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前两天看到一个新闻说一个抢劫团伙在准备抢劫的时候一个人突然醒悟制止了团伙犯罪,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人报警了,请问犯罪中止主体还要受到什么法律制裁?

帮助10人 1.2k浏览 匿名 2017-11-04 贵州遵义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以下是对犯罪中止主体需要受到的法律制裁的回答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必须符合以下特征: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即在犯罪预备或者着手实行犯罪过程中,也就是在犯罪未完成之前停止犯罪。如果犯罪已经得逞,则不存在犯罪中止的问题。
    2.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里包括两种情况:
    (1)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停止着手实施犯罪,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中止犯罪行为。放弃犯罪是出于行为人的自由意志,而非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被迫停止犯罪,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如果是出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或者不敢把犯罪进行下去,被迫把犯罪停止下来,则不能视为犯罪中止。
    (2)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指犯罪人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并主动采取措施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促使犯罪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如真诚悔悟,认识到犯罪可耻,洗手不干;因被害人哭泣、求饶,而产生同情、怜悯之心,不忍再加害于人;慑于法律的威严,惧怕受到刑罚惩罚;原有的犯罪欲望已通过其他途径得到满足或已经消失等。引起犯罪中止的不同动机,反映了犯罪人悔悟程度的差别,但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样规定,体现了我国刑法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因为犯罪中止不仅客观上没有发生犯罪结果,而且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才使犯罪结果未发生,犯罪分子在犯罪中悬崖勒马,对社会是有益的。因此,法律对中止犯的处罚,采取了“应当免除”或“应当减轻”的从宽处罚的原则。这也是考虑到对犯罪分子判刑的目的在于改造罪犯,既然犯罪分子自动放弃了犯罪,又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说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已经消除或者减弱,罪犯已经悔罪,容易接受改造,处理上应当进一步从宽;同时,规定较轻的处罚,有利于鼓励犯罪分子中止犯罪,以减少犯罪的社会危害。
    全文
    6 2017-11-04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关于犯罪中止主体还要受到什么法律制裁这个问题你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二、犯罪中止的种类:
    (一)根据其发生的时空范围,可分为预备中止、未实行终了的中止以及实行终了的中止。
    1、预备中止
    即发生在预备阶段的中止,如为杀人买刀后中止。
    2、未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行为尚未实行终了时的中止,如强奸行为人基于被害人的说服而停止犯罪。
    3、实行终了的中止
    即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的中止。如投毒杀人等。
    (二)根据行为人是否以积极的行为中止自己的犯罪行为,可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
    消极中止是指自动的放弃犯罪。
    2、积极中止
    积极中止是指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结果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有效的防止结果的发生的中止。
    全文
    10 2017-11-0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69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请问犯罪中止主体还要受到什么法律制裁?
一键咨询
  •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2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3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0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铜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0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2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4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5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5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5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6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8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4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1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3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6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1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0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0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8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1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3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4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1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2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2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4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5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1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1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7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2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4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4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3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5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7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8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52****40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798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148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贪污罪主体与受贿罪主体的区别
贪污罪的主体除了国家工作人员以外,还有“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后者虽然并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条件,但同样也能成为贪污犯罪的主体。而受贿罪的主体则仅局限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除此之外的人员是不能独立构成此罪的。由此可见,贪污罪的主体范围要比受贿罪的主体范围大,即凡是能构成受贿犯罪的主体,都能成为贪污犯罪的主体,但贪污犯罪的主体不一定能成为受贿犯罪的主体。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受贿罪主体有哪些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即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受贿罪主体有哪些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3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劳动仲裁裁决主体是什么
劳动仲裁裁决的主体是参与劳动仲裁活动的当事人,一般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发生劳动纠纷的时候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是在申请的时候必须要满足劳动仲裁的条件,这样仲裁委员会才会受理案件。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1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债权转让诉讼主体问题
债的权利主体是债权人,债的义务主体是债务人。债的实现取决于债务人的履行。如果引起诉讼,原债权人才是适格当的诉讼主体。在债务承担情况下,债务人则必须征得债权人的同意后才能退出债的关系,否则引起诉讼,原债务人仍然是适格的诉讼主体。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