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的朋友和一个醉汉昨晚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但是判决下来后他怀疑是他人顶替,请问交通肇事如何排除顶替?谢谢!

帮助10人 10w+浏览 匿名 2017-12-09 安徽芜湖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保险公司不赔偿。顶替案件相当于三者逃逸
    交通肇事后肇事者让他人顶替,以逃避法律追究的情况多发,给交通事故责任的正确认定带来困难,容易使肇事者逃避法律的追究,也易使被害方的利益造成损害,且严重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应予从严惩治。
    让人顶替的情形有多种。有的肇事者让同车人顶替或者打电话让人来现场顶替;有的肇事者逃离现场后叫顶替者到现场或者去公安机关投案等等,根本目的就是使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因此,肇事者让人顶替的行为从本质上说仍是一种交通肇事后的“逃跑”行为,而且还是一种指使他人向司法机关作伪证的行为,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社会危害比一般逃逸更大,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并从重处罚。处理这类案件,还要区分肇事者是否逃离了事故现场。对肇事者让人顶替但自己没有逃离现场的,可酌情从轻处罚。对顶替者,构成犯罪的,以刑法第三百一十条包庇罪追究刑事责任。
    全文
    6 2017-12-09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发生了交通事故后,有些肇事者因为酒驾、无证驾驶等等因素,害怕自己受到更大的处罚,于是就会找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为自己顶替罪名,找人顶替交通事故责任者被发现会有更大处罚,那么,顶替交通事故怎么处罚?下面给大家主要介绍相关知识。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从该解释可以看出:
    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
    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即离开现场。即使他在现场,也不会承认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来顶替自己的行为,由顶替人来承担自己的责任。因此,仍应认定是一种逃跑行为。行为人找人顶罪的目的是为了自己逃避法律的追究,是毫无疑问的。因此,行为人找人顶罪的行为应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
    以上就是对交通肇事如何排除顶替的回答,供参考。
    全文
    10 2017-12-0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5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请问交通肇事如何排除顶替?谢谢!
一键咨询
  • 165****4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2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8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3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6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1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1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3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2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8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7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1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3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3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4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0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7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0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4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5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0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7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0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4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6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1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8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5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0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1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0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0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4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3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2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4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34****849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353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831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顶替怎么定性
1、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首先,行为人要有交通肇事后逃跑的行为。其次,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跑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车辆买卖合同解除协议如何制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如您在签署购车合同时产生了犹豫,并希望避免购车行为,您完全有权与经销商就此问题进行友好协商,以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终止双方签署的购车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购车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即刻生效,若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购车交易,将被视为违约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在此种情况下,经销商可能会依据事实情况以及法律规定,拒绝退还您所支付的定金。
然而,如果您发现合同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或严重不公等情形,您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并要求经销商返还定金。
在决定放弃购车之后,您应该首先尝试与经销商沟通,了解其对于解除合同的态度。
若经销商坚决反对解除合同,您必须独自承担因单方面违约而产生的违约责任。
关于如何妥善处理购车合同纠纷,以下是几种有效途径供您参考:
1.协商解决:
若合同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出现纠纷,应优先考虑以平等互利、协商一致为原则来解决问题;
2.调解:
合同纠纷的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查清事实、明辨是非的方式,对纠纷双方进行劝说引导,促使他们相互理解、互相体谅,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3.仲裁解决:
仲裁是指在合同双方无法自行协商解决争议时,根据相关规定或双方事先达成的协议,通过仲裁机构进行裁决的一种方式;
4.诉讼解决:
当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出现纠纷,且双方未作特别约定时,通常采用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予以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交通肇事事后死亡的怎么判决
[律师回复] 解析:
车辆驾驶期间,究竟会不会面临判刑的风险?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详细解析:
首先,如果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仅造成了一人的死亡,并且此事件并非您的主要过失行为所导致的,那么通常情况下,您将不必承受法律的严惩。
其次,即使司机在车辆撞击行人的事故当中并不承担主要责任,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比如,当事故导致三人或更多的人员死亡时,即使司机只承担了事故的同等责任,他们也可能需要面对刑事指控。
最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司机在事故中承担了全部或主要责任,那么他们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处罚;
而对于那些在交通运输肇事之后选择逃跑,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司机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因为司机的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那么他们将会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严厉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醉驾肇事顶替怎么认定?
直接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当事人如果是因为醉驾导致了他人死亡,或者是三个人以上受伤,那么他就已经构成了交通肇事罪,如果当事人在触犯了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下,还找人顶替他,那么说明他就跑了,跑了的话,就按照逃逸来处理。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能否保留公职
[律师回复] 解析:
只要一经判定有罪并被宣告服刑后,即会被勒令解除其公共职务。
以下便是关于该问题的详细解答:
如若身为公务人员触犯交通肇事罪,则将依法依规予以解雇处理,且通常在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情形下方会采取上述行动。
此乃我国法律法规所明定之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顶替怎么定性
首先,所谓的“事后不可罚行为”,又称共罚的事后行为。其次,交通肇事后叫人顶替的行为,前后两行为侵害的范围不同。再次,叫人“顶罪”的行为符合妨害司法罪构成要件。 具体内容分析请看文章。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无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开除怎么办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试用期间未达到一个月且尚未签订正式合同的情况下遭到雇主解雇,如若经过用人机构验证确认劳动者有不符录用标准的行为,雇主是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关系的,但同时也必须依法结算劳动者的薪资。
然而,雇主的这种行为无疑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劳动者可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规定,用人单位自雇佣劳动者之日起,若超过一个月而不足一年仍未能与之签署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向该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
若用人单位违反相关规定,未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那么从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同样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的工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00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顶替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顶替肇事逃逸的会判处五到十天的拘留,并且处罚款,顶包的行为是会构成作伪证的行为,而且涉嫌诈骗,所以顶替者和肇事者都是有可能承担刑事责任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是什么情况
[律师回复] 解析:
交通肇事犯罪的具体状况如下所述:
首先,如果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造成了一名人员死亡或至少三名以上人员遭受严重伤害,且若行为人对该起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那么其将面临交通肇事罪的指控。
其次,如果在同一个交通事故中导致了三名及以上人员死亡,而行为人对此事故承担同等责任,也将被视为交通肇事罪的一种表现形式。
再者,倘若行为人在引发交通事故之后,造成了公共财产或是第三方财产直接损失,并且对此事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但又无力偿付超过三十万人民币的赔偿金,那么同样会遭受交通肇事罪的指控。
最后,若某人在饮酒或吸食毒品后仍驾驶机动车,并因此导致一人以上受到重伤,并且行为人对该起事故仍然承担全部或主要责任,那么便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13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酒驾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酒驾所涉及的法律责任和惩罚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对于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依据相关法规,将面临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同时还需支付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
其次,由于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而受到处罚的驾驶员,若在短时间内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将会被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以及一千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其机动车驾驶证也会被吊销。
再者,如果因为酒驾导致严重事故,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该驾驶员将构成交通肇事罪,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最后,如果酒驾逃逸事件中,有人员因此死亡,那么驾驶员将面临更为严厉的刑罚,即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另外,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根据相关规定,驾驶员的驾照将被吊销,并且五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如果醉酒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那么驾驶员的驾照将被吊销,并且十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终身不得驾驶营运车辆。
此外,经过法院判决后,驾驶员还将面临拘役和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能否构成累犯
[律师回复] 解析:
由交通肇事诱发的犯罪行为并不符合累犯的定义,原因在于交通肇事罪的主观倾向主要源自于过失,这一广泛意义上的过失涵盖了疏忽大意以及过于自信两种情形。
然而,累犯的认定则必须基于前后两次罪犯均为故意犯罪这一前提条件。
因此,从交通肇事罪的角度来看,其无法构成累犯。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累犯。
累犯是指那些曾经遭受过一定程度的刑事处罚,且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获得赦免之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再次触犯被判处同样刑罚的罪犯。
其次,我们来探讨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
一般累犯的成立需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前后两罪皆须为故意犯罪;
第二,行为人在实施前罪及后罪时,年龄均应达到18岁;
第三,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后罪也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第四,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获得赦免之后的五年内。
最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特殊累犯的成立条件。
特殊累犯的成立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前后两罪皆须为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第二,行为人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获得赦免之后再次犯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交通肇事罪能申请调解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交通肇事罪能否与受害者达成和解问题,我们明确指出,受害人所签署的谅解书可以作为法院在对类似罪名进行量刑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法律规定,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真诚地表达悔过之意,并通过向受害者支付相关的经济赔偿及真诚地道歉来获得受害者的原谅,那么法院可以将此种情况纳入到量刑的斟酌考虑之中,从而依法适当减轻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
因此,对于交通肇事案件而言,完全有可能达成和解。
然而,对于已经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轻处理的建议,而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相应的从轻处罚建议。
如果犯罪情节较为轻微,且无需判处刑罚,则人民检察院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50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顶替者犯法吗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交通肇事顶替者犯法吗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判决书下来直接逮捕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若发生了交通肇事犯罪事件,且有必要对犯罪嫌疑人实施强制措施时,公安机关应在请求逮捕犯罪嫌疑人之时,撰写并提交相应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同时附上完整的案卷材料以及相关证据,一并提交至同级别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批与批复。
在此过程中,如果有需要的话,人民检察院也可委派代表参与到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环节中来。
当人民检察院收到公安机关提交的《提请批准逮捕书》之后,应对其进行详细的审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做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对于被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必须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告知人民检察院。
而对于未被批准逮捕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应向公安机关解释具体原因,若需要补充侦查的,则应同时通知公安机关。
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提交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内,做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
若人民检察院未能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将执行情况及时告知人民检察院。
对于需要进一步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应依法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措施。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6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能认定交通肇事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系指违反相关道路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从而导致严重事故发生,使得他人受到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社会公共及个人财产损失的犯罪行为。
想要认定某人构成交通肇事罪,需满足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犯罪主体资格要求: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自然人,即年满十六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者均可成为本罪的实施者。
2.犯罪客体:
交通肇事罪所侵害的客体是道路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3.犯罪主观心态: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心态主要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此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自身可能产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及其可能引发的后果具有明确认知,例如酒后驾车、超载、超速等情况下,行为人对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应当有所预见,然而由于疏忽大意未能预见到,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却轻信可以避免,最终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
4.犯罪客观事实:
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道路交通运输过程中,行为人违反相关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而导致严重事故发生,致使他人受到重伤、死亡或造成严重社会公共及个人财产损失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合同的终止就是合同的解除,二者有区别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合同解除与合同终止之间的主要差异在于其各自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它们所带来的法律效力有所不同。
在合同解除的情况下,它能够将合同关系追溯至过去并消除,并且产生一种恢复原状的效力;
然而,对于合同终止的情况,其仅仅是为了消解现有的合同关系,并且仅会对未来产生影响,并不涉及到恢复原状这一步骤。
其次,它们所适用的范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合同解除往往被视作是针对违约行为方所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
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合同终止事件的发生常常仅限于合同一方出现了违约行为。
尽管这种情况下的合同终止同样可以适用于非违约行为方,但是其主要的实施场景还是围绕着违约行为展开。
最后,在合同完成以后,当事人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或者是通过抵销、混同等方式来实现合同终止。
从这个角度来看,合同终止的适用范围相较于合同解除要更为广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无签劳动合同开除清洁阿姨可以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尽管在未能正式确立劳动合同时,雇主并不具备随意解除员工雇佣关系的权利,然而当员工存在严重违反公司纪律或规章制度等情况时,企业则有权即时终止与该员工的雇佣协议;
若员工并无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以及经过系统培训之后仍然无法达到岗位要求等情形,那么企业可以选择以提前30天向员工发出书面通知的方式,或是在支付相应替代通知金后,合法地结束与该员工的雇佣关系,并且还需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向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