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要使用公证书作为证据,在确信公证书所依据的事实未发生改变且公证书本身无误合法的情况下,可以放心使用。因为其在法律上一直具有效力,能够有力地支持相关诉求。
(二)如果发现公证书所依据的法律事实或者法律行为发生了变化,例如公证书是对某一合同的公证,而合同后来被双方协商修改了关键条款,此时公证书的效力可能受到影响。相关当事人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通过法定程序向出具公证书的公证机构申请撤销或者变更公证书,避免因公证书的效力问题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这表明公证书在正常情况下具有很强的证明力,但如果有足以推翻它的相反证据(如所依据的事实行为发生变化等情况),其效力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