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的诉讼时效如何规定
[律师回复] 行政诉讼法规定,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是 6 个月。也就是说呢,从咱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做出的那一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不过要是涉及到不动产的案件呢,像房屋征收这类的,诉讼时效就变成 20 年。而其他的案件呢,如果从行政行为做出之日起,超过 5 年才提起诉讼,那人民法院可就不会受理。
这里还有个特殊情况哦,如果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是其他并非自身的原因,导致耽误了起诉期限,那被耽误的时间是不算在起诉期限里面的。
另外呢,要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想要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他们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后的 2 个月内要是不履行,那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呢,如果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有另外的规定,那就得按照那个规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