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确认解除合同是否具有溯及力

帮助5人 4.1w浏览 匿名 2022-09-22 安徽蚌埠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 非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有溯及力
    非继续性合同是指履行为一次性行为的合同。一般来看,非继续性合同在被解除时能够恢复原状,即已经履行的给付可以返还给付人,所以一般都有溯及力。另外,违约解除是对违约方的制裁,是一种特殊的违约责任,是对非违约方的一种救济,所以在考虑解除是否有溯及力时还要考虑这个因素。在守约方履行时,如果有溯及力,那么他的履行将由接受履行方返还,并且要和履行时的价值一致,这对守约方来讲有利。而且在我国没有采取物权行为独立和无因性理论,如果给付中有物权变动的话,此时的返还是所有物返还请求权,视为所有权没有变动。在违约方全部或者部分履行时,往往这些履行都是瑕疵履行,对守约方来讲,根本实现不了合同的目的,返还这些给付对守约方也是有利的。在违约解除有溯及力导致返还时,往往会发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应该由违约方来支付。
    2、继续性合同的解除原则上没有溯及力
    (1)继续性合同是履行必须在一定继续的时间完成,而不是一时或一次完成的合同。典型的象租赁和委托等。租赁、消费借贷等继续性合同以使用、收益标的物为目的,在解除时这些利益已经被受领方享有没有办法返还,因此不能有溯及力。这样,获得利益方此时所获得的利益就是不当得利,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应该返还给给付方。
    (2)除不能返还导致没有溯及力外,在委托合同时也不能有溯及力,原因是如果委托合同解除溯及到合同成立时消灭的话,会使受托人已经进行的代理行为失去全部法律依据,将变成无权代理。这样因代理行为所进行的活动以及所牵涉的当事人都将遇到不可预计的法律后果,不利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社会秩序紊乱。
    全文
    9 2022-09-2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8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确认解除合同是否具有溯及力
一键咨询
  •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1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7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3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0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6****08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5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7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4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0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6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3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2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2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1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5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8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5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6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1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8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8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2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7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5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6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5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4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7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0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3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1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4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2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78****253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8****609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342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民法典是否具有溯及力?
《民法典》没有溯及力,按照法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生效后,人们之间发生纠纷矛盾,就按照最新法律处理,对于之前因为合同纠纷、遗产继承发生的纠纷,还是按照之前的法律来处理,《民法典》对于之前行为没有溯及力。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民法的溯及力是否溯及以往?
原则上民法不溯及既往,但具体看法律规定,如《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对新法的溯及力做出了明确规定,或出台司法解释对溯及力做出了具体解释。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例外规定。民事法律的溯及力,是指新的民事法律颁布实施以后,对其生效之前发生而未依司法程序裁判的民事关系同样适用的效力。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民事诉讼法的溯及力是否具备?
法律的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民事实体法没有溯及力,但民事诉讼法作为程序法具有溯及力。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刑事诉讼法有溯及力吗,刑事诉讼法溯及力是怎样的?
通常来说,法不溯及既往,有溯及力的,会在法律中明确规定,而刑事诉讼法中没有这样的规定,因此,刑事诉讼法是没有溯及力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4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中国刑法溯及力原则
我国采取的是从旧兼从新原则,从整体上来讲就是有利于被告人原则,也就是说在刑法案件的实际审判过程中如果新法有利于被告人就采用新法,如果旧法有利于被告人就采取旧法,适用哪种法律取决于哪种更有利于被告。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