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销售侵权商品案要如何认定合法取得

帮助5人 3.2w浏览 匿名 2020-08-31 山西忻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销售侵权商品案要如何认定合法取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具体来说,“合法来源”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一、抗辩主体需合法
    现阶段,我国的假冒现象较为猖獗。在商标权侵权诉讼中,权利人的主张所针对的一般为侵权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对于侵权商品的生产者来说,除他人委托其加工外,大多是由于其积极实施的侵权行为才导致了诉讼的产生,并且生产者具有积极追求侵权结果发生的主观故意,属于恶意范畴,故不能成为善意第三人。所以,能够主张所销售的侵权商品具有合法来源的,就只能是经营者,即商品的销售者。
    二、主观上,经营者需善意
    侵权经营者主观上的善意,是指侵权商品销售者主观上不知道其所经销的商品侵权,“不知道”有两种形式,即“不可能知道”与“应当知道但因疏忽大意而不知”。如果经营者明知其所销售的是侵犯他人商标权的商品而仍然销售,属于恶意,则应当承担侵权赔偿责任。但是,如何判定经营者是“不可能知道”抑或“应当知道而因疏忽大意导致的不知”,则是实践中商标侵权案件的难点所在。
    对于“应当知道”,我国的商户,特别是中小型商户,对于商品的真伪、是否侵权普遍缺乏辨别能力,如果简单推定经营者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必将导致商业经营风险的扩大化,导致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畏手畏脚。
    三、客观上需来源合法
    来源合法,是认定商品具有合法来源的基础。在商标侵权司法实践中,一般推定经销者所销售的商品不具有合法来源。但是,此时仅仅是法律上的推定。经销者若想不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则必须提供所经销的产品来源合法的证据,即经销者通过合法的渠道取得产品。在证据上,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合法的合同。经销者从生产者处取得商品,应当具有买卖合同。但是,这一点在证明经销者商品来源合法中却不是必要的,原因有两个:
    (1)法律的允许。法律上允许交易双方口头合同的存在,合同法也专门对口头合同做出了一些规定。作为经销者,以口头合同的方式取得商品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
    (2)商业交易效率的要求。在现实商业交易中,鉴于商业交易效率与惯常的做法,口头合同大量存在,经营者往往是通过一个电话,即可以取得经销的商品。
    2、合理的价格。合理的价格是法律上判定经销者商品来源是否合法的核心要素之
    一,如果商品的价格差异较大,对于经销者来说,应当是明确知晓的,则经销者应当对商品是否侵权等产生进一步辨别的意识,认真加以核实。
    3、具有合法的商业发票。商业发票是证明经销者所售商品来源的一个重要证据。现实经营中,也存在部分经营者出于逃税等目的而不出具商业发票的现象。此种行为以违法为前提,一旦经销者所售商品侵权而无法提供其他证据证明商品来源合法的话,则不能免除其赔偿责任。
    4、具有完整的日常经营记录。实际经营中,一些经销者出于逃税等目的,往往不建立销售记录。这种违法行为并不能免除其法律上的义务。在无法提供其他商品来源合法的证据时,经营记录是判定侵权商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的重要证据,否则,将由经销者承担举证不能的责任。
    我国《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此款规定能够提供商品合法来源的商标侵权人免除赔偿责任。
    全文
    7 2020-08-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1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销售侵权商品案要如何认定合法取得
一键咨询
  • 145****45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0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8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1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4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7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2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6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2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0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1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1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8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5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3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4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7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3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7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6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5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5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0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0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3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4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5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3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1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8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2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2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3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0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7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0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3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8****263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9977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8****615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故意销售侵权商品经销商存在商标侵权吗
经销商故意销售侵权商品的这种行为构成商标侵权,事实上,我国法律制度中规定了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对于经销商来讲,如果明知道该商品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仍然进行销售,经销商也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故意销售侵权商品情节严重是要承担刑事责任的。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销售商标侵权商品如何移交?
销售商标侵权商品通过工作人员移交给法院,当然了,这个相关的商品的话也不是由法院来接受,而是由国家来没收,对于已经存在着侵权的产品会进行一个妥当的处理,还有就是刑法当中的一些规定,也需要对侵权责任来进行一个处罚。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为商品销售使用商标是否侵权
为了销售自己的商品而使用其他企业商标的这种行为显然已经构成了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明确规定,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就在自己的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者类似的商标已经构成侵权,还有其他的类似于销售注册商标,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都是侵权行为。
10w+浏览
知识产权
承认诈骗后取保候审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此类问题,必须根据特定案例中的实际情形进行细致分析与评估,例如需考虑到诈骗行为所涉资金总额的具体数值。
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虽然取保候审制度具有其明确的适用范畴及标准,但通常仅限于犯罪情节较为轻微且对社会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的案件。因此,从整体角度而言,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通过申请取保候审程序成功获得批准,往往意味着可能无需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或者被判处罚金、缓刑等非实际监禁形式的刑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厂商可以告销售方商品商标侵权吗
可以的,只要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就算是侵权行为。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或者侵权行为地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或者举报。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职务侵占罪可以当庭判决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涉及职务侵占罪的诉讼审理过程中,作为原告方的起诉方将依法出席法庭参与庭审。职务侵占罪属于刑事公诉范畴,根据法律规定,此类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在进行审判时必须邀请人民检察院代表出庭,以履行其对公诉活动的支持职责。
同时,为了保证司法公正和透明度,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要求,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公开性的第一审案件应实行公开审判原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
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第一百九十条
开庭的时候,审判长查明当事人是否到庭,宣布案由;
宣布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的名单;
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
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审判长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职务侵占罪是公款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我国现行刑法制度并未设立侵占公共资金之刑事罪名,仅设有职务侵占罪一项。职务侵占罪通常发生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团体组织内的职员,这些人将自身职责范围内应属单位所有的财物据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该种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关单位对其财产享有的所有权,这其中既包含了动产也涵盖了不动产。从客观角度来看,此类犯罪行为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非法占有本单位的财物,并且涉案金额较大;而从主观层面上看,这类犯罪行为的实施者通常具有明确的故意心态,他们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在经济领域中获取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以及处分权。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55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销售商品图案侵权如何惩罚
具有处罚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
10w+浏览
知识产权
转化型抢劫罪自首认定有何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现行法律条例,对于实施抢劫犯罪行为后主动投案自首的被告人,司法机关有权视情况予以适当减轻或从轻惩处,在情节特别轻微的情况下甚至可依法免予刑事追究。关于抢劫罪,其法定量刑标准如下:
首先,对于一般的抢劫案件,法院将依照相关法规判处被告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附加罚金作为惩罚措施;
其次,若存在法定加重情节之一者,则应判处被告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乃至死刑,同时处以罚金或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第一款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3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抢劫罪中暴力性的认定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抢劫行为若引发了对他人的人身伤害,仍然视为抢劫罪范畴,且此危险性极强的情况将被作为加重处罚的因素考虑在内。
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实施这类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将承受3年以上至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承担与之相对应的罚金处罚。
然而,如果抢劫行动导致受害人受重伤甚至死亡,那么罪犯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刑事制裁,包括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须支付罚金或没收其个人财产。对于抢劫罪的构成要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抢劫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一个复杂且多元的客体,亦可称为双重客体,这意味着抢劫罪不仅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同时也侵犯了受害人的人身权益,甚至可能导致受害人身心受损或失去生命;
其次,在犯罪构成的客观层面上,加害方必须具备对公私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守护者等进行现场施暴、威胁或采取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手段,迅速夺取财物或强迫受害人立即交出财物的行为;
再者,抢劫罪在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要求加害方必须是出于直接故意的心态,这种故意的内容必须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终极目标。倘若加害方只是为了追讨自己被欺诈或因赌博失败而损失的财物,而非蓄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则无法被判定为抢劫罪;
最后,抢劫罪犯罪构成的主体要件,要求犯罪主体必须是年满14周岁的自然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东莞职务侵占罪最新规定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广东省范围内对于职务侵占罪的案件处理,其关键性的立案标准是指,该犯罪嫌疑人必须是在公司、企业或其他相应的组织单位中有特定身份的人员,并借助其职务之便,有意识地非法占有了本单位的财物,而这些财物的价值已经达到了法定的三万元人民币数值以上。
依据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职务侵占罪”通常被定义为,对公司、企业或其他类似性质的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利用其职务上所拥有的便利条件,非法将本单位的财产据为己有的行为,且这种行为所涉及到的财产数额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会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