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交通肇事罪指什么

更新时间: 2018-07-04 14:30:06
音频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503字,阅读时间约1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568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6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指什么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是指什么 交通肇事罪如何判刑
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共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犯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什么
[律师回复]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什么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处罚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7修订)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 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96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什么是指交通肇事后逃逸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什么是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
1、主观方面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因为从主观方面来看,在犯罪恶意上是很小的,是对现场后果的害怕所致。但毫无疑问,其逃逸行为还是直接故意所致。所以无论何种情形,行为人在逃逸时都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对逃逸行为有直接的故意,这是行为人的主观方面。
2、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后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在学界部分学者认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不深。因此,对其处理不宜过重,具体把握尺度也宜宽不宜严,所以要对逃逸行为的时间和空间作必要的限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68 人正在咨询
交通肇事罪是指什么行为?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重大公私财产损失的行为。如果依旧不知道交通肇事罪是指什么行为,可以选择继续阅读这篇文章。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6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一般交通肇事罪是指什么?
驾驶人员违法交通法规,发生了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重大的交通事故,需要依法追究其的刑事责任的行为。具体刑事处罚的标准根据犯罪情节和造成的后果来判定。那么交通肇事罪是指什么,下面来为您进行解答。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你好律师,我们家远房亲戚最近遇到了交通事故,所以我想了解一下这个交通肇事量刑指导意见有哪些呢?
[律师回复]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基准刑确定
  
(一)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一人逃逸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重伤一人且有定罪的其它特殊情形之一的(不含逃逸)或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三十万元以上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一年。
  重伤增加一人,增加六个月确定基准刑;轻伤增加一人,增加三个月确定基准刑;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数额每增加一万元,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
  
(二)负事故主要责任的:
  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一人逃逸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一年;重伤一人且有定罪的其它特殊情形之一的(不含逃逸)或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三十万元以上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六个月。
  重伤增加一人,增加四个月确定基准刑;轻伤增加一人,增加二个月确定基准刑;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数额每增加三万元,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
  
(三)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死亡三人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死亡增加一人,增加六个月确定基准刑;重伤增加一人,增加二个月确定基准刑;轻伤增加一人,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三十万元以上的,数额每增加五万元,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基准刑确定】
  
(一)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死亡一人且逃逸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四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1)死亡二人;
  
(2)重伤五人;
  
(3)重伤一人逃逸,且有定罪的其它特殊情形之一;
  
(4)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死亡增加一人,增加一年确定基准刑;重伤增加一人,增加六个月确定基准刑;轻伤增加一人,增加三个月确定基准刑。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的,每增加三万元,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
  
(二)负事故主要责任,死亡一人且逃逸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有前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三年。
  死亡增加一人,增加九个月确定基准刑;重伤增加一人,增加四个月确定基准刑; 轻伤增加一人,增加二个月确定基准刑;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的,每增加五万元,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
  
(三)负事故同等责任,死亡六人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三年。
  死亡增加一人,增加六个月确定基准刑;重伤增加一人,增加二个月确定基准刑;轻伤增加一人,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无能力赔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的,每增加八万元,增加一个月确定基准刑。
   【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基准刑确定】
  
(一)负事故全部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因逃逸死亡增加一人,增加二年确定基准刑;
  
(二)负事故主要责任,逃逸致一人死亡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七年;因逃逸死亡增加一人,增加一年六个月确定基准刑;
  
(三)负事故同等责任,三人死亡,且逃逸致一人死亡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因逃逸死亡增加一人,增加一年确定基准刑;
  逃逸致人死亡,同时出现其它后果,对其他后果部分增加刑期,适用第五十九条的规定。
  【自首轻处的特别规则】交通肇事后自首的,轻处15%。
  【个罪自由裁量权规则】根据个案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合议庭(独任庭)可以行使六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
   【缓刑适用限制】除未成年犯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般不适用缓刑:
  
(一)未作赔偿的;
  
(二)曾因交通肇事被判刑的;
  
(三)交通通肇致人死亡后逃逸且负事故全部责任的;
  
(四)有司法解释规定的两个以上特殊违章情节且负事故全部责任致人死亡的。
  本节所指特殊违章情节是指: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罪量刑指南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罪的处罚主要分为三档:1、在达到规定的立案标准的情况下,一般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有法定情形之一的,判处3-7年有期徒刑。3、如果肇事后逃逸,导致伤者不能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况下,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6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罪量刑指导意见是什么?
行为人由于交通肇事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定罪量刑标准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作出调整和判决,如果是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重大财产损失的,视行为人的认罪悔罪态度和征得受害者谅解与否,处以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但是如果存在肇事逃逸行为或者其他特别恶劣的情形,应当在三年至四年有期徒刑幅度确定量刑起点,如果致人死亡与肇事逃逸存在直接关系,则可以从重处罚从七年以上确定量刑起点。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我去公交公司面试的时候听到别人说到三不一没有,请问交通肇事三不一没有原则指的是什么
[律师回复] 不垫付,不探望,不调解,没有钱。
1、首先不管当时情况如何,迅速报警并寻找目击证人(或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向交警准确简洁的描述下事发经过,能很明确指出对方的违章行为就及时指出,不能指出的就让交警判断,切勿话多,描述含糊。
2、无论对方伤有多重,120没来前不要动伤者或试图去搀扶,简单询问几句即可,放松心情对方是死是活120来了自然就明了了,不用亲力亲为。
3、无论对方伤有多重,切忌不要垫付任何费用(除非对方能当场在签字并收钱后离开)。有些车主觉得对方伤很重自己垫付下钱来表达下自己的愧疚,千万别这样切忌,你可以告诉伤者家属,一切费用等交警处理结束后,并且在你得到所有索赔费用的发票后去保险公司索赔后再给付。任何保险公司能赔付的费用我100%赔偿给你,保险公司不肯赔的,就让对方去法院起诉你即可,然后记得告诉对方,接下来的事情,你会委托律师代为处理。话不需要多,说清楚即可,即使对方觉得你冷血,你也要这么去处理。
4、前期治疗结束后,在赔付对方索赔费用前一定要记得让写下后续费用已经清偿,如对方涉及伤残鉴定的,那也要把后续的内容规定下来,比如之负责伤残鉴定后的法定费用,其他一切费用已经清偿。
以上是对交通肇事三不一没有原则的解答。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568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刑事辩护 > 刑事犯罪辩护 > 交通肇事罪指什么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