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2024年最高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规定

更新时间: 2018-06-06 10:24:43
音频内容:

具体参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高检发诉字[2001]7号)。《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是2001-03-02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条例。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刑事抗诉工作,提高办理刑事抗诉案件的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及有关规定,结合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工作实际,提出的意见,总的分类有:

一、刑事抗诉工作的原则;

二、刑事抗诉的范围;

三、不宜抗诉的情形;

四、刑事抗诉案件的审查;

五、刑事抗诉工作制度。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455字,阅读时间约1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347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0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2024年最高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规定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最高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的程序是什么
最高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的方式是:地方各级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的抗诉,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且将抗诉书抄送上一级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抗诉期满后3日以内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且将抗诉书副本送交当事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样向最高检察院抗诉
[律师回复] 对于怎样向最高检察院抗诉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
当事人决定申诉后,应向检察院提交申诉材料,检察院会在收到申诉状后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送达是否受理告知书。如果做出受理决定,检察院应在受理之日起7日内分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
检察院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应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书。如果检察院决定立案的,则会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检察院应当在立案后调(借)阅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如果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
检察院立案以后,会对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检察院应当分情况作出是否提起抗诉的决定。立案审查期一般为自调(借)阅审判案卷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复杂疑难的案件为六个月内。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
对于同级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经检察院审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会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如果检察院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将做出不提请抗诉决定,并在作出该决定之日起5日内送达《不提请抗诉决定书》。对于检察院做出不提请抗诉或不抗诉决定的申诉案件,当事人再行申诉的,检察院不再受理。
(五)再审开庭
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再审法庭。受理抗诉的指令下级再审的,提出抗诉的检察院可以指令再审的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第二十一条 需要立案复查的申诉案件,应当以“有错误可能的”为原则,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查:
(一)认定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否可能有错误;
(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三)定性是否准确,罪名是否确切;
(四)刑事处罚是否恰当;
(五)诉讼程序是否合法。
第二十二条 对申诉材料应迅速审查,认为需要复查的,由承办人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或主管检察长批准后复查。对批准复查的申诉案件,应当制订复查计划,确定需要查清的主要问题,以及复查的方法、步骤、措施和完成的时间等。
第二十三条 复查终结后,办案人员应制作结案报告,内容包括:
(一)申诉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事实;
(二)查证的情况和结果;
(三)复查处理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结案报告须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集体讨论,认为可以结案时,应填写结案审批表,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结案。重大的,改变原处理决定的案件应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批准结案。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0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应该怎么向最高检察院抗诉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受理
当事人决定申诉后,应向检察院提交申诉材料,检察院会在收到申诉状后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送达是否受理告知书。如果做出受理决定,检察院应在受理之日起7日内分情况作出如下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二)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
检察院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应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书。如果检察院决定立案的,则会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检察院应当在立案后调(借)阅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如果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
(三)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
检察院立案以后,会对的民事审判活动进行审查。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检察院应当分情况作出是否提起抗诉的决定。立案审查期一般为自调(借)阅审判案卷之日起的三个月内,复杂疑难的案件为六个月内。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
对于同级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经检察院审查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会提请上一级检察院抗诉。如果检察院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的,将做出不提请抗诉决定,并在作出该决定之日起5日内送达《不提请抗诉决定书》。对于检察院做出不提请抗诉或不抗诉决定的申诉案件,当事人再行申诉的,检察院不再受理。
(五)再审开庭
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再审法庭。受理抗诉的指令下级再审的,提出抗诉的检察院可以指令再审的同级检察院派员出席再审法庭。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第二十一条 需要立案复查的申诉案件,应当以“有错误可能的”为原则,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查:
(一)认定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否可能有错误;
(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三)定性是否准确,罪名是否确切;
(四)刑事处罚是否恰当;
(五)诉讼程序是否合法。
第二十二条 对申诉材料应迅速审查,认为需要复查的,由承办人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或主管检察长批准后复查。对批准复查的申诉案件,应当制订复查计划,确定需要查清的主要问题,以及复查的方法、步骤、措施和完成的时间等。
第二十三条 复查终结后,办案人员应制作结案报告,内容包括:
(一)申诉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事实;
(二)查证的情况和结果;
(三)复查处理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结案报告须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集体讨论,认为可以结案时,应填写结案审批表,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结案。重大的,改变原处理决定的案件应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批准结案。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请求最高检的解释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案件受理 1、不服人民判决、裁定的申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 (1)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 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证明其申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2、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案情复杂或者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立案 1、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由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 (3)原审人民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 2、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 (三)审查 1、人民检察院立案以后,应当及时指定检察人员对人民的民事审判活动或者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审查。 2、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就原审案卷进行审查。确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 3、人民检察院认为申诉人应当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其申诉主张的,可以要求申诉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申诉人逾期无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诉。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原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出具收据。 4、人民检察院的调查活动应当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共同进行。调查材料应当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 (1)申诉人撤回申诉,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2)人民已经裁定再审的; (3)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4)应当终止审查的其他情形。 人民检察院决定终止审查的案件,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终止审查决定书》。 5、民事、行政案件审查终结,应当制作《审查终结报告》。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抗诉或不抗诉的决定。 6、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抗诉的案件,应当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直接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通知当事人; (2)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送达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接到《不抗诉决定书》以后,应当通知当事人。 1、我国《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如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提出申诉。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抗诉向最高检申诉,怎样才能向最高检申请抗诉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案件受理 1、不服人民判决、裁定的申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 (1)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 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证明其申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2、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案情复杂或者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立案 1、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由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 (3)原审人民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 2、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 (三)审查 1、人民检察院立案以后,应当及时指定检察人员对人民的民事审判活动或者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审查。 2、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就原审案卷进行审查。确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 3、人民检察院认为申诉人应当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其申诉主张的,可以要求申诉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申诉人逾期无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诉。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原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出具收据。 4、人民检察院的调查活动应当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共同进行。调查材料应当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 (1)申诉人撤回申诉,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2)人民已经裁定再审的; (3)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4)应当终止审查的其他情形。 人民检察院决定终止审查的案件,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终止审查决定书》。 5、民事、行政案件审查终结,应当制作《审查终结报告》。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抗诉或不抗诉的决定。 6、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抗诉的案件,应当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直接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通知当事人; (2)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送达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接到《不抗诉决定书》以后,应当通知当事人。 1、我国《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如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提出申诉。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347 人正在咨询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规则是怎么样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规则是在上级检察院只要发明下级的人民法院所判决的结果与案件的的实事不符那么是有权利进行提出抗诉的,这也是检察院对人民法院起到的一种监督行为,从而确保案件真实有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之前的上诉的案子解决的实在不合理,还是不甘心。想知道如何向最高检察院抗诉,需要走哪些过程准备哪些材料。
[律师回复] 第二十一条 需要立案复查的 申诉案件 ,应当以“有错误可能的”为原则,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考查:
(一)认定的主要犯罪事实是否可能有错误;
(二)证据是否确实、充分;
(三)定性是否准确,罪名是否确切;
(四)刑事处罚是否恰当;
(五) 诉讼 程序是否合法。
第二十二条 对申诉材料应迅速审查,认为需要复查的,由承办人填写案件处理呈批表,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或主管检察长批准后复查。
对批准复查的 申诉案件 ,应当制订复查计划,确定需要查清的主要问题,以及复查的方法、步骤、措施和完成的时间等。
第二十三条 复查终结后,办案人员应制作结案报告,内容包括:
(一)申诉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事实;
(二)查证的情况和结果;
(三)复查处理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 结案报告须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集体讨论,认为可以结案时,应填写结案审批表,经控告申诉检察部门负责人批准后结案。重大的,改变原处理决定的案件应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批准结案。
第二十五条 复查 申诉案件 结案的标准是:
(一)案件的事实清楚;
(二)证据确实、充分,案件性质能够认定;
(三)有明确的结论和处理意见,并经领导审查批准。
第二十六条 复查刑满释放人员不服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虽经法院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 申诉案件 ,一般应在90天内办结。
复查不服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免予起诉决定的 申诉案件 ,一般应在60天内办结。
第二十七条 结案处理,必须履行法律手续。
法院原判决、裁定正确的, 驳回 申诉,并制作 驳回 申诉通知书。原判决、裁定确有错误,需要纠正的,应制作改判建议书,建议人民法院重新审理,必要时经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检察院原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或免予起诉的决定是正确的,应予维持, 驳回 申诉。并制作 驳回 申诉通知书,发给申诉人,同时做好息诉工作。原决定确有错误,需要纠正时,应报请主管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批准。撤销原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或免予起诉决定。需要追捕、追诉的,原则上移送原主管业务部门办理。
第二十八条 上级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对下级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实行业务指导。
第二十九条 上级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可代表本级检察院向下级检察院交办重要的控告、 申诉案件 。上级检察院交办的案件,下级检察院按内部分工或经检察长批示,由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或其他检察业务部门查办,承办单位应认真负责办理,并将查处结果主送上级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
上级交办的案件,一般应在90天内办结,逾期未能结案的,要上报办理情况并说明原因。
第三十条 下级检察院上报的交办案件结案报告,上级检察院要认真审查。如发现事实不清、处理不当的,应提出意见,交下级检察院重新调查或复议,必要时可调卷审查、调人汇报或直接派人督促检查,协助办理。对确有错误而又坚持不改的,上级检察院可撤销下级检察院的原处理决定,并作出新的决定。
第四节 查办控告案件程序
第三十一条 办理控告案件,按照 刑事诉 讼法及人民检察院有关实施细则规定的立案标准和程序执行。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申请书的格式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作的抗诉申请书的格式是有抗诉申请书的编号,正文会对原审被告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介绍,正文的内容是案件的相关事实,检察院申请抗诉的法律依据,结尾的部分是人民法院的名称,抗诉时间及检察院的公章。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最高检刑事抗诉最新规定是什么?
最高检刑事抗诉最新规定是:参与庭审的当事人双方如果对于案件的审理结果不满意的可以申请抗诉,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下级人民检察院如果发现同级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应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怎么向最高检申请抗诉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案件受理 1、不服人民判决、裁定的申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 (1)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 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证明其申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2、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案情复杂或者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立案 1、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由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 (3)原审人民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 2、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 (三)审查 1、人民检察院立案以后,应当及时指定检察人员对人民的民事审判活动或者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审查。 2、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就原审案卷进行审查。确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 3、人民检察院认为申诉人应当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其申诉主张的,可以要求申诉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申诉人逾期无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诉。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原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出具收据。 4、人民检察院的调查活动应当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共同进行。调查材料应当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 (1)申诉人撤回申诉,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2)人民已经裁定再审的; (3)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4)应当终止审查的其他情形。 人民检察院决定终止审查的案件,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终止审查决定书》。 5、民事、行政案件审查终结,应当制作《审查终结报告》。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抗诉或不抗诉的决定。 6、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抗诉的案件,应当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直接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通知当事人; (2)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送达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接到《不抗诉决定书》以后,应当通知当事人。 1、我国《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如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提出申诉。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快速解决“诉讼仲裁”问题
当前640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如何向最高检申请抗诉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案件受理 1、不服人民判决、裁定的申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 (1)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 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证明其申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2、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案情复杂或者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立案 1、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由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 (3)原审人民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 2、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 (三)审查 1、人民检察院立案以后,应当及时指定检察人员对人民的民事审判活动或者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审查。 2、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就原审案卷进行审查。确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 3、人民检察院认为申诉人应当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其申诉主张的,可以要求申诉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申诉人逾期无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诉。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原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出具收据。 4、人民检察院的调查活动应当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共同进行。调查材料应当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 (1)申诉人撤回申诉,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2)人民已经裁定再审的; (3)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4)应当终止审查的其他情形。 人民检察院决定终止审查的案件,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终止审查决定书》。 5、民事、行政案件审查终结,应当制作《审查终结报告》。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抗诉或不抗诉的决定。 6、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抗诉的案件,应当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直接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通知当事人; (2)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送达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接到《不抗诉决定书》以后,应当通知当事人。 1、我国《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如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提出申诉。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如何向最高检申请抗诉?
[律师回复]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案件受理 1、不服人民判决、裁定的申诉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 (1)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2)有具体的申诉理由和请求。 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应当提交申诉书、人民生效的裁判文书,以及证明其申诉主张的证据材料。 2、对民事、行政申诉案件,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七日内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不服同级或者下一级人民生效民事、行政判决、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审查处理; (2)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转下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处理; (3)依法属于人民或者其他机关主管范围的,移送人民或者其他机关处理。 下级人民检察院有抗诉权的案件,上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案情复杂或者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可以直接受理。 (二)立案 1、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由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立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内立案: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 (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 (3)原审人民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裁定的; (4)有证据证明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或者枉法裁判行为的。 2、人民检察院决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意见。人民检察院决定不立案的案件,应当通知申诉人。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立案以后调(借)阅人民审判案卷,并在调(借)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审查终结。 (三)审查 1、人民检察院立案以后,应当及时指定检察人员对人民的民事审判活动或者行政诉讼活动进行审查。 2、人民检察院审查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就原审案卷进行审查。确有必要时,可以进行调查。 3、人民检察院认为申诉人应当提供证据材料证明其申诉主张的,可以要求申诉人在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申诉人逾期无故不提交证据材料的,视为撤回申诉。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原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出具收据。 4、人民检察院的调查活动应当由两名以上检察人员共同进行。调查材料应当由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签名或者盖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 (1)申诉人撤回申诉,且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 (2)人民已经裁定再审的; (3)当事人自行和解的; (4)应当终止审查的其他情形。 人民检察院决定终止审查的案件,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终止审查决定书》。 5、民事、行政案件审查终结,应当制作《审查终结报告》。对于审查终结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分别情况作出抗诉或不抗诉的决定。 6、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抗诉的案件,应当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1)直接受理的民事、行政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通知当事人; (2)下级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案件,应当制作《不抗诉决定书》,送达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提请抗诉的人民检察院接到《不抗诉决定书》以后,应当通知当事人。 1、我国《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规定,如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向提出申诉。 2、《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3、《最高人民检察院发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细则》 第二十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查办以下案件: (一)不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复查处理的申诉案件; (二)刑满释放人员不服最高人民判决、裁定,经复查,仍有错误可能的申诉案件; (三)上级机关和检察长交办的控告、申诉案件; (四)认为需要自己办理的重大控告、申诉案件。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0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刑事最高检抗诉的条件是什么
刑事最高检抗诉的条件是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确有抗诉的必要性,所谓的抗诉的必要性是人民法院彩信自行收集的证据,未经庭审即作为裁判的根据,导致判决错误的,法庭不采纳公诉人庭前收集并经庭审质证的有效证据,仅因被告人翻供而导致判决错误的等这些情形。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347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刑事辩护 > 司法鉴定 > 2024年最高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规定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