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当受伤者承担次要责任时,可通过确定赔偿主体、明确赔偿范围、计算赔偿数额,收集相关证据,先协商后诉讼的方式要求赔偿。
法律解析: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赔偿主体是关键一步。肇事方和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等通常是赔偿主体。赔偿范围涵盖医疗费、误工费等合理必要损失,若构成伤残还有残疾赔偿金。赔偿数额计算要依据事故责任比例,一般次要责任方承担30%左右,但具体比例会因地区或案件情况而异,主要责任方需赔偿受伤者损失的大部分。
受伤者要注意收集医疗票据、诊断证明、误工证明等证据。先尝试与对方及保险公司协商赔偿,这是较为高效的解决方式。若协商不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是有效的救济途径,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确定最终赔偿数额。法律如此规定,是为了保障各方合法权益,确保赔偿公平合理。如果在要求赔偿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或不确定的法律事项,建议及时向专业律师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