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侮辱诽谤情节严重的标准

帮助5人 4.3w浏览 匿名 2022-08-02 青海黄南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法律没有规定情节严重的具体标准,一般理解为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的情形。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全文
    9 2022-08-0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7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侮辱诽谤情节严重的标准
一键咨询
  • 海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6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3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7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2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0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3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4****16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8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6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1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8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2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8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2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5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8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4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1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10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1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7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0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8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8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4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0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2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3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3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8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1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2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2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树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1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5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8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南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34****41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694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951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侮辱诽谤罪怎么算情节严重?
侮辱诽谤罪属于严重情节的有:对于同一个诽谤的信息多次的点击和浏览;对受到侵害的当事人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或者导致其亲属出现了一定严重后果的;有其他的处于严重行为的情节等。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侮辱诽谤情节严重标准是什么?
侮辱诽谤情节严重标准是手段恶劣,后果严重,影响很坏。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相应的权利。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则不再进行追诉。因此诽谤罪的追诉时效为5年。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侮辱诽谤罪如何界定情节严重?
侮辱诽谤罪界定情节严重,是需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对于受害人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的。关于诽谤罪情节严重的内容,相关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此时是需要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等综合确定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侮辱诽谤罪的情节严重如何认定?
侮辱诽谤罪的情节严重应当是根据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来进行认定。比如说,如果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个诽谤的信息,实际被点击被浏览的次数已经达到了5000次以上的将会认定为情节严重,还有就是被转发的次数达到了500次以上,也会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43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侮辱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怎样认定?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侮辱诽谤罪的情节严重怎样认定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洗钱罪严重不
[律师回复] 解析:
洗钱罪作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其主要涉及对于不法收益进行掩藏、净化等相关操作,从而极大地破坏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规律,同时也为其他各类犯罪活动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因此,反洗钱活动便成为了法律界的重要课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一百九十一条中明确规定,凡是触犯洗钱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由此可见,我国法律对于此类犯罪行为的惩戒力度相当大,其目的在于有效地遏制洗钱现象的蔓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