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转让是化解信用风险的重要措施。本判例使银行贷款债权转让在合法性、程序及从权利的效力等方面得以明确,扩大了受让主体范围,拓展了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思路。
银行存量贷款债权属于可转让债权,可以转让给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可以转让给社会投资者,包括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应保障贷款转让形成价格的公允性。一是价格控制,按本息全额支付受让价款的,不受程序限制,本案即属于这种情形。二是程序控制,打折转让贷款的,应采取拍卖等公开形式,以形成公允的价格,并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主体控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行政划拨受让贷款债权的,不受前述价格和程序的限制。主债权转让,担保权利应一并转让,无需办理变更登记或重新办理抵、质押登记,原担保权对受让人继续有效,但应签订担保合同转让协议,或在债务转让协议中明确担保权利一并转让。担保权利有变化的,应与担保人协商一致,在转让协议中予以明确,否则担保人仅在原担保合同范围内承担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