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撰写夫妻财产约定协议时,对于房产的具体信息一定要清晰明确。比如,要详细写明房产的坐落位置,具体到门牌号等精确信息,同时准确记录房产证号。并且在协议中清楚地约定,此房产是夫妻其中一方的个人财产,另一方不享有相关权益。这样可以避免后续因房产信息模糊而产生纠纷。
(二)夫妻双方都要在协议上亲自签字,并注明签署的具体日期。签字意味着双方对协议内容的认可和承诺,日期则能明确协议生效的时间节点,有助于确定双方权利义务的起始时间。
(三)若想进一步确保协议的效力,可选择对协议进行公证。公证并非是协议生效的必备条件,即便不进行公证,只要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协议同样是有效的。但经过公证后的协议,在后续可能发生的纠纷中,其作为证据的效力会更强,更容易被法院等相关机构采信。
(四)当房产存在贷款等特殊情况时,要特别谨慎处理。需要依据贷款银行等相关方的规定来办理相关事宜。例如,有些银行可能要求在变更房产归属等涉及房产权益变动的情况下,需经过银行的同意并办理相应手续。如果不按照规定处理,就有可能出现违约情况,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