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如何防范网络上的匿名诽谤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21-03-31 湖南怀化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遭遇网络匿名诽谤怎么办
    第一,你可以采取民事诉讼的方式,以对方侵犯你名誉权为由,到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第二,如果对方的行为比较严重,已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你报案后警方有义务进行处理,可以对其进行罚款、拘留的。但索赔的话你还得到提起民事诉讼。
    第三,如果对方的行为非常严重,涉嫌构成了侮辱或诽谤罪。你可以先到警方报案、如果警方不处理,你再到,如果也不处理,你可以直接到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诉讼,也就是你直接打刑事官司,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同时附带提起你的民事索赔。
    根据《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但是报案了可能会部门不涉入调查,说是构不成刑事犯罪。认为情节轻微,公安无明确对象不会立案,网站以保护用户隐私为由不提供发帖人个人信息。
    保存证据可以诉讼解决,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等。马上到,要求公开赔礼道欠。
    诽谤的构成要符合下列要件:
    1、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a、行为人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诽谤。
    b、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
    c、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d.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属于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诽谤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表现为: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对一般诽谤行为需要年满16岁,16岁以下是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同时16岁也是刑事责任年龄。16岁以下的人有诽谤行为,其监护人有赔偿责任。
    4、诽谤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
    全文
    13 2021-03-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5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如何防范网络上的匿名诽谤
一键咨询
  •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0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1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1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41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6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4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8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1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3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0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6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3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3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8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0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0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6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4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2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7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4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0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7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6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8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1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4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8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56****255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408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751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网络匿名诽谤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因为对法律知识了解的很少,而导致自己没有办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以我们需要多多了解一些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篇文章为您整理了一些关于网络匿名诽谤怎么办的法律知识,请阅读文章详细内容了解。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同桌侵权我怎么自我防护
[律师回复] 解析:
精确的防护层级分类划定为一至三等三个级别。
第一级别防护规定,应严格执行以下穿着规范:
着全套工作制服(白色防护服)、佩戴一次性使用的帽子、另需穿上一次性的隔离衣并配备一次性的手套以及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建议每四小时进行一次更换,或者当感觉到湿润的时候进行更换,如果发现有任何污染情况,应立即更换)。
第二级别防护则需要额外佩戴一次性的帽子、医用防护口罩(N95或更高等级的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服或在原有工作制服(白色防护服)的基础上再加罩一件医用防护服、同样需要佩戴一次性的手套以及一次性的鞋套。
至于第三级别防护,除了遵循上述第二级别防护的所有要求之外,还需要将护目镜(防雾型)或防护面罩替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更高级别的带电动送风式过滤式呼吸器(正压式头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五条
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检疫传染病或者疑似检疫传染病时,除采取必要措施外,必须立即通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时用最快的方法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邮电部门对疫情报告应当优先传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之间的传染病疫情通报,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办理。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7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网络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
[律师回复] 解析:
依照当事人自主协商原则。
消费者可选择与商家直接沟通,协商解决其间产生的争议以及索求赔偿程序。
友好协商达成一致。
若双方在妥善协商下能够达成共识,便可用签署和解协定的方式化解矛盾焦点。
向消协提出投诉申请。
消费者有权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提交投诉申请,以期获得援助并对侵权行为予以曝光。
接受消协调解服务。
消费者亦可请求消费者协会提供调解服务,由第三方监管机构介入协助处理。
申请仲裁裁决。
若协商及调解均告失败,消费者可向商事仲裁机构递交仲裁申请。
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还可向商家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
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怎么预防网络诽谤的发生
一切用事实去说话,还有应该用真诚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去与客户沟通。对于没有合作过的客户,要打消客户的疑虑,让客户充分的去信任。而对于老客户与合作过,即使有竞争对手诋毁,也依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非法拘禁罪单位主体范围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若针对的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且涉及到非法拘禁罪行,则此类事件将由检察机关主导监督和处理;
2.对于其他形式的非法拘禁案情,原则上应交由公安机关行使管理权责;
3.在特殊情况下,如犯罪嫌疑人身处其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更能胜任对该类案件的调查与审理,那么也可考虑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接手此项任务。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法律、司法解释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对有关犯罪案件的管辖作出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六条
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犯罪结果发生地。
犯罪行为发生地,包括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以及预备地、开始地、途经地、结束地等与犯罪行为有关的地点;
犯罪行为有连续、持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连续、持续或者继续实施的地方都属于犯罪行为发生地。
犯罪结果发生地,包括犯罪对象被侵害地、犯罪所得的实际取得地、藏匿地、转移地、使用地、销售地。
居住地包括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
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户籍所在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除外。
单位登记的住所地为其居住地。
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与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主要营业地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其居住地。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8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怎么算污蔑诽谤罪罪名的人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污蔑诽谤行为的定罪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如果同一个诽谤信息的实际点击和浏览次数已经达到了五千次以上,或者该信息的转发次数也突破了五百次这个门槛,那么就可以认定这是一宗严重的诽谤行为;
其次,如果因该类诽谤行为导致受害者及其近亲出现了如精神错乱、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等极其严重的后果,也将构成诽谤罪名。
此外,如果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他人而受到过行政处罚,然后再次犯下同样的罪行,这样的情节将会更加恶劣。
关于诽谤罪的构成要素,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理解:
第一,诽谤罪所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基本相同,都是对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的侵害;
第二,在犯罪的客观方面,行为人需要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而且情节严重;
第三,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的自然人,只要符合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都有可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嫌疑人;
最后,诽谤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的,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道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引发损害他人名誉的不良后果,并且还希望这种结果能够实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哪些构成诽谤罪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构成犯罪的条件”,即是指该犯罪主体必须已经到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通常来说,这类人群应当是满16岁的健康成年人。
其次,需有主观恶性。
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明知所散播的是足以对他人名誉带来恶劣影响的不实言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的名誉产生有害的后果,甚至还有意愿推动此事的发生。
再者,必须在客观上实施了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的行为,这些行为已经足够严重地挫败了他人的人格和名誉,并且几乎必定存在恶劣的情节。
换句话说,此类行为极有可能正在持续对被诽谤者造成损伤。
最后,这一类犯罪侵犯的是他人合法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需要指出的是,只有当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方能被视为本罪的成立条件之一。
那么,何为情节严重要么?这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进行恶意诽谤,或者是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害。
如果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已经产生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或者是直接导致受害人精神失常乃至自杀等极端情况,那么以上这些情况都可以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网络诽谤怎么找诽谤人?
按相关规定,如果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侮辱、诽谤刑事犯罪情形,你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追究作出侮辱、诽谤行为的人的刑事责任。法院自会找到诽谤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微信网络诽谤问题如何预防
1、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2、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与保护在法律的规范下达到平衡。要防治网络诽谤,应加强法治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231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网络诽谤公安机关如何预防?
我们大家都知道,网络诽谤是指通过网络等渠道,在各大媒体平台散播谣言,恶意损害他人的人格以及尊严。为此,公安部门调整方针对策,积极应对此类事件,设立网警,加强宣传,引导市民文明上网,保护网民的网上信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有哪些措施吧?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谣言犯罪怎么处罚
[律师回复] 解析:
网络散布谣言所涉及的刑罚处置包括:
在尚未构成刑事犯罪情况下,通常会给予5至10天不等的行政拘留,并可附加500元以下的罚款;
然而,若情节轻微,则可能仅需接受5日以下的拘留或500元以下的罚款。
而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如涉嫌构成诽谤罪,将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惩罚。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将被处以5日以上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并可附加500元以下的罚款;
若情节相对较轻,则可能只需接受5日以下的拘留或5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
(二)向公众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