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什么表现可以认定其构成虚假破产罪

更新时间: 2022-06-07 14:51:39
律师解答:
虚假破产罪的认定主要看公司和企业是否有以下行为:如果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那么就有可能构成虚假破产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
【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96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什么表现可以认定其构成虚假破产罪
一键咨询
  • 165****2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2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8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8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5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5****61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8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6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3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8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6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8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7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2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4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7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0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1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6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6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5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3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1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7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0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7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0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3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6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6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1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3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4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0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0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虚假离婚在实践中的表现
1、夫妻双方假离婚,以达到拆迁补偿、转移财产、逃避债务等目的。2、夫妻双方假离婚,以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的处罚。3、离婚诉讼过程中,伪造证据,虚构债权、债务,以达到多分财产,少承担债务的目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我的一个朋友的远房表叔开了一家公司,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虚报破产,所以想了解一下虚假破产罪构成要件
[律师回复] 以下是虚假破产罪构成要件:
1、虚假破产罪的犯罪主体
根据《刑法》的规定,虚假破产罪的主体也仅限于公司、企业,接受刑事处罚的也还是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采用这种代罚制的立法,目的也是更好地保护债权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合法利益。
2、虚假破产罪的犯罪行为方式
我国刑法对企业在清算时隐匿财产或者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财产,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规定为妨害清算罪,进行刑事处罚。但近年来一些企业为逃避债务,在破产清算前就非法转移、隐匿或处分财产,或根本不具备破产条件,通过非法转移、隐匿或处分财产、虚构债务等方式造成资不抵债的假象,申请进入破产程序,叫达到逃债目的。这些行为不仅违背社会诚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而且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呐社会稳定,危害十分严重。
所谓虚假破产行为,是指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虚构破产的原因和条件,然后启动破产程序的行为。行为内容具体包括:

(1) 虚构破产的原因和条件,主要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等手段。“隐匿财产”,是指将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全部或部分予以隐瞒、转移、藏匿,或者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财产清单作虚假记载,或者采用少报、低报的手段,故意隐瞒、缩小企业财产的实际数额。
“承担虚构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或夸大企业的负债状况,目的是造成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
“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是指采用以上两种手段以外的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如在未清偿债务之前将企业财产无偿转让,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受让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放弃债权、对公司财产进行分配等情形。
上述三种行为只要实施一种即可。

(2) 启动破产程序。虽然《刑法》修正案(六)第6条并没有明确规定本罪在客观方面必须启动破产程序,但是,根据企业破产法的相关规定,破产必须由债务人或债权人或者清算组主动向法院提出申请,才能启动破产程序。因此,虚构破产的原因和条件并不能自动导致企业虚假破产的结果。要想虚假破产,还必须启动破产程序。这两个行为缺一不可,两者共同构成虚假破产行为。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虚假破产罪怎么定罪
[律师回复]
一、什么是虚假破产罪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二、应该怎么认定虚假破产罪呢
(一)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
(二)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1、必须实施了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其他转移财产、处分财产的行为。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等财产全部或部分予以隐瞒、转移、藏匿。承担虚构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其他转移、处分私分财产,是指《破产法》第三十五所规定的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以及放弃自己的债权等等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情形中任何一种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就符合了这一客观的行为要件。
2、必须实施了虚假破产。即债务人在未发生破产原因的情况下,通过抽逃、隐匿或转移财产等手段,虚构伪造破产原因,申请宣告破产,以逃避债权人的追索,从而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这里的虚假破产是指,企业未达到破产界限,伪造破产原因,申请破产,而非真实破产。
3、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即必须是给债权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这里的债权人是指因公司、企业举债而与公司、企业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债券持有人以及经济合同中享有债权的人等,“其他人”是指公司、企业的职工、国家税收部门等等。
(三)主观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由任何公司、企业构成。即根据《破产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具备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符合。但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是犯罪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四)主体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本罪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方面往往是为了逃债。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上文就为您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是虚假破产罪,以及应该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从我国刑法对虚假破产罪的有关规定来看,行为人实施虚假破产,必须“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才能构成虚假破产罪。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哪些情节属于“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标准往往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建议这类案件的当事人最好可以聘请专业的刑辩律师来为其进行诉讼,律师毕竟有着多年的诉讼经验,在为当事人进行辩护时往往更有技巧,能够最大可能地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离婚时虚假债务有哪些表现
1、债权人多数都是债务人的亲戚朋友。2、这类虚假债务通常并没有书面的借据或者欠条,往往都是进行的口头约定。3、债权人对借款用途不清楚,而债务人也无法实际说清楚借款的用途。4、借款的金额比较少,因为小金额的借款可以假借一些借口糊弄过去。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什么是虚假破产罪,应该怎样认定虚假破产罪呢?
[律师回复]
一、什么是虚假破产罪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二、应该怎么认定虚假破产罪呢
(一)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
(二)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1、必须实施了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其他转移财产、处分财产的行为。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等财产全部或部分予以隐瞒、转移、藏匿。承担虚构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其他转移、处分私分财产,是指《破产法》第三十五所规定的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以及放弃自己的债权等等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情形中任何一种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就符合了这一客观的行为要件。
2、必须实施了虚假破产。即债务人在未发生破产原因的情况下,通过抽逃、隐匿或转移财产等手段,虚构伪造破产原因,申请宣告破产,以逃避债权人的追索,从而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这里的虚假破产是指,企业未达到破产界限,伪造破产原因,申请破产,而非真实破产。
3、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即必须是给债权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这里的债权人是指因公司、企业举债而与公司、企业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债券持有人以及经济合同中享有债权的人等,“其他人”是指公司、企业的职工、国家税收部门等等。
(三)主观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由任何公司、企业构成。即根据《破产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具备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符合。但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是犯罪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四)主体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本罪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方面往往是为了逃债。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上文就为您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是虚假破产罪,以及应该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从我国刑法对虚假破产罪的有关规定来看,行为人实施虚假破产,必须“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才能构成虚假破产罪。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哪些情节属于“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标准往往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建议这类案件的当事人最好可以聘请专业的刑辩律师来为其进行诉讼,律师毕竟有着多年的诉讼经验,在为当事人进行辩护时往往更有技巧,能够最大可能地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9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虚假出资的主要表现有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并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虚假破产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一、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
(一)本罪的行为构成
1、本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是犯罪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而且行为人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事,过失则不构成本罪。
2、本罪的主观主面只能是出于故意,而且是直接故意。虚假破产罪是在一种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利用特定手段实施的欺诈行为,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明知其行为会导致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受到损害的,但仍采取隐瞒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等多种手段,积极转移和处分财产,造成资不抵债的假象,从而实施破产。
(二)本罪与其他犯罪的界限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往往会实施多个行为将大量资金隐匿或转移,然后伪造有关会计文件和商业帐簿,掩盖资金的真实流向,通过不真实的会计资料等文件,制造企业资不抵债的假象,再申请破产。本罪与妨害清算罪同属于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管理秩序犯罪,且本罪作为第162条之二附设于妨害清算罪之下。这表明两罪旨属于故意犯罪,而且在侵犯罪客体上具有一致性。
二、虚假破产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本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二)》: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隐匿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承担虚构的债务涉及金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价值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4、造成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十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应清偿的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得不到及时清偿,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6、其他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情形。本罪属于结果犯,行为人不仅要实施虚假破产的行为,而且要给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失,才构成本罪,才能予以追诉。
(二)本罪的处罚标准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9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虚构注册资金罪的认定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虚报注册资本罪[释义]本罪是指申请登记公司者提交虚假的证明文件或者采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虚报注册资本进而骗取公司登记,虚报资本巨大,后果严重或其他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条文] 第一百五十八条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报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相关法律]《公司法》 第二百零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责令改正,对虚报注册资本的公司,处以虚报注册资本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对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公司,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说明] 一、《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万元、30万元、l0万元三个档次,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1000万元。如果实有资金不足最低额而虚报资本,或实有资金已到最低资本额但虚报夸大注册资本虚报部分达到“巨大”,造成后果严重域其他情节严重测构成本罪。至于“数额巨大”的起点,沿海发达地区一般确定在100万元或注册资本最低限度的一倍以上。所谓后果严重,一般是指因虚假注册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数量巨大无法追回,或在企业破产时无法补足出资恶意避债的。 二、本罪主体包括单位和个人,对单位犯罪实行双罚。 三、本罪主体在执行刑事罚没之前,如有民事赔偿责任而其财产不足支付时,应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以保证他人的民事权益,但非本罪而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除外。因你提供的材料太少无法给你较明确的答复,建议当面或者电话咨询律师,或委托律师为你提供法律帮助,如果需要帮忙,你可以与我联系。
虚假破产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一、什么是虚假破产罪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二、应该怎么认定虚假破产罪呢
(一)客体方面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
(二)客观方面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
1、必须实施了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其他转移财产、处分财产的行为。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等财产全部或部分予以隐瞒、转移、藏匿。承担虚构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其他转移、处分私分财产,是指《破产法》第三十五所规定的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以及放弃自己的债权等等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情形中任何一种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就符合了这一客观的行为要件。
2、必须实施了虚假破产。即债务人在未发生破产原因的情况下,通过抽逃、隐匿或转移财产等手段,虚构伪造破产原因,申请宣告破产,以逃避债权人的追索,从而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这里的虚假破产是指,企业未达到破产界限,伪造破产原因,申请破产,而非真实破产。
3、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即必须是给债权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这里的债权人是指因公司、企业举债而与公司、企业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债券持有人以及经济合同中享有债权的人等,“其他人”是指公司、企业的职工、国家税收部门等等。
(三)主观方面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由任何公司、企业构成。即根据《破产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具备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符合。但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是犯罪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四)主体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本罪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方面往往是为了逃债。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上文就为您简单介绍了一下什么是虚假破产罪,以及应该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从我国刑法对虚假破产罪的有关规定来看,行为人实施虚假破产,必须“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才能构成虚假破产罪。但在司法实践中,认定哪些情节属于“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标准往往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建议这类案件的当事人最好可以聘请专业的刑辩律师来为其进行诉讼,律师毕竟有着多年的诉讼经验,在为当事人进行辩护时往往更有技巧,能够最大可能地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房地产虚假广告有什么表现
不具备销售条件,擅自通过媒体或展销会等形式发布房地产广告。发布虚假广告承诺与实际不符,或者根本无法兑现。广告内容不规范,包括不按规定刊登预售许可证号或刊登虚假预售许可证号和禁止的广告用语及不按规定明示价格、面积等内容。盗用其他项目预售许可证进行广告宣传。
9.4w浏览
如何认定虚构借款用途是否构成诈骗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首先,诈骗罪虽然与一般民事欺诈行为采取的都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欺骗手段,都是使己方获得了非法利益,而令他人遭受了经济损失,但并非只要行为人采用了欺骗的方法就可认定该行为构成诈骗罪。诈骗罪与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在行为的实际履约能力、目的和方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诈骗犯罪中行为人事实上不具有实际履约能力或潜在的履约能力,无履约的行为和愿望,在骗取财物后即逃匿,进而也就可以认定为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一般民事欺诈中行为人一般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虚构的民事行为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并且行为人一般都是积极履行双方约定的义务,至于后期发生无法还款的民事纠纷,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如公司正常破产、不可抗力等。 其次,在一般的民事借款纠纷中,有时行为人会为了解决一时的资金周转困难而虚构借款用途或夸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获得对方信任,但不能据此就认定该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构成诈骗罪,应当从行为人借款的原因、有无实际或预期的潜在归还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评价。行为人只是虚构了借款用途,但款项都用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或通过正当经营能够在预期能够达到归案借款的能力,此情形下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
快速解决“债权债务”问题
当前696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你好,我认识一个人三个月前申请了破产,现在他收到了传票,说他犯了虚假破产罪,请问虚假破产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你好,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虚假破产罪构成要件有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
客观要件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必须实施了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其他转移财产、处分财产的行为。隐匿财产,是指将公司、企业的资金、设备、产品、货物等财产全部或部分予以隐瞒、转移、藏匿。承担虚构的债务是指:捏造、承认不真实或不存在的债务。“其他转移、处分私分财产”,是指,《破产法》第三十五所规定的私分或者无偿转让财产、非正常压价出售财产、对原来没有财产担保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以及放弃自己的债权等等行为。行为人只要实施了上述情形中任何一种转移或处分财产的行为,就符合了这一客观的行为要件。二是必须实施了虚假破产。即是债务人在未发生破产原因的情况下,通过抽逃、隐匿或转移财产等手段,虚构伪造破产原因,申请宣告破产,以逃避债权人的追索,从而侵占他人财产的行为。这里的虚假破产是指,企业未达到破产界限,伪造破产原因,申请破产,而非真实破产。三是严重损害了债权人和其他人的利益。即必须是给债权人和其他人造成重大财产损失的行为,才构成本罪。这里的债权人是指因公司、企业举债而与公司、企业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债券持有人以及经济合同中享有债权的人等,“其他人”是指公司、企业的职工、国家税收部门等等。以上三个客观方面的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由任何公司、企业构成。即根据《破产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具备法人资格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企业、联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等都符合。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体构罪要件。但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只是犯罪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由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损害债权人利益的直接故事。过失不构成本罪。在本罪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方面往往是为了逃债。但犯罪目的和动机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96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虚假出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1、以无实际现金或高于实际现金的虚假银行进账单、对账单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2、以虚假的实物投资手续骗取验资报告,从而获得公司登记。3、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出资,但并未办理财产权转移手续。
10w+浏览
公司经营
表哥开了一家店,为了销量而打了虚假广告,被投诉了。我想咨询一下,虚假广告罪怎么认定的呢?
[律师回复] 下面为你详细解答虚假广告罪怎么认定这个问题。区分的关键看利用虚假广告欺骗用户和消费者的行为是否情节严重。属于情节严重则构成犯罪,如果情节尚属一般不应以犯罪论处,可以适用民事或者行政处罚措施。
本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界限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1条规定:经营者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罚,事实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处罚,就是根据经常假冒他人注册的商标行为(包括伪造、变造他人注册的商标),如查行为不构成犯罪即按《商标法》进行行政处罚。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则只能按假冒注册商标罪处罚,不能以虚假广告罪定性。所谓依照《产品质量法》规定处罚,根据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姓名、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虽然这种行为也有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但它不是以虚假广告的方式表观的,故不能认定为虚假广告罪,只能依照《产品质量法》规定作行政处罚。虚假广告罪与假冒注册商标罪,虽然犯罪人主观行为上有虚假、假冒的一面,但这两个罪仍有重要的不同:
1.直接客体不同,虚假广告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广告的管理秩序,而假冒商标罪侵害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注册商标的管理秩序。
2.客观行为不同,虚假广告罪客观方面是使用虚假广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宣传,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砚方面是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之间的界限
正确区分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界限。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存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虚假广告罪与诈骗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侵犯的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广告市场管理制度和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后者则是侵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二是客观方面不同。前者是采用利用广告作虚假宣传的特定手段,而后者则是采用隐瞒真象和虚构事实的欺骗方法; 三是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而后者则是一般主体。
本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界限
如果生产者、销售者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即触犯了本法第40条的规定,同时生产者、销售者又以虚假广告的方法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欺骗宣传的,在此情况下只能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能再定虚假广告罪。因为凡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通常都有以嘘假广告作欺骗宣传的行为,这符合牵连犯的规定,故择一重罪处罚,而不适用数罪并罚的原则。但是对于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来说,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仍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者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情节严重的行为,应单独成立虚假广告罪。
认定构成表见代理的标准
[律师回复] 你好,关于上述的问题,解答如下,
1、表见代理应当符合代理的表面要件,即表见代理人须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与第三人缔结民事关系。
表见代理作为代理的一种,它就应当符合代理的表面要件。否则,则不成其为代理,而是表见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只对缔约双方存在法律效力,不及他人。
2、表见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行为,须具备成立的有效条件。
即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如果表见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民事行为欠缺成立的有效要件,那么该行为从一开始就不产生法律效力,又怎么能够转嫁到被代理人身上呢又从何谈起被代理人承受该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呢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真实意思表示”,笔者认为,应理解为法律上的真实意思表示,即扩展到第三人根据表象完全有理由相信表见代理人所实施的民事行为系其真实意思表示的领域,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事实上的意思表示真实。否则,如果出现表见代理人为故意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而与善意无过失的第三人签订有损被代理人的权益的合同的情况,则会因表见代理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导致合同无效,使第三人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的保护。
3、客观上须有使第三人相信表见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并能够使第三人在主观上形成该代理人不容怀疑的具有代理权的认识。
第三人作为该行为的相对方,其目的应是追求通过表见代理人从被代理人处获得该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这就说明第三人在主观上是相信该民事代理行为是有效成立的,该代理人是有代理权的。而第三人之所以会与该代理人为民事代理行为,其必然要求该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一种使其对该代理人的代理权达到内心确信程度的事实上或者法律上的联系。只有这样,法律才有必要设立表见代理制度来赋予第三人向被代理人追求民事代理行为法律效果的权利。
4、第三人须为善意且无过失。
即第三人不是明知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仍与之签订合同,也不是由于自己疏忽大意,缺乏应有的谨慎而轻易将没有代理权的行为人认作有代理权的人,而是有正当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表见代理虽然不具备代理权,但却赋予了第三人向被代理人主张民事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被代理人的利益,维护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有损人利己之嫌。依据我国民法的立法精神和立法原则,这必然要求第三人也给予被代理人一定的对价,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以达到法律对相互处于对立方的合法权益的保护的平衡。所以,这就要求第三人在主观上必须表现为善意以体现民法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并表现为无过失,以更好地保护在这场交易中处于弱势的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5、被代理人在主观上存在过失。
表见代理的这一构成要件,民法学界对此有较多的争议。笔者认为,虽然表见代理不具备代理权,但却具备了代理的表象,该表象使得第三人在尽到了法律上要求的对表见代理人的代理身份和代理权限的注意义务后,还无法预见到该代理人并不具备代理权或者该代理人的权利存在瑕疵。如果第三人和被代理人在主观上均不存在过失,是不可能形成代理权表象的。表见代理制度既然规定了第三人在主观上必须尽到应有的注意义务,即在主观上不得存在过失,以保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那么,这就必然要求被代理人对于代理权表象的形成在主观上存在着过失,以避免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在无过失的情况下受到损害,使得双方在这场市场交易中处于同等的地位。如《民法通则》规定:“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在这里,即使代理人已经越权行使其代理权,但由于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授权不明,存在过失,形成了代理人未越权之表象,致使第三人误以为代理人并未越权而与之实施民事代理行为,实际已构成了表见代理。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99%用户选择)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4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