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4.7w浏览 匿名 2024-05-09 福建宁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害者无法直接阅览案卷资料,仅有检察官以及辩护律师具备此项权利。
    然而,被告方则可申请查阅刑事及相关民事诉讼所需的各类证据资料。
    至于被害者,其主要权益在于参与附带民事诉讼,并提交与该案相关的证据资料。
    因此,在大多数刑事案件中,被害者几乎难以实现阅卷权。
    作为辩护律师,他们自受理案件之日起,便有权查阅、摘录、复印本案所涉及的各项犯罪事实材料;
    同时,也可与关押中的被告进行面谈交流或通信往来。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取证据,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开具调取证据通知书,明确调取的证据和提供时限。被调取单位及其经办人、持有证据的个人应当在通知书上盖章或者签名,拒绝盖章或者签名的,公安机关应当注明。必要时,应当采用录音录像方式固定证据内容及取证过程。
    全文
    6 05-0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7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在中国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一键咨询
  •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1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7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3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1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6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4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5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6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8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5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0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5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0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6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5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6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0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2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1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3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8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5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6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6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2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1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2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6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7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1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3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52****337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958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669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在我国公司法人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1、法定代表人的权利1、对外代表公司的权利。2、代表公司签订合同的权利。3、公司发行债券、股票的,必须由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4、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职权。2、法定代表人的义务1、企业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职责。2、企业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时兼任另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在我国包括哪些?
权利一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获得股利和其他形式的利益分配二参加或者委派股东代理人参加股东会议。3、依照其所持有的股份份额行使表决权。4、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提出建议或者质询。义务1、遵守公司章程。2、依其所认购的股份和入股方式缴纳股金。3、除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外,不得退股。等。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我国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对此,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
国际专利这个名词并不存在,准确来说可以称之为专利的国际申请。国内专利是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国家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授予发明者或者是发明者的继承者在法律规定的时期内拥有对发明创造的独占的权利。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09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在我国什么叫损害公司利益?
在我国损害公司利益的规定是:损股东滥用股东权利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法法定义务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我国的公司股东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框架下行使权利,如果是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此时是应当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