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产的继承方式有:
【1】法定继承
在被继承人(拥有遗产的人)没有立有遗嘱分配遗产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
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
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①父母先死亡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的遗产由晚辈直系血亲(例如父母的亲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孙子女等)继承遗产,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无论其是否再婚,均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遗嘱继承
遗嘱继承是指按照拥有遗产的人生前所留下合法遗嘱的内容,确定遗产由谁继承以及继承多少遗产等问题。
注意:立遗嘱人应在自己意识清晰的时候,在两个没有利害关系的见证人的见证下,清楚表白自己的真实意志。如有必要,最好进行遗嘱公证。
【3】遗赠继承
遗赠是拥有遗产的人将遗产赠送给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或者国家、集体。
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及以外的个人,而受遗赠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者国家、集体单位。
②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表示放弃的,即视为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遗赠后2个月内未作出接受遗赠表示的,视为放弃,即丧失受遗赠权。
【4】
是指拥有遗产的人订立协议,将死后留下的遗产赠与扶养自己的人,同时继承遗产人必须对自己尽到扶养义务,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孤寡老人将自己的遗产赠与赡养自己的人。---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