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条件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1-03-14 贵州遵义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严格认定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界定的基本标准是:
    1、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
    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上述案例中,如果行为人的行为没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或者在离开现场时并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事故,都不能按“交通肇事后逃逸”论处。
    当然,行为人作为事故责任方,仍需要负担赔偿义务。
    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要严惩,如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犯罪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全文
    7 2021-03-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2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条件
一键咨询
  • 151****73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8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8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1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7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0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3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8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3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3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1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5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4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0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1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5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5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8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3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2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2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2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1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7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7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1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7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0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8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1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80****240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8****156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6****493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的条件2023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什么条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算肇事逃逸的情况包括,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然开车逃离现场,在交管部门调查交通事故的期间逃跑,事故发生后把伤者送往了医院,但留下了假的联系方式后离开,驾驶员认为自己对交通事故不负任何责任驶离事故现场等情形。关于遇到什么条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逃逸有什么构成条件
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主体是一般主体。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构成条件有哪些
肇事者是否构成逃逸关键是看其在主观上是否满足两个条件,即逃避救助被害人的法定义务和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肇事责任主体逃逸是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也就是其明知已有事故发生,主观心态为故意,但为了不履行应尽的义务而从现场逃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79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1、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观方面是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3、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