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正当防卫是不是可以用武器

帮助5人 4.5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2-09-27 云南玉溪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案解先锋团
    案解先锋团
    28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1、正当防卫可以用武器。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全文
    9 2022-09-2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0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正当防卫是不是可以用武器
一键咨询
  • 丽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4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2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6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1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1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0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6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1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6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5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5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1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1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3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8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5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4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86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5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0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2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2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7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8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7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4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6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56****5923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6****738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7****33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正当防卫可以拿武器吗
1、如果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中也可以使用事先准备的武器。这样的防卫与完全合法的正当防卫没有区别。2、如果你事先准备的武器是管制刀具之类,属于法律禁止携带的武器,应该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但是携带非法武器应当构成其他的罪名。比如非法携带枪支,就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正当防卫可以拿武器吗
1、如果完全符合正当防卫的条件,正当防卫中也可以使用事先准备的武器。这样的防卫与完全合法的正当防卫没有区别。2、如果你事先准备的武器是管制刀具之类,属于法律禁止携带的武器,应该不影响正当防卫的成立,但是携带非法武器应当构成其他的罪名。比如非法携带枪支,就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无限防卫属于非正当防卫还是正当防卫?
无限防卫权又称无过当之防卫、预防性正当防卫、特殊防卫权、特别防卫权等,这些概念都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所谓无限防卫权,是指公民在某些情况下所实施的正当防卫行为,没有必要限度的要求,对其防卫行为的任何后果均不负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正当防卫包括防卫过当吗
正当防卫不包括防卫过当,《刑法》第20条对正当防卫包括防卫过当吗这个问题有明确规定,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以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完全不一样的。防卫过当可能被判刑,但是正当防卫一定不会被判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因为我家有4亩地当时因为帮迁那4亩地争执地所以没有拿到钱后来不知道怎么了被争执的一方把哪个钱拿出去了这要怎么办
[律师回复] 当遇到自家征地款因土地争执被对方拿走的情况,可按以下步骤处理:

收集证据

- 权属证据:收集能证明土地归自家所有的证据,如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租赁合同、宅基地证等。

- 征地相关文件:收集征地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征地补偿协议等文件,明确补偿标准、金额及相关规定。

- 款项被拿证据:若有转账记录、取款凭证、相关证人证言等,能证明争执方拿走了征地款,要妥善保存。

沟通协商

- 直接沟通:主动与争执方联系,表明自己对征地款的合法权益,要求对方说明拿走款项的原因,协商归还事宜,并做好谈话记录。

- 第三方调解:找村委会、乡镇政府、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或组织,请求他们介入调解,促成双方协商解决。

法律途径

- 行政途径:向当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农业农村部门等反映情况,请求其调查处理。若对政府部门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 司法途径:咨询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情况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侵权或不当得利等为由,要求争执方返还征地补偿款,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若涉及政府部门违法违规导致款项被拿,可考虑提起行政诉讼。
快速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当前602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