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详情

专利侵权案件当事人被起诉索赔439万元,经过二审代理成功驳回对方起诉

  • 知识产权
  • (2019)闽民终668号裁定书
知识产权
郭守明律师 在线
上海兰迪(福州)律... 主办律师
  • 5.0
    用户评分
  • 1015
    服务人数
  • 8
    执业年限
  • 2分钟内
    平均响应

律师价值

本案原告委托了两名律师进行起诉,并且通过公证的方式购买到了被告的产品,准备相当充分,而且当地的知识产权局已经认定了被告侵权,情况对于被告非常不利,极有可能赔偿过百万元。代理人通过认真分析原告的证据,认为原告提交的转让协议等证据均存在关联企业恶意串通的嫌疑,专利转让的效力、合法性存在问题,于是重点从专利转让的效力入手进行辩论。最终,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经过认真的庭审调查核实,采纳了代理人的意见,认为涉案专利转让无效,驳回了原告的起诉,被告不承担任何责任。

案件详情

  原告(对方)起诉:原告享有涉案发明专利,2018年3月,原告向当地知识产权局提出处理申请,知识产权局认定被告构成侵权,责令被告停止制作销售。2018年5月,原告通过公证向被告购买了侵权产品。被告的侵权行为导致原告销量严重下滑,至今减少了18600台的销量,经济损失至少达到437万元,以及制止侵权的合理费用2万元,被告应赔偿原告439万元。
因公证购买侵权产品的费用是打到被告的股东账户,因此被告公司与股东财产混同,应对于439万元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本代理人主要代理意见:1、原告不享有涉案专利权,不是适格的诉讼主体。据原告提交的证据《专利登记簿副本》以及被告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可以看出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于涉案专利进行的是更正登记,即因之前的转让登记错误而进行变更、纠正,所以在最新的《专利登记簿副本》上并未留下任何原告的信息,因为涉案专利设置有质押权,原告受让涉案专利权是自始无效的。2、原告提交的《专利转让协议》、《专利独占实施许可合同》等均构成双方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属于无效合同,本案属恶意诉讼。3、被告股东与被告公司财产相互独立,原告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财产混同,被告股东不应承担任何责任。
法院判决: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部分采纳代理人意见,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30万元,被告股东不承担责任。被告不服上诉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采纳了代理人的意见,改判驳回原告的起诉。


  • 2019-07-11
  • 被上诉人
  • 胜诉
声明:以上内容由相关作者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可通过意见反馈联系删除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本文字,预估阅读时间分钟
浏览全文
郭守明律师
您是否要咨询郭守明律师
5.0分服务:1015人执业:8年
郭守明律师
13501201****6034 执业认证
  • 上海兰迪(福州)律师... 主办律师
  • 合同事务 知识产权 刑事辩护
  •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洪山镇华润万象城三期TB栋18层02-04单元
郭守明律师,福建师范大学行政法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敏捷的法律思维,能够对于各类案件纠纷所涉及的法律...
  • 157 0591 4679
  • 15705914679
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