一是自然人生前自己决定,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器官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二是由其直系亲属决定,即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
    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全文
    6 2022-06-2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6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问一下捐赠器官可以由谁做决定
一键咨询
  • 133****7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2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6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2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8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8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6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7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2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1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8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4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5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1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4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0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6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2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1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4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8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5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5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5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1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7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8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6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3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35****358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288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923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捐赠器官怎么捐
一,由志愿者持本人身份证到红十字会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并指定捐献执行人。二,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派相关人员进行核实评估。三,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达到待捐状态后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捐献。
10w+浏览
医疗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捐赠器官怎么样捐
一,由志愿者持本人身份证到红十字会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并指定捐献执行人。二,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派相关人员进行核实评估。三,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达到待捐状态后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捐献。
10w+浏览
医疗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捐赠器官应该怎么样捐
一,由志愿者持本人身份证到红十字会填写器官捐献自愿书,并指定捐献执行人。二,当潜在捐献状态出现后,省级体器官捐献办公室会派相关人员进行核实评估。三,当捐献志愿者生命垂危达到待捐状态后填写器官捐献登记表确认捐献。
10w+浏览
医疗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捐献器官一般补助多少
器官捐赠一般是无偿的,但实际情况下可能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76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器官捐献补偿金给多少
器官捐献补偿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只是给予一定的人道救助经济补偿,比如住院医疗费用的减免、捐赠者家庭的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学费优惠、税收减免,包括殓葬费用等都可以纳入考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工地干活老板欠钱不还,去年欠钱至今没给各种理由推脱
[律师回复] 工地老板欠钱不还,可以通过协商、投诉、诉讼等方式解决,必要时可追究刑事责任。
分析
协商解决:首先,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通过沟通解决欠款问题。
投诉举报:如果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集中清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案件的紧急通知》第三条规定,对于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给予制裁。
诉讼解决: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的工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民事审判工作中的若干具体问题》第二十六条规定,只有在欠付劳务分包工程款导致无法支付劳务分包关系中农民工工资时,才可以要求发包人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
刑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触犯《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的规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证据收集:劳动者应收集能证明拖欠工资的证据,包括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或有公司负责人的录音录像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关于加强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查处衔接工作的通知》,用人单位不提供相关证据材料的,应承担不利后果。
舆论监督:必要时,可以借助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在媒体上公布债务人名单,以施加压力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