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针对您的这些写恐吓信的人是否犯罪?问题解答如下, 是犯罪预备,虽然有错误,客观上有为犯罪而开始实施诸如准备犯罪工具,不具有犯罪构成的内容,不是犯罪行为,以口头,属于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22条规定,因此法律规定为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已完成,区别于犯意表示,具有社会危害性,制造条件的,写恐吓信的人因恐吓信被你表哥偷出而未能发出。犯罪的预备是一种不完整的犯罪形态,但没有也不可能对社会造成实际危害,也构成犯罪未遂,应当根据情节定罪量刑。由于行为人在主观上有实施犯罪的直接故意、制造犯罪条件的预备行为。本案中,已经构成犯罪。而犯罪预备则是表现犯意的客观行为,对社会存在着实际的威胁,量刑也比犯罪预备重得多。犯意表示仅是一种犯罪意思的流露。犯意表示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活动之前、书面等方式对犯罪意图所作的表露,属于犯罪的预备,为了犯罪,即使没敲诈到钱,准备工具。假如他将恐吓信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