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最近出现了很多关于非法集资的案子,所以呢,我就想了解一下消费返利式非法集资的的危害是什么

帮助5人 10w+浏览 匿名 2017-11-05 海南省直辖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其实“消费返利”原本是一种常见的促销手段,商家设定一个消费梯度,满额有返利,相当于打折活动。可随着电商的发展,这一促销手段却被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包装成众多诱人的概念,比如消费全返、消费相当于存钱、消费致富等。近年来,已有多家以“消费返利”“购物返本”为运营模式的网站及所属公司,因涉嫌违法犯罪被公安机关、工商部门立案调查。
    二、那么市民该如何识破陷阱呢?
    首先可以看返现比例。正常“消费返利”比例不会太高。“高额返利”本身不具有持续的可操作性,“买多少、返多少”,商家无法持平成本,利润又从何而来?
    其次,看返利时间差。正常“消费返利”可当场或几天内兑现,
    消费返利式非法集资几乎不存在兑现时间差,“高额返利”往往不会即刻兑现,而是承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按比例返还,和消费行为之间存在较长时间差,为资金链维系留下可操作空间。
    全文
    12 2017-11-0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062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消费返利式非法集资背后的陷阱是什么
一键咨询
  • 136****50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8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7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8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0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3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3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0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7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三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8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4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7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2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2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4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5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1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2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5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8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4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6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7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6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3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3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5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1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0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4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1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0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4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3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88****104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5****232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1****398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避免非法集资陷阱?
1、是对高息诱惑不动心,过高的利息可能涉及非法集资。2、是对企业实力不崇拜,3、是对官方背景不迷信,4、是对熟人热心不信任,5、是对创新理财产品不投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关于如何避免陷入非法集资陷阱是怎样的?
1、是对高息诱惑不动心,过高的利息可能涉及非法集资。2、是对企业实力不崇拜,3、是对官方背景不迷信,4、是对熟人热心不信任,5、是对创新理财产品不投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买房有哪些陷阱,买房的陷阱有哪些
陷阱一:层高、净高傻傻分不清楚。陷阱二:超大赠送面积真的很划算?陷阱三:宽敞的样板间=宽敞的实体房?陷阱四:特价房真的是特价?陷阱五:楼盘热卖,心仪的房子快被抢了?陷阱六:口头承诺也算承诺。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集资诈骗罪界限有哪些类型
[律师回复] 解析:
1.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本罪特指那些违反了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非法手段吸收或转变方式吸收公众资金,严重扰乱国家金融市场秩序的行为。这个犯罪行为现已成为我国所有非法集资犯罪案件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类。
2.集资诈骗罪:这是一个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采用欺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数额和情节标准的犯罪行为。集资诈骗罪同样是当前社会上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种非法集资犯罪类型,因此也是我们打击的主要对象之一。
3.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是指在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公司、企业债券募集办法等文件中故意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从而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且数额巨大、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4.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是指在未得到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且数额巨大、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预付式消费交钱易退钱难,是消费陷阱吗
携款“跑路”,设置“霸王条款”,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我省严厉打击预付式消费违法违规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7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租房的陷阱包括哪些,租房有什么陷阱
一)假广告陷阱。在报纸、街头传单或某些网站上刊登虚假房源广告是黑中介最常见的欺诈行为(二)乱收费陷阱(三)假房东陷阱。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