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是指什么,如何处罚

帮助5人 4w浏览 匿名 2021-03-27 圣安多尼堂区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
    这是根据通谋的时间,即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作的划分。这里的“事先”,是指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在着手实行之前就预谋共同犯罪或形成共犯故意的,属于事先共犯;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后才形成共犯故意的,是事犯。
    如果先行为人已实施一部分实行行为后,后行为人以共同犯罪的意思参与实行或者提供帮助,则叫承继共同犯罪。后行为人就其参与后的行为与先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但对其加入前的基本犯罪行为也要承担责任,但对加入以前的加重行为不负责任。如张三抢劫B的财物而对其实施暴力,并且造成了B的重伤,此时李四到了现场,并且明知张三要抢劫B的财物,李四与张三一起共同劫取了B的财物。李四虽然与张三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但李四不对B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只有张三对B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承继的共犯成立的时间:必须是在着手后既遂前。既遂后加入不构成继承的共犯,属于窝藏、包庇类的犯罪。但是,多环节犯罪以及继续犯例外。
    共同行为必须是基于共同故意之上的行为
    我们知道,共同犯罪的成立,共同犯罪人之间必须存在意思联络(或称意思疏通),“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人双方在犯罪意思上的相互沟通”,
    ①共同行为成立的基础就是共同犯罪人之间的意思联络。但在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熂垂材倍?未实行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例如:甲、乙共谋拦路抢劫?煹皆级ǖ耐砩?10点,甲按时到两人约定的地方抢劫,但乙却因故未去,结果仅甲一人实施了抢劫行为,其乙是否构成抢劫罪﹖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下,乙只有共同犯罪故意而没有共同犯罪行为,既然没有共同犯罪行为,其共同犯罪当然不能成立。笔者认为,应将共谋行为即犯罪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结合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共谋行为与实行行为存在紧密的联系,先前的共谋行为对后来的实行行为的发生显然是有影响的,对最终危害结果的发生也是有原动力的。共谋后未参与实行犯罪的行为人虽然没有亲手实行犯罪,但其先前参加共谋的行为使其不能摆脱与后面实行行为的关系,更不能摆脱与最终危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共谋而未实行的情况下,共谋而未实行者主观上具有共同犯罪故意,客观上存在的共谋行为而完全可以成为共同犯罪中的共犯,即使共谋而未实行者是自动放弃实施后来的实行行为,他也仍然是该共同犯罪的成员。只是由于他没有参加实行行为,其刑事责任相对于既参加了共谋又实行了犯罪的行为人要轻,因此在量刑时应当加以考虑但决不能认为共谋而未实行者只应对预备行为负刑事责任。共同犯罪行为不仅仅指共同实行行为,而且包括共同预备行为。参与共谋即为共同预备行为,即使数人共谋犯罪而均未实行,亦可成立共同犯罪,更何况数人中一部分人实施了犯罪实行行为。
    ②因此,共谋而未参与实行犯罪的,行为人仍具有共同犯罪行为,因而仍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的故意关联性的内涵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的关联。主观上的联络才能有行动上的协同。人是有思维的,当不同的人聚集一起共同参与某一活动时,必定要通过各自的大脑思维,达成一致的观点,而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语言、动作等将信息传递到对方,相互沟通,使之了解。意思联络是人聚集活动的主观必要条件。主观上不关联只能是单独犯,而不是共同犯。即使同时同地进行同一犯罪,如某甲看到某企业仓库看守不严,前去盗窃,某乙看到后也去盗窃,但双方事先没有商量,作案时也没有合作。这是事先无预谋的同时犯。同时犯与共同犯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之间没有主观故意的关联。同时犯对各自实施的犯罪承担责任,而不是对犯罪总和承担责任。主观上关联是实施共同故意内容的桥梁。存在于不同行为人之间的同一目的,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形成串联,才能共同实现。共同故意关联是共同犯罪的前提。不同行为人为了达到共同犯罪结果,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有联系、有配合,只有这样,才使各人的犯罪活动具有统一性,形成有机整体,成为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故意关联性是主观上的共同认识和相互认识的统一。共同犯罪在认识因素上是共同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所带来的后果,意志因素上都希望或者放任所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能够实现,在特定条件下某种非共同犯罪(如同时犯),也可能在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上达到共同性,但是不会相互认识,而共同犯罪是在认识共同性基础上的相互认识,即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对本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认识,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在认识本人行为和他人行为基础上,对本人和他人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或放任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故意是双重认识和双重意志
    ②。所以对共同犯罪中故意关联性的理解是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一致前提下的两个单独故意的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全文
    6 2021-03-2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26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共同犯罪的事前预谋是指什么,如何处罚
一键咨询
  • 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4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4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4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5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5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4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0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8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7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8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5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6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4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7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4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1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3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3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5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4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7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3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6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4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2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1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7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1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3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宿迁188****157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0****7395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405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犯预谋杀人罪如何处罚?
犯预谋杀人罪的处罚标准要根据是否产生致人死亡的结果来进行判定,如果出现了故意杀人的情况根据情节的轻重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的情节比较轻微,造成的社会影响不是很恶劣的话,也可以判处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预谋犯罪中止应当怎样处罚?
预谋犯罪中止的处罚是对照既遂犯罪进行减轻处罚或者从轻处罚,对于没有造成实际损害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的预谋犯罪中止的情况而定,特别是对相关情况的上可以咨询律师处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预谋绑架罪的处罚是怎么样的?
预谋绑架罪的处罚是,只要是以勒索为目的而绑架他人的,那么就会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无期;如果造成的情节是属于比较轻的,那么就会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承担相应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预谋故意殴打他人治安处罚如何处罚
对于预谋,故意殴打他人的治安处罚,是一般进行最长不超过15日以下的行政拘留以及1000元以下的罚款啊,如果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达到轻伤以上的伤情的话,那么是可以进行立案侦查,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0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预谋杀人判多少年
如果出现了故意杀人的情况,最高可以处以死刑的处罚,当然还可以根据情节的轻重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当然,如果故意杀人的情节比较轻微,造成的社会影响不是很恶劣的话,也可以判处三到十年的有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