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们家有一个亲戚的儿子在工作的时候侵犯了商业秘密,现在被公司的老板知道要去法院起诉去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主体是什么主体?

帮助10人 9.3w浏览 #知识产权 匿名 2018-08-09 圣安多尼堂区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90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商业秘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它是所有者的重要财产,而且这种财产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依据我国法律对商业秘密的界定,它所涉及的范围为两类:
      
    1.技术信息。它是指凭经验或技能所产出的,在实际中尤其是工业中适用的技术情报、数据或知识。它包括化学配方、工艺流程、未申请专利的设计、技术秘诀等。
      
    2.经营信息。它是指具有秘密性质的经营管理方法及与经营管理方法密切相关的信息和情报。它包括管理方法、企业营销战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等。
      侵犯商业秘密罪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非法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罪量刑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构成:
      客观要件
      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并且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1、首先,行为对象为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经营信息。据此,商业秘密具有以下特点:
      第
    一,商业秘密是一种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既可能以文字、图象为载体,也可能以实物为载体,还可能存在于人的大脑或操作方式中。
      第
    二,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的事项,即必须是仅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人知悉的事项。
      第
    三,商业秘密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经济利益,仅限于积极的经济利益,即能使权利人增加财产或者财产上的利益
      第
    四,商业秘密具有实用性,即具有直接的、现实的使用价值,权利人能够将商业秘密直接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第
    五,商业秘密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此外,商业秘密还具有使用权可以转让、没有固定的保护期限、内容广泛等特点。
      
    2、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提供商业秘密;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提供商业秘密。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
      第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这是上述第一种行为的继续。披露,是指将其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告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或者将商业秘密内容公布于众;使用,是指将自己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允许他人使用,是指允许他人将自己1陆获得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包括有偿与无偿两种情况。
      第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这是指合法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公司、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曾在公司、企业内工作的调离人员、离退休人员以及与权利人订有保守商业秘密协议的有关人员。
      第
    四,明知或应知前述第一种至第三种违法行为,而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这是间接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应知向其传授商业秘密的人具有上述违法行为,但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3、给权利人造成了重大损失。
      这里的重大损失,是指经济方面的重大损失,包括减少盈利、增加亏损、引起破产、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等。根据司法实践,给商业秘密权利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致使权利人破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追诉。值得注意的是,必须查明行为人所实施的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与权利人遭受重大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实施了盗窃商业秘密等行为,但该行为本身并没有造成权利人重大损失的,不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为商业秘密权 (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所拥有的合法权益) 以及受国家保护的正常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依本节第220 条之规定,单位亦能构成本罪主体。单位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在中国,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要件通常有如下几种:⑴ 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员、企业的职工或临时雇佣工等; ⑵ 现已离退休或转调的原企业的人员;⑶ 受委托并因而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如律师、专利代理人、经济顾问等; ⑷ 对企业有监督、检查、调查和管理权的人,比如审计人员、税务人员、主管行政机关人员、工商管理人员等; ⑸ 除上述四种人员可能因披露商业秘密而成为主体要件外,其他任何人员均可能因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而成为该罪的主体; ⑹ 依据合同或者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有关单位及直接责任人员。此外,为了获取和使用商业秘密与披露商业秘密的犯罪分子事先有通谋的单位或个人,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有意识地通过多种手段侵犯商业秘密。过失不构成本罪。至于行为人出于何种动机而实施犯罪,不影响本罪的成立,只是量刑时可考虑的情节。实践中,该罪的犯罪动机表现为:
    (1) 为了交换利益而披露商业秘密;
    (2)为自己从事不正当竞争而使用商业秘密;
    (3) 为击败同业竞争对手而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
    (4) 为出卖而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
    (5)为报复或泄愤而披露商业秘密。
    全文
    13 2018-08-09
  • 本地法律顾问团
    本地法律顾问团
    评分5.0 “态度非常好”
    咨询我
    ⑴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员、企业的职工或临时雇佣工等;
    ⑵现已离退休或转调的原企业的人员;
    ⑶受委托并因而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如律师、专利代理人、经济顾问等;
    ⑷对企业有监督、检查、调查和管理权的人,比如审计人员、税务人员、主管行政机关人员、工商管理人员等;
    ⑸除上述四种人员可能因披露商业秘密而成为主体要件外,其他任何人员均可能因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而成为该罪的主体;
    ⑹依据合同或者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有关单位及直接责任人员。此外,为了获取和使用商业秘密与披露商业秘密的犯罪分子事先有通谋的单位或个人,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所谓盗窃商业秘密,包括单位内部人员盗窃、外部人员盗窃、内外勾结盗窃等手段;所谓以利诱手段获取商业秘密,通常指行为人向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员提供财物或其他优惠条件,诱使其向行为人提供商业秘密;所谓以胁迫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是指行为人采取威胁、强迫手段,使他人在受强制的情况下提供商业秘密;所谓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商业秘密,是指上述行为以外的其他非法手段。例如,通过商业洽谈、合作开发研究、参观学习等机会套取、刺探他人的商业秘密等。
    2、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所谓披露,是指将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向第三人透露或向不特定的其他人公开,使其失去秘密价值;所谓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是指非法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具体情形。需要指出的是,以非法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人,如果将该秘密再行披露或使用,即构成双重侵权;倘若第三人从侵权人那里获悉了商业秘密而将秘密披露或使用,同样构成侵权。
    3、违反约定或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合法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可能是与权利人有合同关系的对方当事人,也可能是权利人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其他知情人,上述行为人违反合同约定或单位规定的保密义务,将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擅自公开,或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即构成对商业秘密的侵犯。
    4、第三人在明知或应知前述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仍然从侵权人那里获取、使用或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
    这是一种间接侵权行为。行为人知悉其为他人的商业秘密,并明知或应知系侵犯商业秘密的情形,依然获取、使用、披露该秘密,所以法律将这种行为也作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来对待。
    全文
    9 2018-08-0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46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请问一下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主体是什么主体?
一键咨询
  • 153****86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2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7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7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6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2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3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4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7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3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8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8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1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7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4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4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8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1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5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3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8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3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4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3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7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51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方济各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7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5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6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圣安多尼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7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5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模堂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1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5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风顺堂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花地玛堂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路氹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6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3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4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88****227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52****591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423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主体
在本罪中,犯罪主体是侵犯他人商业秘密的单位或个人,被侵犯商业秘密的一般是公司,也就是公司的机密被泄露或窃取。就本罪的实际司法实践来看,较有可能成为本罪犯罪主体的主要有几类:公司的内部人员、与公司有联系的专业人员和掌管使用商业秘密的主体。
10w+浏览
知识产权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
⑴ 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员、企业的职工或临时雇佣工等;⑵ 现已离退休或转调的原企业的人员;⑶ 受委托并因而知悉、掌握商业秘密的人,如律师、专利代理人、经济顾问等;⑷ 对企业有监督、检查、调查和管理权的人,比如审计人员、税务人员、主管行政机关人员、工商管理人员等。
10w+浏览
知识产权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体是谁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另外,单位也能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对于单位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另外,单位也能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对于单位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主体有哪些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另外,单位也能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对于单位犯本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本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