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朋友上周开车回农村的路上出了车祸,他跟我们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已经逃逸了,车丢在那,咨询下肇事逃逸可以扣车

帮助5人 4.8w浏览 匿名 2018-08-11 四川宜宾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于受害人或受损财物未做必要的抢救或处理或未按规定向公安机关报警,擅自逃离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行政、刑事责任无法确定和追究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肇事情况不明知,而驾车继续行驶,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所谓的“逃逸”在行为人的主、客观上无非是正常行驶行为的继续化,是交通肇事罪中的重要情形。
      构成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要素:
      
    (1)行为人的交通肇事行为必须达到“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程度,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上述严重后果而逃逸的,则不应认定该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仅能作为治安处罚的从重情节考虑。
      
    (2)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笔者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 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是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当然,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
      
    (4)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不应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我国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并不是单指的当场逃逸,也包括事后逃逸,关键是看行为人的主观目的与社会危害性,交通肇事后,虽及时将被害人送往医院抢救,但在之后却畏罪逃跑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量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 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3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和第2款第
    (1)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
    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2、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全文
    11 2018-08-1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0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我朋友上周肇事逃逸了,咨询下肇事逃逸可以扣车
一键咨询
  • 168****25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充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42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4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7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0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4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1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2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4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3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5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4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1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5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2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4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4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0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2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2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8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4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1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1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2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6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0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4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8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2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5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6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7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0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8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4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8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26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3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34****967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123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906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什么构成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是什么构成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肇事司机敲诈勒索罪量刑标准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准则主要包括:
首先,如果行为人实施了敲诈勒索罪并勒索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或多次进行此类行为的,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可能面临单一罚金类别的处罚;
其次,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罚金;
最后,若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及人民检察院有权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治安状况,在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上报至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批。
关于敲诈勒索罪的最终量刑判决,需依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例如勒索金额的大小、次数、手段以及是否存在自首、认罪悔罪、退赃退赔等因素。
这些因素的存在与否及其严重性,对于犯罪嫌疑人能否获得从轻处罚具有重大影响。
因此,如有必要,可委托专业刑事辩护律师提供协助,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妥善处理相关事务。
此外,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还需满足一定的财产数额与具体情节要求。
其中,敲诈勒索公私财产数额需达到较大标准,即在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之间。
至于情节方面,则需达到严重程度,两者择其一即可,否则便无法直接判定构成敲诈勒索罪。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2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债务人微信银行划扣的钱到哪里去了
[律师回复] 解析:
所谓扣划操作,即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遵循已生效的司法文书并严格依据法定程序,将其所保管之款项从原本所属之人转移至指定接受者名下。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具备法律约束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所涉财产部分,一旦正式生效后,其义务主体必须无条件地自行履行相应义务。
若义务主体有意拒绝履行,受害方即可请求人民法院实施强制执行。
在此过程中,人民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及存款等各类财产进行扣留与提取。
若不幸遭遇法院强制扣划,请及时联系扣划法院了解情况;
若法院的扣划行为符合法律规定,则视为合法扣划;
反之,若您认为法院的扣划行为存在违法之处,可向该法院提出异议。
关于强制执行,确实存在此类情况,但若您所提及的款项系法院依法扣划,则无法要求返还。
然而,若您通过申诉途径成功推翻原判决,便有可能通过执行程序实现执行回转。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
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有谅解书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涉案人员是否取得谅解书所带来的影响为:
1.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属的谅解书对于法院在对肇事者的量刑以及处罚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被告人获得被害人及家属的谅解之后,法院可依据该谅解书对被告从宽处理;
若情节较轻,甚至有可能争取到缓刑的机会。
此外,获取受害人的谅解亦是申请取保候审等程序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
2.若未取得谅解书,法院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肇事司机进行量刑判决。
刑事谅解书,通常是指在刑事案件中,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或者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最终结果达成和解协议,并由受害人一方出具的具有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
谅解书通常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具有酌情减轻、从轻的效力。
对于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而言,如未能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法院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其进行量刑判决,并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九条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九十条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借车给朋友肇事逃逸找不到人怎么办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借车给朋友肇事逃逸找不到人怎么办,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有哪些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主观肇事逃逸属于肇事逃逸吗
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一种违法行为。主要有两种情况: 人和车都在事故发生后逃离事故现场;弃车逃逸,即当事人将车留在现场,人逃离事故现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盗窃罪15周岁立案不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下列五种情况下,可视为未构成盗窃罪:
1、涉及未成年犯罪者(即年满十六周岁但尚未达到十八周岁的青少年);
2、行为人已全额退还赃物或赔偿损失;
3、行为人主动向司法机关自首;
4、行为人系受他人威胁参与盗窃活动,且并未分得赃款或所获赃款数额较小;
5、其他情节较为轻微、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的情况。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
审理盗窃案件,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形认定盗窃罪的情节:
(一)盗窃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的起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1、以破坏性手段盗窃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的;
2、盗窃残疾人、孤寡老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3、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
(二)盗窃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数额较大”的起点,但情节轻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赃、退赔的;
3、主动投案的;
4、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者获赃较少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三)盗窃数额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盗窃金融机构的;
3、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4、累犯;
5、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6、盗窃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7、盗窃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的;
8、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079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罪哪个严重
《刑法》里并没有肇事逃逸罪,这个行为涉嫌交通肇事罪,对司机的处罚比肇事逃逸行为更为严重,需要对行为人判3~7年有期徒刑,若是逃逸行为导致受害者死亡,可以对肇事的司机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男女判缓刑几率
[律师回复] 解析:
在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罪能否被判处缓刑,主要取决于该案件是否具备适用缓刑的条件。
严格来说,仅当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中的任意一项时,才可能予以缓刑判决:
首先,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情节相对轻微;
其次,被告人具有明显的悔过自新表现;
再者,若不对其进行关押,被告人亦不会再度对社会造成危害;
最后,宣告缓刑并不会对被告人所在社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除此之外,倘若被告人属于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正在孕期的女性或者年满七十周岁的老年人,同样应当考虑给予缓刑判决。
法律依据: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三十一条
对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可能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悔罪态度较好,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措施、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未成年被告人,人民检察院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主观恶性不大的初犯或者胁从犯、从犯;
(三)被害人同意和解或者被害人有明显过错的;
(四)其他可以适用缓刑的情节。
人民检察院提出对未成年被告人适用缓刑建议的,应当将未成年被告人能够获得有效监护、帮教的书面材料一并于判决前移送人民法院。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596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死亡的认定有何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这一犯罪概念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而且该肇事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认识,明确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引发了交通事故并撞伤了他人;
其次,被害者的死亡结果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最后,被害者的死亡原因必须完全由逃逸行为所引起,即除了交通肇事行为之外,没有其他因素或条件介入其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87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肇事逃逸逃逸扣多少分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肇事逃逸逃逸扣多少分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