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法院案件情况:由于庭前调解时间受法院案件数量影响,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法院工作人员适当询问(在不影响法院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了解法院当前的案件压力。如果案件数量较多,可能调解时间会相对长一些,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若案件数量较少,或许调解能相对较快进行。
(二)根据案件复杂程度预估:案件复杂程度也是影响调解时间的关键因素。如果自己的案件涉及的事实清楚、争议焦点较少,那么调解可能会比较顺利,持续时间较短;反之,若案件涉及多方利益、事实不清、法律关系复杂,调解难度较大,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当事人可以和代理律师一起分析案件复杂程度,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预期。
(三)积极配合调解工作:当事人要积极参与调解过程,按照法院或调解人员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如实陈述案件事实和自己的诉求。积极配合有助于提高调解效率,推动调解进程。
(四)保持沟通:当事人应与代理律师保持密切联系,让律师及时了解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时,也要与法院保持适当沟通,主动询问案件进展情况,以便能第一时间掌握调解动态,做好后续应对准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这表明庭前调解需遵循自愿合法原则,若无法调解成功,法院应及时安排后续审判程序,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