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逃逸案情节能怎么认定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0-09-28 海南省直辖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交通肇事逃逸案情节能怎么认定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交通肇事逃逸案情节如何认定
    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可见,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构成交通肇事罪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案情】
    2007年6月15日凌晨5时30分,张某由于疲劳驾驶,撞到同方向正常行使的魏某、付某所骑的人力三轮车尾部,致魏某死亡,付某及乘车人肖某、王某受伤,货车及所载货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构成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后,张某拦住过往车辆将魏某送往医院,在肇事现场等待交警勘察现场。交警到达肇事现场后,张某将自己的驾驶证、身份证交给了交警。现场勘查结束后,张某弃车逃逸。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认定,张某负责事故的全部责任,魏某、付某、肖某、王某无事故责任。
    【分歧】
    针对本案事实,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合议庭出现了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张某的行为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为一般的交通肇事罪。主要理由是:张某交通肇事后,没有逃离现场,而是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并将受害人送往医院抢救。这说明张某没有逃逸的故意,从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出发,不宜认定为逃逸。
    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的行为应该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辨析】
    笔者同意
    第二种意见。
    一、从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可见,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构成交通肇事罪后,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一,该行为必须构成基本罪即交通肇事罪,符合《解释》第二条
    第一款和第二款第至项规定的情形之
    一,具备交通肇事罪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这是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如仅仅是一般的交通事故,达不到犯罪的程度,不符合犯罪的构成特征,也就构不成交通肇事后逃逸。本案中,张某交通肇事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的后果,显然已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二,“逃逸”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是一种明知要被追究责任而逃跑的故意的心态。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在“逃逸”时,其罪过形态则只能是故意,明知要被追究责任而逃跑。

    三,行为人具体实施了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只要行为人逃离事故现场,至于具体是回家或逃往外地,均不影响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要行为人明知要被追究责任而逃避追究离开了事故现场的行为均为“逃逸”。
    结合本案,被告人张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他虽然履行了个别救助义务,保护了现场,似乎与一般的交通肇事后立即逃逸不同,但从整个案情和张某的主观目的来看,其离开现场,长时间杳无音讯,其主观上仍有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客观上也实施了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适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段“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量刑情节,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二、从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角度来看。“逃逸”不能传统地理解为离开事故现场,逃避法律追究,应作深入理解。本案被告人交通肇事后虽未离开现场,但被告人明知自己的行为给被害人的造成伤害应负法律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在协助交警勘察事故现场后弃车逃离现场,且外逃多年,无视受害人的损失,这显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一,从刑事立法的本意和目的来说,刑法的任务是同一切犯罪行为作,而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对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就应该严惩。本案被告人张某交通肇事后,无视被害人的损失和法律的存在,在公安机关下达拘留手续仍外逃多年,给受害人的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理应受到惩罚。

    二,综合整个案情,张某明知自己造成“一人死亡、三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而长期在外,逃避法律追究,企图逃脱法律的制裁。可见,张某完全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而离开,确实是故意逃逸。

    三,认定张某的行为构成“逃逸”,更能有效地遏制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现象发生,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一种警示。同时,也能唤起交通事故行为人的良知,维护社会的和谐问题,真正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全文
    13 2020-09-2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7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逃逸案情节能怎么认定
一键咨询
  • 138****3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6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5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3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7****41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0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4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5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3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6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5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1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2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7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8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5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0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1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2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1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1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0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4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6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2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0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4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2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7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4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80****740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526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52****342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情节严重判几年?
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最高可以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因为肇事逃逸情节严重的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有两个法定刑升格的条件,如果是行为人肇事逃逸的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十分严重,即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就会适用最严格的法定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洗钱罪怎么认定收益损失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洗钱罪的认定,我们需要经过以下四个关键要素的考量:
首先,从主体系概念上看,该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其中既包括十六周岁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可以构成此罪行的个体、单位等综合角色;
第二,就主观层面来说,本罪的犯罪主观状态属于故意范畴,即行为人身临其境地意识到自身行为是在为非法所得掩盖本身的来源与实质,怀着谋求利润的心态实施这一行为,同时也期盼着这种局面的产生;
第三,从客观层面来看,本罪在现实中主要表现在用以掩盖、隐藏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出处和性质的行为上;
最后,从客体角度分析,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一种复合性的客体,具体而言,它涉及到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监管秩序、个人社会经济管理秩序以及关于国际货币管理的一些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款,洗钱罪仅仅特指为了掩饰、隐瞒以下几种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主义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和金融诈骗犯罪。
这类行为通常表现为提供资金账户、把财物转变为现金、金融凭证或股票证券、通过银行转账或其他支付形式转移资金、跨国转移资产,或者采用其他手段来掩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交通肇事有逃逸情节有几种
交通肇事逃逸情形包括: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造成重大后果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交通肇事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如果因为交通肇事行为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如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致使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那么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并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
其次,如果在交通运输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选择逃离现场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么将会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严厉惩罚。
最后,如果由于肇事者的逃逸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那么其将面临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罚。
此外,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进行追逐竞赛,情节恶劣的行为,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都属于危险驾驶行为,将面临拘役以及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
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肇事逃逸的加重情节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肇事逃逸的加重情节是什么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肇事逃逸情节较轻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情节较轻会被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具体的罚款数额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形确定。若是肇事逃逸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那么在事故发生后选择逃逸的驾驶员,有可能会被判处刑事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如何认定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刑法中,对于敲诈勒索行为的定义及立案标准有着明确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敲诈勒索公私财产累计金额超过人民币两千元者,即可视为违法行为;
第二,若敲诈勒索公私财产存在以下任一情况,且累计金额达到人民币一千元以上,也将构成违法行为:
(1)在过去一年内,因敲诈勒索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
(2)曾经因为敲诈勒索行为而受到过刑事处罚;
(3)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老年人或是丧失劳动能力之人进行敲诈勒索;
(4)以即将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或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相威胁进行敲诈勒索;
(5)以黑恶势力名义进行敲诈勒索;
(6)利用或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军人、新闻工作者等特殊身份进行敲诈勒索;
(7)导致其他严重后果的。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手段,强行向他人索取公私财产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对于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第一,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的处罚;
第二,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巨大的,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承担罚金的处罚;
第三,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特别巨大的,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且仍需承担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53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行贿罪既遂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以下是关于行贿罪既遂标准的具体阐释:
第一种情况下,应当以行贿者实际交付财物,受贿者真实地接受财物并且请求该受贿人为其实施不正当利益,将此作为行贿罪既遂的评判标准。
然而,这里并不要求受贿者为行贿者谋求的不正当利益必须得以实现,这其中包含了一个主动性的前提。
第二种情形下,行贿人为获取国家公职人员的青睐而采取财物收买的手段,从而使他们失去原则性的立场,进一步败坏社会风气,导致客观上对国家机构正常运作造成破坏。
因此,即使在行贿事件发生之后,行贿者并未从这一操作中获得任何不正当利益,也应该被视为行贿罪既遂的情况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34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肇事逃逸的加重情节是什么?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肇事逃逸的加重情节是什么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