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最近我一个朋友找我吃宵夜喝酒诉苦,听说他的弟弟因为犯事了,最近在警察局接受调查当中,家里人知道了都非常的担心,请问,共同过失犯罪从犯认定的情形有哪些

帮助10人 3w浏览 匿名 2019-07-31 四川雅安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由于对共同犯罪的共同性的本质的理解不同,刑法理论界对“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成立”得出了肯定与否定两种结论,同时,亦有学者主张限定的肯定说。
    肯定说一般为行为共同说与目的行为论者的学者所主张。行为共同说是主观主义的共犯理论。该学说认为犯罪是行为人主观恶性的表现,而共同犯罪的“共同”正是共同恶性的体现,而共同犯罪的行为不过是实现共同犯罪人主观恶性的东西。因此,共同实行犯只要主观上有自然行为之共同意思,客观上具有共同行为就足以构成。因此,过失不影响共同犯罪的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是成立的。而目的行为论者将过失行为理解为一种不注意的目的行为,也是一种意思行为,当然可能构成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
    否定说一般为犯罪共同说学者所主张。犯罪共同说是客观主义的共犯理论。该理论主张,共同犯罪是两个以上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共同参与实施一个犯罪,因此,需要行为人有对构成要件结果之认识及对于这种结果的希望或者放任等故意的共同要素。因此,在犯罪共同说的支持者看来,共同犯罪的意思联系至关重要,而共同过失犯罪不可能具有这种意思联络,因此不可能成立共同过失犯罪。
    限定的肯定说则认为,一般不成立共同过失犯罪,但当各共同行为人负有法律规定的共同注意义务并共同违反了该义务时,就应当肯定过失的共同正犯。持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为日本学者大冢仁,其认为,“在进行适应犯罪论体系的考察时,就可以看出其(过失犯)成立共同正犯的余地”,并认为,成立共同过失犯罪,“从实质上看必须存在着二人以上者共同进行了包含着发生属于某犯罪要素的一定结果的高度危险性的行为,而且,在法律上处理它时,可以课于各个共同行为人共通的防止结果的注意义务”,“在基于数个行为人的过失惹起了犯罪性结果的场合,不是只根据行为人间存在共同行为就当然能够成立过失犯的共同正犯的,只限于共同行为人具有共通注意义务并且存在共同的违反时,才能认为成立过失犯的共同正犯”。
    全文
    8 2019-07-31
  • 律图法律服务团
    律图法律服务团
    咨询我

    一、共同过失犯罪存在的情形
      其
    一,论以同一罪名。即是说在共同过失犯罪中,虽然存在不同的实施过失行为之人,其过失行为共同造成危害结果之发生,但他们的过失行为触犯的是同一罪名,故应以同一的过失罪分别予以定罪。例如前述甲乙二人高楼推物共同疏忽而致砸死路人一案中,他们的行为均触犯了过失致人死亡罪,所以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对甲乙二人之行为分别定罪。
      其
    二,论以不同罪名。也即对共同过失犯罪中各行为人所实施的过失行为分别以不同罪名予以定罪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罪名相异之情况,主要是由各行为人的具体过失行为以及其所具有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对此又可区分为两种情况:
    (1)在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之过失行为相结合而构成的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况下,通常对一般主体按其行为所触犯的具体过失犯罪确定罪名,而对特殊主体则亦依其自身行为所触犯的具体过失犯罪来确定罪名。例如在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事故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便包括有关领导、林场工人和外流人员。对有关领导,应基于其特殊身份而追究其玩忽职守罪之罪责;对于有关林场工人,应根据其具体犯罪事实而论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对于外流人员,则应以失火罪定罪处罚。
    (2)在各行为人均为特殊主体因而构成的共同过失犯罪的情况下,主体身份和行为情况之不同,也决定需对各行为人之行为论以不同罪名。比如在四川綦江虹桥垮塌案中,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包括各级领导、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和包工头,他们都具有特殊身份,这就需要根据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不同身份而对其行为论以相应之罪名。对有关领导应视其犯罪事实而以玩忽职守罪定性;对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则应论以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对包工头则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论处。
      
    二、共同过失犯罪法规
      我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过失犯罪的处罚在共同犯罪中,由于各行为人主观上都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且在这一主观心态的支配下在客观上都实施了共同犯罪行为,因此,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实行共同负责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即各犯罪人首先应当对其参与的整个共同犯罪负责;至于其具体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之大小,则又应当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实际作用来裁量。而与之不同的是,共同过失犯罪的各行为人之间欠缺共同故意的意思联络,行为人的行为只是在各自独立的单个意识和意志的支配下所实施的。这也就意味着对其不能予以共同处罚,而只能按照各行为人所触犯之罪分别定罪处罚。就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问题而言,中国1997年刑法第25条第2款明确规定“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对此,前文亦已有详述,此处不赘。下面简要论述一下共同过失犯罪的刑罚裁量问题。
      司法实践中,对共同过失犯罪之各行为人具体裁量刑罚时,首先应当明确,对于共同过失犯罪的各行为人之过失行为分别定罪,并不意味着各共同过失犯罪人须承担相同之刑责。尽管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过失行为共同造成了一个危害结果,但相互的过失程度可能不尽相同,其过失行为对共同的危害结果所具有的作用力也可能是彼此不一的。易言之,各共同过失犯罪人之间也存在一个罪责大小的问题,应分别视不同情况而处以轻重有别的刑罚。
      
    三、共同过失犯罪处罚
      具体量刑时,主要应考虑各共同过失犯罪人的过失程度极其危害行为对危害结果的原因力的大小。
      其
    一,过失程度。共同过失犯罪人的罪责大小,首先取决于过失程度。凡是过失程度大的,罪责也大;过失程度小的,罪责也小。至于各共同过失犯罪人过失程度的考察,则应将过失程度的一般考察方法与共同过失犯罪的特点结合起来加以认定。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看注意义务的要求程度。这需要根据行为人所从事的活动、业务及所实施的行为加以判断。据此,对于行为人的注意义务要求程度越高,则其过失程度就越高;反之,对其注意义务要求越低,则注意义务就越低。
    (2)看注意义务的可履行程度。行为人被赋予的注意义务的可履行程度,决定了行为人的过失程度。注意义务越容易履行,而行为人却未能履行的,则其过失程度就越重;反之,注意义务越难履行,而行为人也未能履行的,则其过失程度就越轻。
    (3)看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程度。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的程度愈强,其过失程度愈强;违反注意义务的程度愈弱,则其过失程度愈弱。此外,犯罪过失的程度还受到行为的动机与起因等其他诸种因素的影响,这是我们考察行为人之过失程度时,也需要把握的。
      其
    二,原因力之大小。共同过失犯罪人的罪责大小,还决定于各过失行为对于危害结果的原因力之大小。原因力大小的认定,一般应建立在过失程度相同或相当的基础上。在过失程度相同的情况下,过失行为对于危害结果的原因力大的,其罪责也大;原因力小的,其罪责也小。
    全文
    14 2019-07-3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08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共同过失犯罪从犯认定的情形有哪些啊,是怎么规定的
一键咨询
  • 151****77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1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攀枝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5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4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5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4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7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2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7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4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1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6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1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4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0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6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5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6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2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达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0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8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遂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0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5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6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乐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元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宜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5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7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8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1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5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2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4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内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雅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3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眉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自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2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5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成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0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6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0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资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7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2****532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511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5****839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失职构成要件有哪些啊?
失职构成要件有: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2、渎职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罪的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故意,少数出于过失,故意与过失的具体内容因具体犯罪不同而不同。本章犯罪没有目的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共同过失犯罪区分主从犯吗?
过失犯罪也区分主犯从犯的,在过失犯罪中,如果有多人构成共同犯罪,则根据在犯罪中所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可以分为主犯和从犯,对于主犯,要按照对应罪名处罚,而从犯的处理则应当是从轻。判定过失犯罪,主要看主观上是故意还是过失。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的情形有哪些
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不构成犯罪,也就无胁从犯之说;对于先是被迫参加,而后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实施犯罪的,不宜定胁从犯;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定胁从犯。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的有什么情形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的有什么情形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13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的情形有什么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的情形有什么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