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银行将不良债权转让给非金不良债权有啥法律障碍吗

帮助5人 4.4w浏览 匿名 2022-09-28 安徽宣城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受让方主体资格存在障碍。
    金融业是一种特许行业,放贷收息是经营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的一项特许权利。因此,由贷款而形成的债权及其他权利只能在具有贷款业务资格的金融机构之间转让。未经许可,商业银行不得将其债权转让给非金融机构。贷款等金融业务只能由具有特许资格的金融机构来经营,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相关业务。如商业银行将不良债权转让给非金融机构的,该受让方因不具有金融业务资格,违反了国家的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导致债权转让行为无效。
    2、可能构成企业间借贷。
    如果商业银行将其持有的不良债权转让给非金融机构,则受让债权的企业成为新的债权人,对原借款人享有债权,原来贷款合同的主体将变更为非金融机构,将构成企业间借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的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中指出,企业借贷合同违反有关金融法规,属无效合同。如果认定商业银行与非金融机构的债权转让合同有效,将与“非金融企业之间不得借贷”的规定相悖。由此导致银行向其他非金融企业转让债权的合同无效。
    全文
    9 2022-09-2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8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银行将不良债权转让给非金不良债权有啥法律障碍吗
一键咨询
  •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2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4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8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0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5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4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1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7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4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2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2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6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2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5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1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1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4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2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87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4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0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3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7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7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0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4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5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0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6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4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7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0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77****324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80****925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7****236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为什么探视权行使会有障碍
探视权执行之障碍有如下情形:1、探视权内容不明确。2、当事人亲属不协助。3、被探视者拒绝探望。4、执行尺度把握难。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犯罪中止客观障碍包括哪些?
犯罪中止客观障碍包括一切客观上面的导致感觉不能够继续实施下去的事项,比如说一个小偷在实施盗窃的过程当中发现有警察来进行巡逻,在即将被发现之时,迫不得已的放弃了犯罪活动而逃跑的这样一种情况,此时就不是主观意愿所导致的,而是客观上的障碍。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精神病患者犯罪,因为情况不同,所以是否要承担刑事责任,还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讨论。如,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 强制医疗。不过要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一方有精神障碍会判离婚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一方有精神障碍会判离婚吗?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27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精神障碍是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