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核心商密是重要的商业密秘,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几年?

10w+浏览 匿名 2019-07-04 甘肃白银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结论:不能超过2年。
    解析:
    1、保密协议的期限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一般不能超过2年。而保护公司商业秘密是没有期限规定的,即使保密协议到期后,劳动者仍然不得泄密公司的商业秘密,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3、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全文
    9 2022-05-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72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核心商密是重要的商业密秘,保存期限一般不超过几年?
一键咨询
  • 137****88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0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5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1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2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65****27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4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3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4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5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0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1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3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4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7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8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75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3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8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2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1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3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3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1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78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02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0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5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2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72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4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5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8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4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8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1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3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80****665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1****521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56****186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构成商业秘密的核心条件是哪些
1、不为公众所知悉(秘密性。2、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价值性。3、实用性。即通过运用商业秘密可以为所有人创造出经济上的价值,具有确定的实用性,是实现商业秘密价值性的必然要求。4、采取了保密措施(保密性。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伍佰万怎样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倘若行为人能够达到如下条件之一,将被判定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承担罚金责任:
第一,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超过100万元;
其次,其行为涉及到的公众存款对象人数多达150人;
最后,该行为给存款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万元以上。
其次,若行为人能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
第一,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超过500万元;
其次,其行为涉及到的公众存款对象人数多达500人;
最后,该行为给存款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万元以上。
最后,如果行为人能满足以下所有条件,那么他们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需缴纳罚金:
第一,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金额超过5亿元;
其次,其行为涉及到的公众存款对象人数多达5000人;
最后,该行为给存款人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亿元以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万元以上,同时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曾因非法集资受过刑事追究的;
(二)二年内曾因非法集资受过行政处罚的;
(三)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其他严重情节”。
第五条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一)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
(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0人以上的;
(三)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0万元以上的。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50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500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本解释第三条第二款第三项情节的,应当认定为“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不小心泄露商业秘密怎么办
泄露商业秘密在情节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双方也是可以先进行协议解决问题的;情节稍微轻的情况下,构不成犯罪的,可以通过诉讼或者是仲裁解决问题;在情节比较严重,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安处理。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开发商烂尾是否合同诈骗罪
[律师回复] 解析:
符合构成合同诈骗的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故意采用虚构事实的手法设立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署合同;
其次,利用伪造、篡改、失效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进行担保;
再者,不具备实际履行能力,却通过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式,引诱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并履行合同;
此外,在收取对方当事人所支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之后,行为人选择逃避藏匿;
最后,行为人还可能采取其他手段,如欺诈等方式,从对方当事人处获取财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78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夫妻之间是否存在侵占罪
[律师回复] 解析:
我们需明确指出,在合法婚姻关系中,确实存在着职务侵占的犯罪风险。
如果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任何一方或者双方擅自动用他们所注册成立并具备法人资格的夫妻公司的财产权益,非法据为己有,且所涉金额已经达到了刑法上规定的较大数量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即被视为职务侵占罪的嫌疑人。
职务侵占罪,即是指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各类机构中的从业者,通过利用自己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所在单位的资产非法占为己有的违法行为,且涉案金额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数量门槛方可被认定为此类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
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何为商业秘密 什么是商业秘密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想发展的更好,除了要有技术上面的进步之外,其实还需要对自身的商业秘密做出保护,如果出现商业秘密外泄,必然会导致企业利用遭受重大损失,而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导致企业破产倒闭。那究竟什么叫商业秘密呢?下文中,小编为你做详细解答。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与量刑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一项特殊的法律条文,其指的是任何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通过其他变相手段吸收公共存款,并对金融市场秩序产生严重扰动的违法行为。
该罪行所指向的客体,是我们国家稳健有序的金融管理体制。
而本罪的犯罪对象,主要涉及的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吸收来的存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存款”特指那些存款人将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再向存款人支付相应利息的一种经济活动。
至于“公众存款”,则是指存款人并非特定的某一个或几个个体,而是涵盖了广泛的社会群体。
若存款人仅限于少数个人或者是特定的,那么就不能被认定为是公众存款。
在客观层面上,本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以非法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进行吸收存款,从而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第二,以变相提高利率的方式吸收存款,同样会对金融市场秩序构成干扰;
第三,依法没有取得从事吸收公众存款业务资质的单位,擅自吸收公众存款,这无疑会对金融市场秩序带来极大的冲击。
本罪属于典型的行为犯,也就是说,只要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并对金融市场秩序造成扰乱的行为,便足以构成本罪的既遂状态。
在主体方面,本罪的主体可以是任何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单位在内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在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心态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必须明确知道自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将会对金融市场秩序产生扰乱性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只有过失才不会构成本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商业秘密的存续期间有多久
权利人与义务人即使没有约定保密期限,只要该项商业秘密未被公开,仍然具有经济价值,且权利人对其采取了合理的保密措施,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商业秘密,则知悉该商业秘密的单位和个人就应当继续履行保密义务,直到该项商业秘密公开为止,即当事人保密义务的期限与商业秘密的存续期限相同。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素包含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所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即违背了国家有关金融管理领域的法律法规,针对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团体及个体在内)进行吸收资金的活动。
这种行为必须满足以下四项基本要素:
首先,其筹集资金的行为并未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批,或只是借助合法经营的外衣来掩饰;
其次,其吸纳资金的方法主要采用媒体、产品发布会、传单、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向全社会公开宣传;
再次,其通常会向社会大众做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多种方式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或者给予相应的回报;
最后,其吸收资金的对象往往是不特定的人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众”。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51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商业秘密重要吗,如何保护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非常重要,这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产经营收益。1、企业要规定出商业秘密的具体内容,确定秘密等级,明确接触人员范围,制定严格的借阅办法,减少泄密的可能2、建立内部监控设施、防盗系统3、建立公司保密制度。
10w+浏览
知识产权
工业土地性质变更商业怎么操作
[律师回复] 解析:
1.原土地使用者应向国土资源部门提出正式申请,请求收回土地使用权;
同时,原土地使用者需委托符合双方共同认定要求的评估机构,为该地块设定合理的补偿金额,以便对原土地使用者进行公平合理的补偿。
2.收到申请之后,国土部门将依据规划部门出具的新规划以及地块调整后的具体使用性质等相关规定,结合政府公开的土地出让金标准、土地成本、市场教育参考价格以及近期邻近宗地的交易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经过规划、国土、财政、监察等多个部门的集体审议,最终确定土地出让的起始价格,并由土地交易机构按照法定程序组织实施招拍挂出让活动。
3.经过招拍挂出让环节后,新的土地使用者将会诞生。
新的土地使用者需要与土地交易机构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成交确认书,并且还须与国土部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按合同规定如约支付土地出让价款。
4.当土地使用者依照土地出让合同全额支付完毕所有土地出让价款后,便可着手办理土地使用权证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快速解决“征地拆迁”问题
当前616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