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了,现在我也是准备解约了,合同解除返还不当得利有什么法律依据?

帮助10人 10w+浏览 匿名 2018-04-21 广西贺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3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合同解除后,当事人应相互返还依据合同取得的财产。该规则看似简单,但由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多样,在司法实务中引起不少理解和法律适用上的混乱。本文将结合审判实务中的部分案例澄清财产返还责任之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对财产返还的形态、标准作出界定,同时对财产返还责任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不当得利等责任予以区分辨析,以期为审判实务提供一定之参考。
    全文
    10 2018-04-21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如果合同的解除具有溯及力,那么当事人享有所有权中恢复原状的请求权,此请求权基础在于物权所有权,效力优先于普通债权,当出现受领人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数个并存的债权时,给付人最容易得到给付物的返还;如果合同不具有溯及力,那么一方当事人则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义务,不当得利的返还,则是以受领人的现存利益为限,而且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只是普通债权,在违约方的财产不足以清偿数个并存的债权时,守约方可能实际上得不到给付的全部返还。同时,在双方当事人都有所给付时,只是两种给付的数量差额的返还,而不是两种给付各自全部的返还。 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对合同解除后溯及力问题,合同解除返还不当得利区分了继续性合同与非继续性合同。非继续性合同是指一次给付便使合同内容实现的,如买卖、赠与、承揽等合同。继续性合同,是指合同内容非一次给付可完结,而是继续地实现的合同,如雇佣、租赁、借用等合同。此类合同在原则上无溯及力。
    全文
    9 2018-04-21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虽然我国《民法通则》与司法解释对不当得利都有立法规定但由于这一制度的规定的粗糙,太过抽象化,概括化,造成了我国不当得利制度的适用困难。法官在审判此类案件时只能依据“衡平”的原则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应返还的范围。在我国的法律中,对于不当得利的法律依据只有两个条款,不当得利与民事行为、无因管理以及侵权行为等同为债的发生根据,但它们之间是不同的。未生效的民事行为取得的利益是合法的、正当的,当然不成立不当得利如果民事行为无效、被获得的利益移交本人,而是由自己占有,构成不当得利。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也可能从中得到利益,这种得利构成不当得利。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的,也可能从中得利,这种得利构成不当得利。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侵权行为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竞合。
    全文
    9 2020-11-12 12:05:5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1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合同解除返还不当得利有什么法律依据?
一键咨询
  •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6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5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2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3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0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8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0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8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7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4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6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0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8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5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4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7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8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0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2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2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百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2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0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7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2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7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1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7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0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8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4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钦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梧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6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防城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4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5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来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贺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柳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0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2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1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桂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35****507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81****904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698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返还不当得利是否有依据?
解除房屋买卖合同返还不当得利是没有依据的,但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当事人在房屋买卖合同解除之后就无法要求对方返还房屋了,因为在合同结束之后,如果存在着溯及力的话,可以依据物权的请求权要求对方对自己的物品来进行一个恢复原状。
10w+浏览
房产纠纷
帮信罪退赔获利怎么算金额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罪行,其退赃的具体标准通常依据犯罪者从犯罪活动中所获得的非法利益而确定。
若涉嫌此项罪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一般会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可能予以单处罚金。
倘若涉案单位也涉及其中,则需要另外面临对单位的罚金惩罚,同时对于该单位中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将同样接受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以及相应罚金的刑事处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被告能够积极主动地退还赃款,那么通常可以得到适当的减刑处理。
然而,如果被告人同时还触犯了其他罪行,则应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在判定是否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犯罪主体必须是一般的自然人;
其次,主观上必须是故意为之,也就是说,被告人必须明确知道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帮助;
再次,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管理秩序;
最后,客观方面表现为通过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手段,为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提供支持,且情节较为严重。
至于“情节严重”的判断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为三个以上的对象提供帮助;
第二,涉嫌的支付结算金额达到20万元以上;
第三,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的资金达到了5万元以上;
第四,违法所得超过1万元;
第五,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造成威胁,受到过行政处罚,但后来却仍然继续从事此类活动;
第六,被帮助对象所实施的犯罪活动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第七,其他任何情节严重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3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法律依据吗?
《民法通则》第92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10w+浏览
债权债务
帮信罪初犯获利8万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构成“帮信罪”的情况下,如果实际获取的利益高达八万元,那么通常会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并处罚金,具体的量刑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是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者;
其次是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五万元以上资金支持者;
再次是违法所得金额达到一万元以上者;
此外,对于帮助的对象超过三人者也将面临相应的刑事责任;
同时,若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以及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而受到过行政处罚,并且在此之后仍然继续从事此类行为者,也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
最后,如果被帮助的对象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那么相关人员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除此之外,如果涉及到收购、出售、租赁信用卡、银行账户、非银行支付账户、具备支付结算功能的互联网账号密码、网络支付接口、网上银行数字证书超过五张(个)以上者;
或者是收购、出售、租赁他人手机卡、流量卡、物联网卡超过二十张以上者;
以及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都将面临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择一重处】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7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强奸罪如何解除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涉及性侵犯罪的案件,即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有着真诚的忏悔态度,试图通过赔偿受害者的损失、表达诚挚的歉意等手段来取得受害者的原谅,但此类行为仍然无法达到和解的效果。
唯有下列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方可有机会与受害人进行和解:
首先,如果案件是由民间纠纷引发的,且涉嫌的犯罪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中第四章和第五章所规定的范畴,同时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其次,如果案件属于过失犯罪,除了渎职犯罪之外,可能会被判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在过去五年内并未曾犯有故意犯罪的行为。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在过去五年内曾经犯有故意犯罪行为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将不适用于上述和解程序。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抢劫罪的认定证据有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抢劫罪所需提供之证据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需要提供足以证明犯罪主体身份的相关证据。
例如,犯罪嫌疑人员的身份证件或者其所持有的工作证件;
家庭户籍薄或者微型计算机存储的户籍信息底卡;
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
学校或者军队进行的注册登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年龄证明等等。
这些证据能够为我们准确地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身份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应当收集直接证明犯罪主观构成要素的证据,也就是犯罪嫌疑人自身的陈述与辩解。
这类证据是确定犯罪嫌疑人员内心真实想法的关键证据。
第三,被害者、现场目击证人和知情证人的证词则是非常重要的证明材料。
其中包括被害者家属、在路上偶然遇到的熟人和发现被害人并且及时报案的证人等多方面人员提供的证言。
最后,还需要仔细分析案发时间段内被害者随身携带物品的种类、特征、价值等详细资料,以及由那些发现被害人并且及时向警方报告案件情况的证人所提供的证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当得利返还利息有法律依据吗?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31条规定:“返还的不当利益,应当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当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劳务管理费用后,应当予以收缴。”
10w+浏览
债权债务
无人便利店故意不付钱算盗窃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在无人便利店内实施故意不支付费用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这一问题,需要依据特定的情境进行严谨的判断和分析。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明确规定,对于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或实施诸如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有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恶劣行径者,将面临严厉的刑事制裁。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也对包括盗窃在内的各类违法行为设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因此,若在无人便利店内所盗取的物品价值较高,或者该行为属于多次盗窃、入室盗窃、携带有凶器盗窃以及扒窃等严重情节之一,那么此种行为便有可能被认定为盗窃罪,并将按照具体案情接受相应的刑事惩罚。
反之,若所盗物品价值不高,且仅属一次性行为,则可能仅需承担行政处罚责任,而无需被判定为盗窃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帮信罪获利判刑后要退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帮信罪”,退还赃款属于重要环节。
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帮助罪”属于刑事犯罪的范畴,凡涉及犯罪所得的金额都必须如数归还给受害人,并不仅限于从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其中,“非法获利”乃是非法途径获取的盈余或股息,这是不言自明的事情。
其次,“退赃款”还能起到减轻刑罚的作用,前提条件是涉案性质并非极其恶劣,在这种情况下,最高可免于刑事处罚。
关于“帮信罪”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帮信罪”的主体为一般大众,包括所有年满16岁的公民;
其次,从主观方面看,行为人需具有故意心态,即明知自己正在为他人实施的信息网络犯罪提供协助;
再次,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为国家对于正常信息网络环境的有效管理秩序;
最后,从客观方面来看,行为人需实施了为信息网络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等服务,且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明知他人正在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活动,却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甚至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便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不当得利返还范围
1、受益人为善意的。即受益人于取得利益时不知道自己取得利益无合法的根据。于此情况下,若受损人的损失大于受益人取得的利益,即受益人返还的利益仅以现存利益为限。2、受益人恶意的。即受益人知情,受益人于受有利益时知道其取得利益是没有合法根据的。
10w+浏览
债权债务
诽谤罪如何采取证据
[律师回复] 解析:
1.若您希望对某人为您所进行的诽谤行为提出法律诉讼,需呈交能够证明其故意捏造虚伪事实的确凿证据,如文书类、证人证言、物证等;
2.此外,包含捏造事实的图片、音频或视频材料也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3.除此之外,电子数据以及案发现场目击者的证词等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当同一诽谤性言论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累计被点击、浏览超过五千次,或者被转发超过五百次时,便可视为本罪成立。
4.若该人的骚扰行为具有针对性、频繁且持续不断,同时带有侮辱、诽谤等不当言论,您有权要求当地县级或市级公安局、公安分局对其进行治安处罚;
5.若骚扰者身份明确,您还可以向法院申请精神赔偿,但这需要骚扰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您的名誉权及荣誉权;
6.若骚扰者冒用他人名义对您进行欺诈和愚弄,导致您的合法财产和名誉受损,骚扰者将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例如撰写恐吓信件或采取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
7.公开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进行诽谤;
8.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遭受刑事追责或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9.对证人及其近亲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
10.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不良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秩序;
1
1.未经许可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45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当得利如何返还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不当得利如何返还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醉驾到检察院了就是刑事案件吗依据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层面上,醉酒驾驶被归类为一种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
具体来说,第一,根据我国现行的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二,作为一种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醉驾通常由人民法院判处拘役,同时还需附加罚金;
第三,醉驾的本质在于由于饮酒过量导致个体意识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的驾驶机动车辆的行为。
根据相关标准,当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或超过每百毫升80毫克时,即可认定为醉驾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88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取保候审未解除能否撤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刑事司法程序中,取保候审制度是为了保障司法公正与效率,防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相关人员如嫌疑人、被告等在受到刑事追诉时却无法得到妥善羁押以致逃避侦查、起诉或审判,因此,法律赋予了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以及法院权力,可以要求他们提出担保人或是交纳保证金,并且需要开具相应的保证书,以此确保这些人员能够随时接受传唤,配合司法机关进行调查。
然而,即使是采取了取保候审的措施,也不能排除案件被撤销的可能性。
只要司法机关认为符合法定的取保候审条件,就有权决定是否实施取保候审。
但是,被取保候审的人员本身已经涉及到了犯罪行为。
至于是否会撤销案件、不予起诉或者免于起诉,这取决于最终的调查结果。
如果最终的调查结果确认该罪名成立且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将会面临被依法判处刑罚的命运。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