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详情

连云港市长瑞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与连云港市XX公司、柳XX劳动争议一审民事判决书

  • 劳动工伤
  • (2014)新民初字第02110号

律师价值

委托诉讼代理人
胡进律师

案件详情




原告连云港市长瑞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住所地连云港市新浦区海连东XX。


法定代表人顾XX,总经理。


原告连云港市XX公司,住所地连云港市新浦区大成XX。


法定代表人刘XX,总经理。


两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徐XX,江苏XX律师。


两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胡进,江苏XX律师。


被告柳XX。


委托代理人葛XX,江苏XX律师。


原告连云港市长瑞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连云港市X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诉被告柳XX劳动合同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杜XX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XX公司、XX公司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徐XX、胡进、被告柳XX委托代理人葛XX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XX公司、XX公司诉称,被告原为XX公司派遣职工,双方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原告XX公司派遣被告至XX公司工作,后XX公司与被告协商一致解除了劳动关系,XX公司按规定支付了经济补偿金。被告诉至新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新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原告XX公司支付被告部分加班工资,原告XX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现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令两原告不承担支付被告加班费责任。


被告柳XX辩称,1、两原告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程序出现错误,本案符合法律规定的一裁终局情形。2、本案增加XX公司为诉讼主体错误,因本案劳动仲裁以后,只有XX公司提出了撤销申请,XX公司并没有提起,故XX公司不能作为本案的诉讼主体。3、加班费的给付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仲裁裁决符合法律规定。


经审理查明,原告XX公司与原告XX公司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关系。2006年1月1日,被告柳XX至XX公司处从事驾驶员工作,与XX公司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被派遣至XX公司处工作,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双方约定实行效益工资分配方式,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双方约定基本工资为每月700元,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双方约定实行基本工资加效益工资分配方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被告柳XX月工资为1900元。2009年4月14日,连云港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被告XX公司驾驶员、押运员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另查明,2010年8月12日,被告柳XX向连云港市新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要求两原告支付延时工资、休息日加班工资、法定节假日工资。2010年12月26日,连云港市新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劳动争议作出裁决,裁决两原告连带给付被告柳XX2008年8月14日至2009年4月14日期间的休息日加班工资3092.54元、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1304.66元,共计4397.20元,并告知原、被告“当事人如不服本裁决,可以自收到本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本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原告XX公司对该仲裁裁决不服,向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劳动仲裁,连云港市中级人法院经审查后将本案移送我院审理。被告柳XX则表示对于仲裁裁决的内容予以认可。


上述事实,有原、被告的当庭陈述及原告举证的仲裁裁决书、劳动合同书、员工管理制度、员工薪资管理办法、连劳社发(2009)88号文、民事判决书以及被告提供的油库准入证、行车记录、工资存折、仲裁裁决申请书、传票以及本院调取的连云港市新浦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卷宗等在案予以证实。


本院认为,本案属于一裁终局案件,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认为属非一裁终局案件,并据此告知当事人诉权及行使诉权的期限,即“当事人如不服本裁决,可以自收到本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本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对该裁决不服,仍应按照仲裁裁决告知的权限和期限向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故本案依法应由本院审理,本案诉讼程序并无错误。本案两原告XX公司与XX公司系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本案系用工单位XX公司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XX公司作为劳务派遣单位应作为共同当事人参加诉讼,被告辩称XX公司不能作为本案诉讼主体的观点,本院不予采纳。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本案被告未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2008年8月14日至2009年4月14日期间其存在加班的事实,且被告主张已超过仲裁时效,故两原告不应再给付被告2008年8月14日至2009年4月14日期间的加班费用。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五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原告连云港市XX公司、连云港市长瑞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不承担给付被告柳XX2008年8月14日至2009年4月14日加班工资的责任。


案件受理费用10元(原告已预交),由被告柳XX承担,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杜XX



书记员  沈XX


法律条文及上诉须知附录


一、法律条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二条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为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双方当事人。


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为共同当事人。


第二十七条第一款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二、上诉须知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现将有关上诉事宜告知如下:


当事人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八条规定的上诉及相关权利、义务。


上诉人上诉时未交纳上诉费的,应自递交上诉状之日起七日内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同时将缴款凭证提交本院,逾期未交纳或者未将交纳凭证提交本院,逾期未交纳或者未将交纳凭证提交本院,亦未提出司法救助申请或者申请司法救助未获批准的,本院将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报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本上诉须知与《催交上诉费通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收款人: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账号:440XXXX0009094


开户行:连云港市XX


  • 2014-06-15
  • 连云港市新浦区人民法院
  • 原告
声明:以上内容由相关作者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可通过意见反馈联系删除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本文字,预估阅读时间分钟
浏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