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新加坡移民条件是什么

2020-01-06 11:54:00 596 婚姻家庭, 家事纠纷

00:00

1′44″

音频内容:

根据新加坡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外国人投资新币150万元,可直接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这项计划主要是为各国企业家而制定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企业家来新加坡投资。投资资金中50%的资金可用于购买自用住宅物业。

投资移民申请者必须先在新加坡境内注册有限公司,然后呈交投资计划书和置业申请书。投资金可分期到位。有关投资项目至少必须经营5年。

技术移民

凡大学或以上学历人士,专业技术人才,都可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但首先必须由新加坡境内的本地公司雇用。先获得就业准证(EP)。准证持有人,可向新加坡移民局提交永久居民申请,经批准成为永久居民(PR)。从申请到批复,一般3—6个月。目前,以下专业的申请人较容易获得工作准证:电脑工程、电子工程、建筑工程、护士、中文教育等。

结婚移民

根据新加坡有关规定,凡是与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结婚(不论男女),均有资格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特殊移民

凡在世界级的各领域有特殊贡献者,如:某项体育世界冠军等。此类人士可直接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实施细则》

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有效期五年,可以延期二次,每次不超过五年。申请延期应在护照有效期满前提出。
在国外,护照延期,由中国驻外国的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或者外交部授权的其他驻外机关办理,在国内,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的护照延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及其授权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居住国内的公民在出境前的护照延期,由原发证的或者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783字,阅读时间约2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463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53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新加坡移民条件是什么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新加坡移民条件的内容是怎么样的?
新加坡长期推行自由经济体系,欢迎世界各地的企业家和专业人才来新加坡定居,新加坡移民的条件概括大概有以下五种:1、投资移民。2、技术移民。3、结婚移民。4、特殊移民。5、自雇移民。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463 人正在咨询
和新加坡的外国人结婚移民签证该怎么办?
已怀孕的外籍妻子可以申请LTVP,但父母、岳父母及子女不能申请LTVP,该签证仅适用于配偶。即使新加坡担保人已经亡故,其有新加坡公民子女的外籍配偶也可以申请LTVP。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3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新加坡签证加急怎么办理
新加坡加急签证的办理流程是递交有效的护照,并且必须要出具申请办理加急签证的证明,递交签证的申请表格,前往新加坡办理签证的主管部门进行必要的审核,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要交纳签证费用,只要交了签证费用以后就会出具签证,加急签证也需要五天左右。
10w+浏览
两江新区坡道车祸处理时间
[律师回复] 对于两江新区坡道车祸处理时间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事故的处理时间:
1、暂扣车辆期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暂扣交通肇事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驾驶证,但应开具暂扣凭证。因检验、鉴定的需要,暂扣交通肇事车辆、嫌疑车辆、车辆牌证和驾驶证的期限为20日;需延期的,经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延长20日。
2、责任认定期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自交通事故发生之日起应按下列时限作出: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
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按上述规定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出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的决定。
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的决定书作出后,应当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分别送交申请人和原责任认定部门,原责任认定部门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书》后,应当在5日内向各方当事人或者代理人公布重新认定决定。
3、伤残评定期限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的15日内,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伤残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医院证明和公安部门关于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的标准,在接到伤残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评定伤残等级。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在接到评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30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
4、赔偿调解期限
公安机关在查明事故真相、认清事故责任、确定事故损失后,可召集当事人和有关人员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损害赔偿的调解期限为30日,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延长15日。对交通事故致伤的,调解从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对交通事故致死的,调解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结束之日起;对交通事故仅造成财产损失的,调解从确定损失之日起。在调解过程中,当事方更换调解参加人的,连续计算调解次数和时间;当事人或代理人因不可抗拒力或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参加调解的,调解时限中断;调解重大、复杂交通事故需要延长调解时限的,须经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延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关于新加坡的离婚制度
在新加坡,每一个离婚案都是诉讼案,即使双方是合意离婚,也必须经过诉讼程序。而且,离婚诉讼的当事人一般都聘请代理律师,而在聘请律师之前,还可获得律师的免费咨询服务。无过错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让过错方为其支付律师费;而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则可以向法律援助局申请法律援助。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53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办新加坡签证怎么申诉
1、签证申请者确定赴新加坡目的和行程计划;2、登陆新加坡驻华使领馆官方网站(http://www.mfa.gov.sg/beijing),浏览有关签证申请信息,下载签证申请表和签证所需材料清单。
10w+浏览
涉外专长
阜新坡道交通事故该怎么样诉讼
[律师回复]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
1、向有管辖权的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裁定驳回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受理后5日内将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3、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
4、调解
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向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不同意裁判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二、上诉
上诉向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二审审理维持原判改判发挥重审宣判后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如不服,向上级人民提出再审申请二审立案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或上级人民提出上诉。
二审审查一审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上诉的判决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法庭调解。
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维持原判改判发回重审宣判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申请执行向二审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快速解决“行政类”问题
当前353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463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婚姻家庭 > 家事纠纷 > 新加坡移民条件是什么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