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男朋友因为在公司做会计,一直做假账为自己谋利,我很担心,就是想问问构成不当得利的实质要件。

帮助10人 2.1k浏览 匿名 2018-04-20 山东临沂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一方取得利益。所谓取得利益是指一方在事实上得到财产利益,包括积极取得与消极取得。
      
    (2)他人受有损失。
            
    (3)取得利益和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4)无合法根据,指一方取得利益没有合法的原因,这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实质要件。
    全文
    11 2018-04-20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不当得利的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构成要件,而不当得利构成要件又分为一般要件和特别要件。
    一、必须一方获得利益
    必须一方获得利益是构成不当得利的重要的必要条件。若不具备此条件,即一方当事人只使他方的财产受到损害,自己并未从中获得利益,则可能会发生损害赔偿责任,但不能发生不当得利返还责任。
    所谓一方获得利益,是指一方当事人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使其得到一定的财产利益。财产利益的增加也就是财产总量的增加。而财产增加的形式有两种:其一为财产利益的积极增加,即财产权利的增强或财产义务的消灭,主要表现形式有:财产权利的取得、占有的取得、财产权利的扩张及效力的增强、财产权利限制的消除。其二为财产利益的消极增加,即财产利益本应减少而没有减少所产生的利益,客观上仍然可以归结为利益的增加。具体表现形式有:本应承担的债务而不再承担或减少负担;应支出的费用没有支出或减少支出;本应设定的权利限制而没有设立。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若受益人主观上存在故意,如事前预谋某项利益或者受益后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该项利益的,则可能单独构成侵权或者构成侵权与不当得利竞合;若受益人因主观上的过失,或由于疏忽大意而误将他人财物认为是自己的而处分之,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分析,但始终会在侵权或侵权与不当得利竞合的范围内。若受益人因偶然性、非主观事件而获得利益,则不构成不当得利。因此,不当得利不以受益人主观过错为必要。
    二、必须他方受到损失
    若无他方的损失,虽有一方得利,也不发生利益返还,则不能构成不当得利。所谓他方受到损失,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使其财产总额减少。该损失的表现形式,既包括积极损失,也包括消极损失。积极损失,又称直接损失,是指现有财产利益的减少;消极损失,又称为间接损失,是指财产应增加而未增加,亦即应得利益的损失。这里应得利益是指在正常情形下可以得到的利益,并非指必然得到的利益。不当得利构成要件所指“损失”,不同于因为侵权行为或者违约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前者应当作更宽松的解释。
    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不在于弥补损失,而是在于使受益人返还其没有法律上的原因所取得的利益。因此,不当得利制度的“损失”应当和“赔偿损失”所称的“损失”严格区别,原则上应以一方得到的利益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一方受益,一方受损,其损益内容不必完全一致。如甲无权处分乙的计算机,由丙善意取得,甲因获得计算机价款而获益,乙因丧失计算机所有权而受损,二者损益内容不相同,但乙仍可向甲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
    三、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
    所谓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是指他方的损失是因一方受益造成的,一方受益是他方受损的原因。受益与受损间的因果关系,并非如同民事责任构成中的因果关系。受益与受损间的因果关系只表现二者之间的一种变动的关联性,既不要求他方受到的损失与一方接受的利益同时发生,也不要求二者的范围或表现形式相同。
    取得利益和受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论上又分为直接因果关系说和非直接因果关系说。直接因果关系说认为,受利益与受损失必须基于同一法律事实,即由于同一原因使一方获得利益,他方受到损失,方可认定利益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非直接因果关系说认为受利益与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不以产生于同一原因事实为限,即使受益与受损是由两方面原因事实造成的,如果社会观念认为二者有牵连关系,也应认为二者间具有因果关系。
    两种学说之争的焦点集中在因第三人行为的介入而发生的受益与受损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是否构成不当得利问题上。直接因果关系说旨在适当限制不当得利当事人请求权的范围,使受损不得对于间接获利的第三人请求返还其所受的利益。而非因果关系说主要强调不当得利制度的作用,在于基于公平的理念而对于财产价值的不当的移动加以调剂,所以对于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他方受损失时,对于因果关系的有无,也应根据公平理念,依社会上的一般观念来决定。如果损益之间有第三人行为的介入,若该财产的移动,依社会观念认为不当得利时,即应适用不当得利的规定,要求返还。
    在一般情况下,取得利益与受到损失是基于同一事实发生的。但只要这两者之间有必然的、一定的联系,即使引起两方面结果的不是同一个事实,也不妨碍不当得利之构成。由此只要受益与受损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受益与受损两者的范围不要求相同,两者的形式不要求相同,两者发生的时间也不要求相同,这种种因素均不影响不当得利的构成。
    四、受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造成他人损失而使自己获得利益所以构成不当得利,是因为该项利益的取得没有合法根据。没有合法根据,是不当得利构成的实质条件。因为不当得利制度的目的既不在于使受益人不能保留取得的利益,也不在于受损失人能够请求返还失去利益,而是在于纠正财产变动中的不正常关系。在社会交易中,经常会发生一方得到利益,而另一方受到损失的情况,如果仅以一方得利,就使受损人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得利,这势必会限制交易,与交易的实践相悖。因此,若一方得利造成他方损失有合法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就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不发生不当得利问题。
    对于如何判断当事人接受利益有无合法的根据,历来有统一说与非统一说之争。统一说主张,无合法根据而取得利益应有统一的概念,无论何种不当得利都可纳入这一共同概念的含义中。非统一说认为,各种不当得利基础各异,不可能求其统一,因而对于无合法根据,应就各种不当得利分别界定其意义。
    但是,统一说和非统一说所考虑的全是不当得利产生的过程问题,对于给付不当得利只以给付行为欠缺原因为考虑对象。实际上,利益的取得是否得当,并不完全取决于不当得利的产生过程,权利或者利益的取得过程合法,并不能表明受益人保有利益得当。所以,无法律上的原因,并非指取得利益的过程欠缺法律依据,而应当指取得利益并继续享有利益欠缺正当性或者法律依据。从这一点上看,给付行为和非给付行为并无差别。因此,无法律上的原因不因给付不当得利或非给付不当得利而有差异,应统一理解为:不论取得财产或者权利是否有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继续保有其取得的利益欠缺正当性,即构成无法律上的原因。以上就是构成不当得利的实质要件,仅供参考。
    全文
    14 2018-04-2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3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构成不当得利的实质要件具体是什么呢?
一键咨询
  • 133****52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7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3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0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3****33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2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6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7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2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1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8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3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4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6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5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1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3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7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0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4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1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8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82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4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4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3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6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7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4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81****30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5****528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106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工程质量方面管理具体内容有哪些呢?
1、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况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
10w+浏览
建设工程纠纷
传唤时反抗构成袭警罪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倘若有人员采取暴力手段袭击在执行公务中的公安民警,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若是攻击手段更为恶劣,比如采用枪支、管制刀具等武器,或是利用驾驶汽车撞击等方式,对其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所谓“袭警罪”,即是指针对实施暴力袭击警察行为而构成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类型。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0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700元构成盗窃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涉案金额仅为700元人民币,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例如,若该盗窃行为并不属于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持有武器或工具进行的盗窃,以及在公共场所或他人私密空间内进行的扒窃等情形,那么便无法构成犯罪。
然而,若该盗窃行为已触犯刑法规定,则通常将面临半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惩罚。
对于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案件,则可能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
其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行为人实施盗窃行为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将被视为盗窃罪而受到司法机关的立案追诉。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盗窃次数多少、是否进入私人住所、是否持有武器或工具进行盗窃,亦或是在公共场所或他人私密空间内进行的扒窃等行为,均应计入盗窃金额,并作为立案追诉的依据。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挪用押金构成挪用资金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您所述的问题,确实已经触犯了刑事法律法规。
这其中有可能涉及多个具体的刑事罪名。
然而,确切的罪名归类,是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确认的:
(1)若押金行为本身是合法的,那么就有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或侵占罪。
(2)反之,如果押金行为是非法的,那么就有可能涉及到更为严重的诈骗罪。
(3)当然,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罪名,因为最终的罪名判定必须基于犯罪行为的性质来做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什么叫不当得利,具体特征有哪些
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① 双方当事人必须一方为受益人,他方为受害人。②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必须有因果关系。③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合法根据。即:既没有法律上、也没有合同上的根据,或曾有合法根据,但后来丧失了这一合法根据。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哪些情况不构成挪用资金罪
[律师回复] 解析:
除了被认定为挪用公款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形也同样被排除在该罪名之外。
详细而言,被视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
首先,将公款擅自用作个人或他人进行非法活动。
此处所谓的“非法活动”,即指利用挪用的公款从事走私、赌博等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
其次,未经许可,挪用公款用以个人营利活动,且涉案金额达到较大标准。
此处的“较大”标准,是指挪用公款的金额在人民币一万元到三万元之间,而“巨大”则是指挪用公款的金额在人民币十五万元到二十万元之间;
最后,挪用公款用于非法活动和营利活动之外的其他用途,且涉案金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打交警构不构成袭警罪的认定有何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实施暴力与恐吓行为来妨碍公务人员执行职务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罚金的惩罚。
具体而言:
1.若以暴力或恐吓手段阻挡国家公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发生,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
2.对以暴力或恐吓方式阻挠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者,亦依据上述条款进行处罚。
3.在自然灾害以及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下,如有人以暴力或恐吓方式阻止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履行其法定职责,同样适用以上相关条款进行惩戒。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袭警罪】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具体有哪些情形
1、基于受益者的行为。基于受益者的行为而发生的不当得利,指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受益者的行为可以是事实行为。也可以是法律行为。2、基于受损者行为。3、基于第三人行为。4、基于法律规定。是指在一定事实或行为发生时,法律不问当事人的意思,直接规定发生一定得利的效果。5、基于事件。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未成年犯抢劫罪会判实刑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青少年在满足特定年龄条件时将被视为合法行为主体,即必须达到16岁及以上方能对触犯抢劫罪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青少年群体是指年龄未满18岁者,法律明文规定,16岁以上的青少年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应有责任接受刑事裁判;
对于14至16岁之间的青少年群体,若在有意杀人、伤害他人致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等犯罪活动中存在过失行为,亦应受到刑事诉讼追究其刑事责任;
同样地,对于12岁至14岁的青少年,即使其在故意杀人、故意伤人案件中没有直接参与,但其应为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结果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0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不当得利民法典的要素具体是什么?
不当得利的构成要素包括一方下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形下获得经济利益、他人合法权益受损、受益与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常来说,不当得利人有将财产返还给权益受损一方的义务。
10w+浏览
合同事务
危险驾驶罪实刑能不能监外
[律师回复] 解析:
若饮酒后驾车的行为涉及到构成危险驾驶罪,那么依照法律法规应该受到最高六个月以下的拘役惩罚,同时需要缴纳一定的罚金。
假若因为酗酒驾车而引发了刑事案件,只要符合缓刑相关法律规定,就有可能被依法判决缓刑。
请各位当事人务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详细核实和确认。
假如满足了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那么即使是在醉酒驾车后被判拘役,也同样可以提出申请进行监外执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
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
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
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决定;
在交付执行后,暂予监外执行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37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工程质量事故分为哪2类呢?具体依据是什么?
1、按事故造成损失程度分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0w+浏览
建设工程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