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离婚财产分割法律规定可参考以下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九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1、双方协商决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男女平等。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条第二款: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3、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第一款: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妻双方选择离婚的方式包括了协议离婚与诉讼离婚,无论是哪种离婚方式,对于夫妻双方婚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双方都应有一个合理的分配。我国法律规定了夫妻双方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下面请跟随律图小编来了解一下最新离婚财产分割原则是怎样的。
一、最新离婚财产分割原则
第一、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在分割共同财产时,双方应有平等的权利,不能因为一方经济收入较低、没有经济收入而少分或部分给他(她)财产。
第二、坚持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目前我国妇女的经济条件和男子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在财产分割上适当照顾妇女和儿童的利益,给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适当多分一些财产。
第三、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一方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和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但有过错,不代表就会“净身出户”。
......
在对离婚财产进行分割的时候,如果离婚夫妻之间已经产生了争议的话,肯定就不能协议离婚,但此时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而法官在对财产做出处理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原则。那到底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原则都有哪些呢?请跟随律图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夫妻离婚财产分割原则都有哪些
离婚时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依照规定,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时,应当坚持贯彻以下原则:
(一)男女平等原则。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财产权利平等是男女平等的一项重要内容。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所有权,因此,离婚时享有平等的财产分割权。对共同债务,则有平等的清偿义务。不能将财产只判给一方,而不分给有过错的另一方;不允许以多占有财产作为离婚的交换条件;更不允许财产在谁手中即归谁。
......
很多时候,婚姻关系的破裂是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其中一方做出了什么破坏婚姻关系的事情。比如说出轨、家暴这些,这都是属于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一般对于这种原因的离婚诉讼请求,其实法院都会判决离婚的。下面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过错方离婚财产分割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一、过错方离婚财产分割比例是怎么规定的?
过错方适量少分,具体由法院法官裁量,无过错方还可主张离婚损害赔偿
二、怎么分夫妻共同财产?
1、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2、夫妻以书面形式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的,离婚时应按约定处理。
......
音频300人收听
图文刘婉芬律师回答
音频949人收听
文章4202人阅读
文章4046人阅读
文章1人阅读
音频619人收听
音频302人收听
文章1815人阅读
文章1445人阅读
图文吴雯怡律师回答
图文陈文龙律师回答
图文刘双律师回答
图文徐跃峰律师回答
图文刘双律师回答
图文陈文龙律师回答
音频907人收听
音频823人收听
音频755人收听
音频765人收听
音频841人收听
文章5582人阅读
视频2040人收看
文章6248人阅读
文章5670人阅读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