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因素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一个最为直接、主要的原因。
暴力倾向—长期耳濡目染暴力行为,父亲施暴、母亲受虐的图景反复出现,孩子从小接受这种熏陶极易形成暴力倾向。孩子世界中的暴力倾向很大程度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
违法犯罪—有研究表明,家庭暴力中,孩子受的伤害隐蔽而持久,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要比正常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大,犯罪率高;女孩则容易性犯罪。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经历着身心各方面的急剧的变化,青春期受到神经内分泌变化的影响,使青少年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形体、生理、素质均发生急剧的变化,与此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变化也极其迅速,这些变化表现在情绪、态度、行为、人际关系、自我评价,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有责任起好表率作用。
不管家庭暴力来自何方,用什么方式,酿成的后果如何,其家庭最大受害者首先是纯洁无辜的孩子。反家庭暴力本身既是对孩子的保护,也是为孩子维权—维护他们正常、安宁和舒心地生活、学习,以良好心态,平稳地度过童年,进入成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