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干活腿骨折怎么赔偿多少钱
[律师回复] (一)确定是劳动关系还是雇佣关系非常关键。判断劳动关系一般看劳动者是否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是否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等。比如单位有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要遵守单位的上下班时间等,通常可认定为劳动关系;而雇佣关系更多是一方提供劳务,另一方支付报酬,双方相对比较松散,不存在隶属管理关系,像临时请人帮忙做个短期的工作。
(二)如果确定是劳动关系且属于工伤:
1. 工伤认定:一般由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要是用人单位没有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直接提出申请。准备好相关材料,比如劳动合同、医疗诊断证明、事故发生的相关证据等。
2. 劳动能力鉴定:认定为工伤后,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来确定伤残等级。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按照他们的要求配合检查等。
3. 赔偿:不同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不同。主要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等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等,大部分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
(三)如果是雇佣关系:
1. 责任承担:根据双方过错承担相应责任。比如雇主没有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导致雇员受伤,雇主可能承担较大责任;如果雇员自身操作不当也有一定过错,那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2. 赔偿费用:雇主可能需要承担医疗费(根据实际医疗支出,凭票据)、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级别和时长计算)、残疾赔偿金(如果构成残疾,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标准计算)等费用。具体赔偿数额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像医疗费用票据、伤残鉴定结果等都是确定赔偿数额的重要依据。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