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开庭时认罪是否构成自首

帮助5人 4.5w浏览 匿名 2022-11-05 西藏拉萨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开庭时认罪不构成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时,虽然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应当认定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也就是说,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是有时间的限制的,对于有的犯罪嫌疑人投案后一直没有如实供述,有的是在侦查机关掌握犯罪证据后才供述,有的在一审庭审时才供述,还有的甚至在二审或发回重审时才供述的,都不能认定为如实供述,不可以认定为自首。
    2、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构成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全文
    14 2022-11-0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4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开庭时认罪是否构成自首
一键咨询
  •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6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1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8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3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3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0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7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5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0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0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4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5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1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5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1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4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3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4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5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2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1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4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4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喀则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8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3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0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4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2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3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2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林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2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那曲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3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2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拉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山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35****650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0****358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0****225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当庭不认罪不构成自首吗?
我国《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由此可以看出,构成自首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件:1、必须自动投案。2、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因此,当庭不认罪不构成自首。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取消了还上法庭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解除取保候审之后是否需要开庭审理,须依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取保候审是我国刑事诉讼进程中,针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实施的一项强制性司法措施。这些被依法取保候审的人士,如果最终被判定为有罪,那么他们仍需接受法院的审判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然而,若其行为符合特定法定情节,则可能会面临案件撤销或不起诉的处理结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恐吓构成寻衅滋事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以暴力或胁迫方式进行恐吓威胁的行为,被视为违反法律法规且可能触犯寻衅滋事罪的情节。以下是构成寻衅滋事罪所需满足的具体条件:
首先,实施者必须频繁地向他人发布恐吓信息,从而对社会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
其次,若是在威胁过程中持有武器或工具,将使该犯罪行为的性质更为恶劣,属于加重情节;
再次,倘若实施者选择以恐吓手段针对特定人群如精神病患者、残疾人士、流浪乞讨人员、老年群体、孕妇以及未成年人等,并因此引发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反应,也将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
最后,如果实施者的恐吓行为导致受害者出现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者对他人的工作、生活、生产、经营产生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同样会被判定为寻衅滋事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如果去自首的话多久开庭?
一般会在两个月至三个月内开庭审理。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后多久能开庭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过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最长期限为一年。
然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常需要等待约两个至三个月后方可进行法庭审判。若案件情节相对简单且无其他共犯者,则可能会更快地进入庭审阶段。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二个月;而监视居住的最长期限则不得超过六个月。在此期间内,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及审理工作不得间断。如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已届满的情形,应立即解除相应的强制措施。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时,必须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员及其所在单位知晓。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9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刑事拘留不认罪家属怎么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被拘留者的亲属有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首先,可向公安机关咨询了解被拘禁者所涉及的具体违法行为信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安机关一定会如实披露案情。
其次,若无法通过私人关系获取关于案件的详细信息,那么委托律师执行会面就显得至关重要。此类会面具有以下四大优点:
首先,能够深入了解案件详情以便于为嫌疑人量身定制辩护策略;
其次,能够为嫌疑人面对公安机关调查时提供法律意见与建议;
再次,能根据会面结果申请改变相关羁押或保释方式以保护嫌疑人权益;
最后,从心理层面给予当事人支持,帮助其保持冷静并稳定情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要件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犯罪主体必须是具备一般犯罪能力的一般公民。
具体来说,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的主体。
然而,对于年满14周岁但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而言,如果他们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甚至死亡的行为,则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未满18周岁就可以免除刑事责任,而是仅仅作为法定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一个量刑因素。
其次,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对他人身体健康的损害,却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再次,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这里所说的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以维护其肢体、器官以及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目的的人格权。
最后,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从犯自首批捕后多久开庭?
从犯自首批捕后多久开庭实际上是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审理情况来进行判断的。因为在公安机关侦查完毕之后,将所有的卷宗移送给检察机关,然后检察机关还需要审查起诉,通常情况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单方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该规定明确了单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原则,即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产生的作用及其过错的严重程度来加以判断并确定其应负的责任。具体而言:
(一)若由于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而引发了道路交通事故,那么该方当事人将承担全部的责任;
(二)如若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两方或多方当事人的过错共同引起的,则应当根据各当事人的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判定他们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以及次要责任;
(三)在各方当事人都没有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情况下,如果这起事故被认定为交通意外事故,那么各方当事人均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然而,当有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时,另一方当事人将不需承担任何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56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猥亵罪是怎样构成
[律师回复] 解析:
1.犯罪主体:本罪所涉及的犯罪主体为普遍大众,即任何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备承担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有可能成为该罪行的犯罪者。无论是针对异性还是同性实施猥亵行为,皆符合犯罪构成要求。
2.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确知道自己侮辱或猥亵他人的行为将会导致伤害妇女性感情的后果及威胁侵害他人性自由的严重后果,仍旧希望或是放任上述后果的发生。在本罪的运作过程中,行为人通常带有刺激欲望、宣泄情绪、报复他人等多种复杂动机,然而这些主观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与否。
3.犯罪客体: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他人的性自由权益,具体涵盖了个人对于性权利的自主选择权,对性的厌恶感、羞耻感以及正常的性感情等多个层面。
4.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为行为人通过暴力、恐吓或其他非法手段强行进行侮辱、猥亵他人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盗窃自首后一般多久开庭?
盗窃自首之后一般在三个月之内就会开庭的,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酌情轻判的。如果在盗窃之后自首签了认罪认罚书之后就可以减少原来量刑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间。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08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从犯自首批捕后多久开庭?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从犯自首批捕后多久开庭,批捕之后就一定要等着判刑吗?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诽谤罪声誉损失赔偿标准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因侵犯名誉权等诽谤行为引发的民事赔偿责任问题,其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是针对受害者精神层面的经济赔偿。
然而在精神赔偿金额的具体确定上,我国并无统一明确的规定或数值标准,较大程度上依赖于法院审判人员依据特定的法律准则和参照各种相关因素来进行自我判断。以下是在做出精神损害赔偿时需要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补充适用原则,这可以被视为精神抚慰原则的延伸体现。对此类精神伤害的赔偿优先适用非货币化的方式来解决,当这种方式无法充分保障受害者权益以及实现对加害者的有效惩戒,则需适时引入货币赔偿措施加以辅助,以便给予受害者适当的心理安抚及经济补偿。
第二,公平适用原则,亦可称为公正原则或公平合理原则。在采用货币支付的精神损害赔偿中,一方面需要考虑这项措施的民事惩罚力度,避免加害人通过侵权行为获得不当收益;另一方面还应基于现实情境,为受害者提供适当赔偿以填补他们受到的精神创伤,即确保他们不会因此遭受不公待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