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达到诽谤罪的条件是怎样的

4.7w浏览 匿名 2024-05-22 福建宁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析:
    诽谤罪,是指故意编造并四处传播虚假的事实,其严重程度足以对他人的品德和声誉造成贬损,且情节恶劣的犯罪行为。
    关于这一罪行的关键构成要素具体如下:
    1、侵害对象:
    此罪所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类似,均是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
    犯罪者所指向的侵犯对象均为人。
    2、违法行为:
    本罪在本质上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捏造虚假事实并四处传播的行为,这些虚假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产生贬损,且情节严重。
    3、犯罪主体:
    本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
    4、主观心态:
    本罪的主观心态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同时还期望这样的结果能够发生。
    行为人的目的在于毁损他人名誉。
    若行为人误将虚假事实视为真实事实而予以传播,或者虽然传播了虚假事实却没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意图,那么就不能被认定为诽谤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全文
    9 05-2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1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达到诽谤罪的条件是怎样的
一键咨询
  • 143****86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7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3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2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50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6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8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4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4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7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6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5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6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4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3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7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3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5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2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0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4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5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4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厦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7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1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8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莆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7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0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3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1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0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龙岩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0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7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泉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5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漳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80****121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499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34****674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如何判定诽谤?诽谤罪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我们身边肯定有很多的案例,现在我们身边肯定也有发生过对人身的名誉权损害的案例,人身名誉权的损害其中就包括诽谤罪。我们国家对于诽谤罪的处罚力度是挺大的,对于诽谤罪我们也是需要有判定的标准的。那么如何判定诽谤?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合同诈骗罪损失认定条件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欲被法律判定为合同诈骗罪,则必须满足该罪行所规定的构成要件,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合同诈骗罪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涉及到国家对于合同的严格管理制度、诚实守信的市场经济秩序以及合同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等多个层面;
其次,从客观角度来看,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在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往往会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从而骗取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这其中的“虚构事实”是指行为人捏造并不存在的事实,以此来获取被害人的信任;而“隐瞒事实真相”则是指行为人对被害人掩盖客观存在的基本事实,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行为人利用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担保;
(3)行为人在没有实际履行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手段,诱使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行为人在收取对方当事人给予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之后,选择逃匿;
(5)行为人还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来骗取当事人的财物;
再次,合同诈骗罪的犯罪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涵盖了单位;
最后,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明确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当天取保候审需要什么条件
[律师回复] 解析:
以下为申请取保候审需符合的具体条件:
首先,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被处以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其次,其所涉及刑事罪名的判决结果可能处在有期徒刑以上的程度,同时,其申请取保候审能够确保不会对社会公共安全产生威胁;
再次,对于应当进行逮捕而因患有严重病症导致不适宜羁押的犯罪嫌疑人;
然后,即便是已经依法被捕并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如果其案件在法定侦查、起诉、一审、二审等相关办案期限内仍无法得出明确结论,而且,根据法定义务和实践经验判断,此时对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社会公共安全造成危害;
最后,假如已经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经过详细询问调查,发现其证据不足,亦可考虑给予取保候审的机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盗窃罪减刑条件包含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那些被判定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如若能够严格遵守监规制度,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并且确实有着悔过自新、改邪归正的良好表现,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立功行为,那么他们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机会的。
然而,如果罪犯在服刑过程中有以下任何一种重大立功表现,则必须给予其减刑:
首先,阻止他人进行重大犯罪活动;
其次,揭发监狱内外的重大犯罪活动,并经过调查核实确认属实;
再次,具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创新的能力;
第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为人,英勇救助他人生命;
第五,在抵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时,展现出卓越的表现;
最后,对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其他重大贡献。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第七十八条
【减刑的适用条件与限度】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造谣诽谤的认定条件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抢劫案件中的故意伤害罪有什么区别
[律师回复] 解析:
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其中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以及主观方面皆各有不同之处。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故意伤害罪的刑罚起点相对比抢劫罪来说更加温和。接下来,我们来详细剖析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各自的构成要素及区别。
首先来看抢劫罪:
1.抢劫罪所侵犯的主要客体是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客观层面上,抢劫罪表现为行为人针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是守护者使用暴力手段、威逼恐吓或采取其他可能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式,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从主体角度看,抢劫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年满14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4.在主观方面,抢劫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确的直接故意,同时还需怀揣着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意图,若无此种故意内容,则不能构成抢劫罪。再来看故意伤害罪:
1.故意伤害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所谓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维护其肢体、器官及其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2.客观方面,故意伤害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从主体角度看,故意伤害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只要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故意伤害罪;
4.在主观方面,故意伤害罪的行为人必须具有明确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后果,却仍然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44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网上发帖诽谤违法吗,遇到诽谤如何报警?
违不违法需要看是否满足刑法上诽谤罪的构成要件的话,那么是可以成立诽谤罪的,但是对于诽谤罪来说属于亲告罪所以只有当事人控诉了才会受到处罚。诽谤他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这类案件属于刑事自诉案件。因此,建议收集诽谤证据,直接去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构成诽谤罪的情节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1、此项违法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客体,与其他形式的侮辱行为一样,都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这一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涉及的是自然人作为受害者。
2、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是关于该违法行为的客观层面因素。在这一环节中,该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行为人实施故意捏造并广泛传播某种虚假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情节严重。
(1)首先,必须要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也就是说,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并非毫无根据的捏造,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即便这些事实可能会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产生不利影响,也不能构成这项违法犯罪行为。
(2)其次,必须要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散布,是指在社会公众面前进行公开的传播。散布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口头表达来散布;另一种是通过文字,例如使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纸、杂志、书籍、书信等媒介来散布。所谓的“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有可能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产生负面影响,或者实际上已经给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带来了实质性的伤害。如果散布的是虚假的事实,但是并没有可能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或者并未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任何实质性伤害,那么就不会构成这项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适用转化型抢劫罪的条件包含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行为主体必须明确实施了盗窃、诈骗和抢夺等犯罪行为,这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必要前提条件。
其次,若行为人并未实际实施相关任何一种违法行为,而是直接对受害者采取了暴力行为或以暴力威胁的手段来强行获取财务,则应毫不犹豫地将其认定为抢劫罪。
第三,行为人必须是在当时的情境下,即“当场”动用了暴力或以暴力威胁,这正是转化型抢劫罪所需要满足的客观条件。此处的“当场”,特指行为人在进行盗窃、诈骗或抢夺行为的现场,或者虽然已经离开现场,但仍处于被追赶的过程之中。
最后,行为人在“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威胁的动机,必须是为了掩盖赃物、抵抗逮捕或销毁证据,这也是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重要主观条件。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
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