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构成诈骗罪的四个要件是什么
[律师回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司法实践,构成诈骗罪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要件,缺一不可:
一、客体要件
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保护的是合法财产权益,包括现金、物品、虚拟财产(如游戏装备、数字货币)等。
排除情形:若欺骗行为侵犯的是人身权利(如拐卖妇女儿童)或非法利益(如赌资),则不构成诈骗罪。
二、客观要件
通过欺诈手段骗取数额较大的财物
欺诈行为
形式:虚构事实(如伪造身份、编造项目)或隐瞒真相(如隐瞒合同关键条款)。
程度:需足以使普通人陷入错误认识(例如谎称“投资年收益50%”)。
因果关系
被害人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 → 基于错误认识自愿处分财产 → 行为人获得财产 → 被害人遭受损失。
关键点:若被害人未处分财产(如盗窃)或未陷入错误认识(如明知是骗局仍转账),则不构成诈骗罪。
三、主体要件
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年满16周岁且精神正常者均可构成本罪。
特殊情形:单位不构成诈骗罪,但单位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可能被追究个人责任。
四、主观要件
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故意性: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他人财产损失,仍积极追求该结果。
非法占有目的:
表现为“不想还”或“不能还”(如将资金用于赌博、挥霍)。
若因经营失败无力偿还,可能属于民事纠纷而非刑事犯罪。
实务要点
数额标准(2024年司法解释)
3000元至1万元:数额较大(立案标准)
3万元至10万元:数额巨大
50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
注:各地可结合经济水平调整标准,如河北将“数额较大”定为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